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钳工工艺学》分基础部分、装配部分或模具部分。《钳工工艺学》基础部分主要讲中级钳工应具备的基础工艺理论,使学生掌握钳加工基本理论知识。因此,基于创新视角的钳工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对于做好教学基础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创新视角 钳工一体化 教学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TG93-4 文献标识码:TG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0- 0224 -01
1、前言
钳工专业是技工学校开设时间较长的传统机械类专业,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钳工工艺学和钳工生产实习两部分,过去长期的教学模式是把这两部分内容以工艺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形式,分别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及在车间进行技能训练。这种教学结构的弊病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离,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的操作训练相脱节,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用人单位对技工人才的要求。要克服这些弊病,必须对钳工专业的传统教学结构进行改革,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钳工教学结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创新视角的钳工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是必要的。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与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紧密结合,从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实例出发讲授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习,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技工学校钳工工艺课教学结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与生产实习技能训练联系不够紧密,钳工工艺课和生产实习课分别由不同老师在不同的课堂以不同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实行“两周轮换”的教学形式,即两周时间在课堂讲授理论课,两周时间到车间进行技能训练。由于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教材进行教学,容易产生工艺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的脱节,使教学内容不连贯,有时重复,有时缺漏。再加上原来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现代机械钳工专业不断出现的先进工艺理论知识,对生产实习中的技能训练针对性、指导性不强。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在生产实习中得到及时运用,在技能训练中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必须用的理论知识又没有及时掌握,使他们在工艺课学习和生产实习训练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运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习操作的掌握。
2、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从技能形成的规律分析入手,以单元训练大纲为依据,寻找“理论结合点”,按一个训练单元的需要,增减教材,形成模块,突出技工教育的特点。结合挂图、教模、讲解、板书,先解释三个辅助平面基面、切削平面、主截面,后讲解钻头几个主要角度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的定义、大小、位置及特点。学生每人手拿一支钻头,一边听课一边对照实物进行认识钻头的构造和特点的训练。教师先讲解麻花钻刃磨要求及方法,具休分解每个刃磨的动作是讲解的重点;然后在讲台上用预先准备好的实物(砂轮、钻头),进行示范动作演示,包括站立姿势、钻头握法、两手的动作。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在台下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先逐一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刃磨姿势演示,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共同分析其动作姿势。教师进行检查,对不规范动作及时纠正。然后让学生检验预先准备好的几支刃磨钻头是否符合要求,并指出错误之处,提出纠正方法。让学生分批到砂轮房进行正式刃磨,老师从旁指导:钻头与砂轮的相对位置,主切削刃處于水平位置;钻头柄部不能翘起,两手要握稳且动作协调;要蘸水冷却,防止因过热而退火等。并及时检查,对刃磨后的钻头进行评讲。在完成一个模块单元的教学后,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钳工专业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应知,标准麻花钻的三个辅助平面及切削角度(通过笔试、闭卷形式考核),占该单元成绩的30%;应会,用订出的考核评估标准、考核内容(站立姿势、两手动作的协调性、钻头的五点刃磨要求和刃磨时间)来评定学生应会成绩,占该单元成绩的70%。
3、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让学生对照这一标准,了解实训要求。老师用这一标准,方便评判学生技能水平,成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技能不足,以立即改进和改正。老师利用技能评价,点评引导学生相互比较,以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场面及比、学、赶、超的学风,以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在实训中练就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练就学生忧患意识、在实训中享受实战意识。这样一体化教学有效地避免了工艺课和实习课的脱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钳工纯理论教室上课为教室实训工厂一体化教学,学生成绩,技能提高很快,理论与实践成浑然天成的血肉之躯。因为我校钳工一体化教学刚刚起步,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希望能够多学习、多交流、多一点钳工一体化的资料和经验。在麻花钻的刃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在理论课中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如基面、切削平面、主截面,后讲解钻头几个主要角度: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的定义、大小、位置及特点。由于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很难掌握。而在实际刃磨操作时,又不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操作中,结果理论、操作效果都很难达到要求。而采用一体化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理论,又可以直接把理论运用到操作中,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实施一体化教学,在钳工教学改革中有以下重要意义:一体化教学是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更贴近生产实习,贴近实际,可以缩短培训周期,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实践,突出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进度,在实践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具有教学灵活、适用性广、针对性强、反馈及时、培训效率高等特点。学生在车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技能训练,熟悉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因而“技能考核”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灵活教学方式所取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是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可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模式教学是按钳工行业标准实施的,教学中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科教学均体现了明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每次实训都制定出一个评分标准。最终,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复兴.优化钳工技能教学的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4年14期.
2.张猛.浅谈当代化学教学方法[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巫恒兵.提高钳工技能训练质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关键词]:创新视角 钳工一体化 教学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TG93-4 文献标识码:TG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0- 0224 -01
1、前言
钳工专业是技工学校开设时间较长的传统机械类专业,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钳工工艺学和钳工生产实习两部分,过去长期的教学模式是把这两部分内容以工艺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形式,分别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及在车间进行技能训练。这种教学结构的弊病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离,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的操作训练相脱节,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用人单位对技工人才的要求。要克服这些弊病,必须对钳工专业的传统教学结构进行改革,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钳工教学结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创新视角的钳工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是必要的。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与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紧密结合,从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实例出发讲授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习,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技工学校钳工工艺课教学结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与生产实习技能训练联系不够紧密,钳工工艺课和生产实习课分别由不同老师在不同的课堂以不同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实行“两周轮换”的教学形式,即两周时间在课堂讲授理论课,两周时间到车间进行技能训练。由于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教材进行教学,容易产生工艺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的脱节,使教学内容不连贯,有时重复,有时缺漏。再加上原来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现代机械钳工专业不断出现的先进工艺理论知识,对生产实习中的技能训练针对性、指导性不强。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在生产实习中得到及时运用,在技能训练中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必须用的理论知识又没有及时掌握,使他们在工艺课学习和生产实习训练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运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习操作的掌握。
2、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从技能形成的规律分析入手,以单元训练大纲为依据,寻找“理论结合点”,按一个训练单元的需要,增减教材,形成模块,突出技工教育的特点。结合挂图、教模、讲解、板书,先解释三个辅助平面基面、切削平面、主截面,后讲解钻头几个主要角度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的定义、大小、位置及特点。学生每人手拿一支钻头,一边听课一边对照实物进行认识钻头的构造和特点的训练。教师先讲解麻花钻刃磨要求及方法,具休分解每个刃磨的动作是讲解的重点;然后在讲台上用预先准备好的实物(砂轮、钻头),进行示范动作演示,包括站立姿势、钻头握法、两手的动作。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在台下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先逐一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刃磨姿势演示,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共同分析其动作姿势。教师进行检查,对不规范动作及时纠正。然后让学生检验预先准备好的几支刃磨钻头是否符合要求,并指出错误之处,提出纠正方法。让学生分批到砂轮房进行正式刃磨,老师从旁指导:钻头与砂轮的相对位置,主切削刃處于水平位置;钻头柄部不能翘起,两手要握稳且动作协调;要蘸水冷却,防止因过热而退火等。并及时检查,对刃磨后的钻头进行评讲。在完成一个模块单元的教学后,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钳工专业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应知,标准麻花钻的三个辅助平面及切削角度(通过笔试、闭卷形式考核),占该单元成绩的30%;应会,用订出的考核评估标准、考核内容(站立姿势、两手动作的协调性、钻头的五点刃磨要求和刃磨时间)来评定学生应会成绩,占该单元成绩的70%。
3、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让学生对照这一标准,了解实训要求。老师用这一标准,方便评判学生技能水平,成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技能不足,以立即改进和改正。老师利用技能评价,点评引导学生相互比较,以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场面及比、学、赶、超的学风,以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在实训中练就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练就学生忧患意识、在实训中享受实战意识。这样一体化教学有效地避免了工艺课和实习课的脱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钳工纯理论教室上课为教室实训工厂一体化教学,学生成绩,技能提高很快,理论与实践成浑然天成的血肉之躯。因为我校钳工一体化教学刚刚起步,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希望能够多学习、多交流、多一点钳工一体化的资料和经验。在麻花钻的刃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在理论课中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如基面、切削平面、主截面,后讲解钻头几个主要角度: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的定义、大小、位置及特点。由于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很难掌握。而在实际刃磨操作时,又不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操作中,结果理论、操作效果都很难达到要求。而采用一体化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理论,又可以直接把理论运用到操作中,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实施一体化教学,在钳工教学改革中有以下重要意义:一体化教学是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更贴近生产实习,贴近实际,可以缩短培训周期,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实践,突出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进度,在实践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具有教学灵活、适用性广、针对性强、反馈及时、培训效率高等特点。学生在车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技能训练,熟悉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因而“技能考核”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灵活教学方式所取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是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可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模式教学是按钳工行业标准实施的,教学中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科教学均体现了明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每次实训都制定出一个评分标准。最终,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复兴.优化钳工技能教学的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4年14期.
2.张猛.浅谈当代化学教学方法[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巫恒兵.提高钳工技能训练质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