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激趣 重训练 悟学法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此,我们要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充分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紧密联系、校内外密切沟通、学科间互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笔者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字典交朋友》为例,谈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初步探索。
  一、突出自主,激发兴趣,积极参与
  要使学生乐于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上应以激发兴趣为着眼点,活动内容要力求“新颖、有趣”,活动形式要尽量做到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活动全过程追求“新、奇、趣”的和谐统一。例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字典交朋友》中,教师一开始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导入新课:“老师不说话,肚子学问大,你如不识字,可去请教它——打一学习用具。”教师一说出谜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人人积极动脑思考,纷纷举手要求回答。紧接着,教师请一位学生戴着头饰扮演“字典公公”,与同学们进行一段巧妙的对话。由于这一环节扮“字典公公”的学生表演得有声有色,再次激起同学兴趣,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认识到字典的作用。随后,教师精心安排了“转智力圆盘”“找朋友”“改错题”“抢答比赛”等几项形式活泼的游戏,以竞赛的方式开展活动。整节课,学生情绪饱满,兴致盎然,充分被调动起参与意识。他们学得积极主动,课堂上“陪学”的现象不见了,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收到了“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效果。
  二、面向全体,强化训练,巩固成果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在趣味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在动脑、动口、动手上找落脚点。在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要达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在教学中起导向作用。有准确、具体、可操作的训练目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字典交朋友》这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者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来制订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有关知识;(2)学生能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正确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2. 训练要有层次性。即训练的设计要有梯度,训练步骤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训练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如《和字典交朋友》一课,教者考虑到学生虽然已经学过音序和部首查字法,但还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这一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几个游戏:(1)转智力圆盘。通过这项活动要求学生说出已学哪几种查字典方法,要求背出26个大写字母……以复习音序和部首查字法的知识。(2)找朋友。把字卡分给学生,让学生去找它相对的音序朋友或部首朋友,训练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字准确判断字的音序和部首。(3)查字典比赛。先教给学生部首查字法的口诀,再要求学生利用口诀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查字典比赛,看谁查得又对又快,训练学生能准确、熟练地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4)改正错题。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给词中带点的字选解释条”的错例,请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选择带点字的意思。(5)抢答比赛。教师出示一些句子和带点字的解释,要求学生联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条。上述一系列活动内容层层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推进。通过训练,学生不但巩固了查字典的知识,还加深认识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一条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规律。
  3. 训练要注意全员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少数学生的竞赛活动,而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形成能力,进而发展语文素养。在《和字典交朋友》这课中,教师十分注重扩大训练面,力求人人参与,仅找朋友这项游戏,参与训练的学生就达12人之多。又如在查字典比赛这项游戏中,教师要求学生人人参与,要求在5分钟内查三个字(找、虚、办)。这样全员参与训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训练与提高。
  三、教给方法,总结规律,发展能力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规律,不失时机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从而形成学习能力。查字典是一项重要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这一能力,就可以借助字典尝试独立阅读,大大提高识字解词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字典交朋友》这节课,教师针对学生平时运用部首查字典时常常无法确定要查的部首,胡乱猜测,导致错误的情况,把确定字的部首的有关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编成一个部首查字法的口诀(查独体字,本身是部首,查本字;无部首,查起笔;查合体字,上下有部首,查上不查下,左右有部首,查左不查右;内外有部首,查外不查内;上下、左右、内外无部首,要查中座和四角)。其中,口诀中的“中座”和“四角”这两個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于是,教师就举例说明。如“办”字,它的上下、左右都没部首,这时就查中间的“力”字。教师用红笔圈出“力”字,使学生明白中座就是字的中部。又如“疑”字,同样它的上下、左右、内外无部首,这时要看左下角的“矢”或右下角的“疋”,使学生明白四角就是字的上、下、左、右四个角。口诀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接着,教师安排了一个查字典比赛,要求学生运用口诀,用部首查字法,在5分钟内查找“找、虚、坐”三个字。比赛后组织评议,要求学生说说:“你找什么部首?为什么查这个部首?”大部分学生都能依据口诀提示的规律回答。这样,在教学中适时总结规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上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激发兴趣是前提,强化训练是关键,发展能力是目标。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得知识,领悟学法,提高能力。
其他文献
【编者按】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全局观念,摒弃以往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模式,在环节设计时给予学生应有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由来和发展,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本期围绕“整体把握教材,建构知识体系”展开探讨。  “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两位数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启蒙阶段,在整册教材(人教版)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在抽象认识0~9数字符号后,真正开始接触和认识计
期刊
什么是“预学案”,它与传统的自学提纲有何区别?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预学案,以达到导学、导教、导练的目的?有了预学案之后,教师又该如何重新审视课堂,把握课堂节奏?笔者针对数学教学中的预学案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预学案”  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1. 预学≠看书。  预学不等于让学生“自由”看书,更不等于把课本中的概念、
期刊
【教学片段1】明确任务——抛出“大问题”,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探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聊一聊加减法。以前我们学习过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还记得老师提醒过怎么计算吗?  生: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数位要对齐。  生: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数相加减。  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通分。  教师板书:数位对齐。  师:这些都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聊计算的道理。这节课的任务就
期刊
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变革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教学助手”应用,由WEB端、PC端、手机端组成,集“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为一体,融合交互式电子白板与网络空间功能,实现了基于教育云平台面向区域与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以及手机客户端(家校帮)的互联互通。该平台借助互联网,把教学向课内外延伸,打破传统课堂学习的区域和时空限制
期刊
当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已經成为语文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和普遍追求的目标。部编版语文教材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改以往“主题单元”的结构方式,采用了“宽泛的人文主题+明确的语文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语文要素具体化为知识或能力的训练点,落实到每一篇课文之中。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稳
期刊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基于此,我们立足感德茶乡实际,利用“短板和长板”水桶效应,开发本土资源美育因素,补齐美育“短板”,以美养德,以美化人,让美育基因凸显办学特色。  一、利用“长板”优势,做优美育因素  1. 走进“大自然”,鉴赏茶乡美。中国茶叶第一镇——安溪县感德镇,地
期刊
最近,笔者将台湾康轩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几点几分”和大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进行了比较研读,对其教材内容的编排及教学目标体现的特点深有体会。现将自己的思考与读者诸君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一、台湾康轩版“几点几分”和大陆人教版“认识时间”在具体内容上的差异  (一)台湾康轩版“几点几分”各活动的具体内容  台湾康轩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几点几分”单元包含六个前后相关的活动,每个活
期刊
【摘要】教师职业认同缺失原因在于:政策落实不到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教育口号太过理想,权利与义务不成比例;教师考核过于量化,教师的创造性受限。解决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关键在于:首先,把目标投向各学校,让政策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其次,呼吁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轨;最后,遵循教育和教学发展规律,建立合理考核制度。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回归  在当今复杂且飞快的社会发展中,职业世界充满着各种不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指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彩色的非洲》这篇课文属于反映异域风情的美文佳作,如果只是靠教师说,学生肯定知之甚少。基于此,笔者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将教育形式设计成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效果很好。  一、应用信息技
期刊
我与冯骥才先生经常见面,对他的文化与教育情怀一直敬佩不已。他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先后出版各种作品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国家级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青年读物奖”,及瑞士“蓝眼镜蛇奖”。他完全可以继续创作,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并为自己赚得万贯家财;他还是中国文人画的大家,卖画也可以发家致富,但是冯先生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