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玩中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rgw9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兴趣对幼儿智能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由于体育课的教学能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的感受性降低,慢慢失去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以各種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更是如此。而“玩”正是孩子们的天性兴趣,所以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尝试探索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即保持孩子们的“玩”的天性,又能遵循在课程标准理念“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引导下,促进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寓学于玩:保持孩子的天性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玩中学,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教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及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玩”与“学”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二、学与玩相辅相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利,是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学习方法上的不同需求,使“教”“学”两个方面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体育教学。要力图从学生差异出发,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使内因发挥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适应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无论是在体育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是心灵情感的交流上,教师都应照顾、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课堂上要特别强调在教学关键环节对差异学生的兼顾。学生这时的特殊需要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学习效果也就有了保证。例如,我的《“玩纸球”投掷》这节课中的主题活动“玩纸飞机”中,有一个环节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折纸。这一环节,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如果教师不注意观察,不关注学生的差异,那些困难学生就完不成,得不到成功体验,对这节课也就失去了兴趣,达不到教学效果。而有些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思维活跃,他会折一些比较复杂、他认为飞得比较好的飞机,结果超时了。如果教师没有注意保护他的积极性,而去批评他,那么他对体育课的兴趣在这里就被抹杀了。学生的特殊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差异得不到发展,他们这堂课的学习就达不到最佳状态。常此下去,学生对体育课能有多大兴趣,可想而知。
  为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体育学科的特点、教师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课前筹划的结果。预先筹划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水平和个体差异。
  要提倡同学间的合作。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仅靠教师指导帮助是不够的,更需要同学间的合作与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的个性决定了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能力强的、人际关系好的自然成为小组带头人。小组带头人和教师依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工,按照分工各司其责。在活动中,小组内的同学通过接触、交往,会互相影响,个性也在合作中得到发展。
  小学体育中采用“玩中学”的教学方法,不仅保持了孩子们“玩”的本色天性,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之后,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的发展,将为他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伴随新课程的实施,我所在的学校,从教学理念和课堂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和“学会、会学、乐学”的课堂评价标准,迫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政治教学应该始终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会学习、乐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师教的清楚”和“学生学的清楚”,将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满足学生需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集理论、探究、实践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要使学生很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培养农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调动对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对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的深层次学
期刊
大家都知道,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主要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因此,作为小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我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使用贴近生活的教学题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题材通过寓言故事、会话表演、韵律诗歌、游戏等多种
期刊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复习课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传统的思想品德复习课上,教师往往陷入“三多”的误区,即“讲”得多、“灌”得多、“磨”得多,认为讲得越多越好,磨得越多越有效,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贮存”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复习课中形成高耗时、低效或无效的学习状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提高复习课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又是考试的重头戏。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文,面对作文题,往往觉得无话可说,也拿不准自己写的是否符合要求。应该如何去应对呢?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着这个理念,我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前:培养学生课堂外对生活观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这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实施增加了一些难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是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常态化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因此,有必要在制度建设、实施策略、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不断进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的习作教学理念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习作教学应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习作,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习作指导课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创设情境,要激发写作热情,培养习作兴趣,不断开阔学生思维想象空间,努力减少对学生写
期刊
“生物药剂学” 是药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可以正确评价药剂的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和生产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由于“生物药剂学”这门课题涉及很多基础学科,如药剂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等,有的知识已经学过
期刊
参加完山东省小学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已经有些日子了,但是思考和学习却在持续进行中。培训内容从德育、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理念、师德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学问题研究等方面展开,综合作用下来使自己对教育教学、对品德课程、对自身专业成长都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品德课程,经过培训澄清了我的一些困惑,使自己对课程的认识更加清晰,也一定会将这些清晰的认识转化为教学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关于课程性质的再认识
期刊
花开、蝉鸣,叶红、雪飘,岁月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轮回,我也由那个在夕阳中轻声哼唱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懵懂女孩,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当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畔响起,心底涌动的不单是许久以来的那份温暖,这其中更漾满了幸福、感动和责任。  2011年初秋,我幸运地被聘任到了正飞速发展的新兴城市——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开始了我的从教生涯。走上工作岗位,我发现这里的学生普遍对乐理知识掌握得很薄弱。要学好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