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崇仁县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深化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实举实措,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之变所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
科学规划 明确方向促均衡
在崇仁县城巴山镇城南,一座新城正在崛起:一座座崭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通衢大道纵横交错,子正公园、森林公园等城市绿肺展现宜居靓姿……这是崇仁县重点打造的宝水新区。在宝水新区核心地带,一座座气势恢宏、优雅现代的建筑引人瞩目,这是即将投入使用的崇仁一中新校区。该项目建筑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是宝水新区地标性的建筑。崇仁一中新校区根据原有的地形和生态特点,空间布局按照四区三轴、前庭后院相衔,建筑风格展示出江南书院恬静风蕴,着力打造具有“崇仁特色、仁理至上”的名校形象。学校区域划分清晰,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景观区等四大功能区域相得益彰。2018年全部建成后,崇仁县第一中学将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可容纳7200名学生就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崇仁宝水实验学校漂亮的教学楼里,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以前,家住宝水新区的孩子们因为附近没有学校,要辗转奔波数公里到老城区上学。而今,相应的教育资源也随着城建的发展同步布局,真正为百姓带去福祉。
长期以来,崇仁县坚持将“科教兴县”战略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以创建教育强县为契机,以建好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突破口,科学布局,夯实基础,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的品位和质量,实现了教育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共赢。
政府主导 共同发展促均衡
崇仁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张益芳说:“一段时期以来,崇仁的择校择班和进城现象较为普遍,城区高班额、农村‘空殼校’情况较为普遍,还存在部分学校管理不规范、校长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为此,近年来,我们对症下药,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均衡发展’的思路,全县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排破旧的砖木结构老教室外墙面已大片剥落,一块经过简单平整的泥地就是孩子们玩游戏的地方。这是郭圩乡下屋小学改建前的情景。由于学校条件差,村里的孩子宁可跑几里路到乡镇中心小学上学。如今,走进下屋小学,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新景象:崭新的校门、气派的教学楼、洁净的厕所、靓丽的塑胶跑道……分不清这是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下屋小学的变化正是崇仁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县190所各级各类学校已实现“零D级危房”,办学条件也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实施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崇仁县开展了全县校园情况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崇仁县校建办围绕“网点布局合理化、校舍建设标准化、功能设施人性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针对城区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城区新建7所中小学校和2所幼儿园,改造升级城区4所小学和3所中学,对乡镇所有中小学校按标准进行提质升级,整体搬迁白陂中学、白陂中心小学、桃里小学等7所乡村学校。
在崇仁县三山乡流坊小学,一栋L型的大楼颇为别致,这使得校园布局更为紧凑合理。据介绍,改建之初,该校考虑到学校面积偏小,最终把原有的教学楼与新建综合楼合建,以节省面积和建设资金。为了确保各类校建项目快速高效启动,崇仁县校建办认真研究了国家、省教育项目资金投资趋势及预留建设用地情况,建立项目库,整合各类校建项目,通盘考虑,分步实施。同时,注重校园内部规划,做到一校一景。
“自‘十二五’以來,崇仁县通过政府投、项目争、金融贷、企业垫、社会捐等多种方式筹措教育经费15亿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新建维修校舍46万平方米,新增校园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12万平方米。通过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体现了‘小县办大教育’的理念。”张益芳局长说道。
崇仁县对教育的高投入成效显著。一是城区学校实现了扩容增量。2014年以来,规划投资10亿,已累计投资5.2亿元。城区学校扩容后可增加校园面积700余亩,增加校建面积30余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5万余个,能切实化解大校额、大班额,满足广大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二是农村学校实现了提质升级。近三年共投入2900万元,新建了六家桥南岸小学、郭圩程家小学等5所村小、教学点,正着力迁址新建白陂乡中学、白陂乡中心小学、马安镇中小学;抓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县累计投入校建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及改造校舍3.3万平方米;抓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建设,优先将农村薄弱学校按标准化达标;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每所偏远农村中学、小学均建有教师周转房。三是教学设施实现了配齐优化。近三年来,崇仁县共投入资金6100多万元用于教学技术装备建设,教育装备信息化水平切实提高,不断向教育信息现代化迈进。
注重内涵 提高质量促均衡
在2016年12月举办的崇仁县教学技能比赛中,崇仁县江重实验小学由校长、市党代表程海燕指导的饶春景、管脂红、李少贤老师,由党员黄小艳指导的胡蓓薇老师均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管脂红等3位老师还荣获省市比赛一等奖。这些成绩是该校“党建+青蓝工程”建设取得的硕果。“党建+青蓝工程”建设,即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一对一的传、帮、带,逐步将青年骨干教师发展成为党员骨干教师,同步加强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巴山二小黄红梅教师与相山小学官丽娜教师同上《难忘的一课》,课后,组织参加活动的教师进行评课,并由县教研员围绕同课异构活动作了专题讲座,向参加活动的教师传播了新的教学理念。在牵头学校的带领下,各片区成员学校积极申办联片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校本教研特色。
近些年以来,崇仁县通过“联片教研”“送教下乡”“党建+青蓝工程”“新秀新苗汇报课”等形式,充分发挥县名师名校长等各类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做到以点带面,有效促进了城乡、校际之间师资的相对稳定和均衡。
张益芳局长说:“崇仁义务教育均衡采取的是‘抬底保高’的做法,强化内涵发展,努力达到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崇仁县在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同时,把“特色立校、特色强教”作为优质均衡的必然要求,全面开展“三园建设”,即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建设。积极推进“一校一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江重实验小学的“党建+青蓝”工程、郭圩中学的“树木与树人”、三山小学留守儿童三大平台等学校都有“张扬个性、各尽其美”的特点。目前,崇仁县已建成全国足球特色示范校2所、体育艺术传统校2所、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所、省素质教育示范校3所、全市十大名校1所,整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发展恰如春潮涌,攀登正未有穷期”,崇仁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朝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同等优质教育”的目标一路高歌前行。◆
科学规划 明确方向促均衡
在崇仁县城巴山镇城南,一座新城正在崛起:一座座崭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通衢大道纵横交错,子正公园、森林公园等城市绿肺展现宜居靓姿……这是崇仁县重点打造的宝水新区。在宝水新区核心地带,一座座气势恢宏、优雅现代的建筑引人瞩目,这是即将投入使用的崇仁一中新校区。该项目建筑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是宝水新区地标性的建筑。崇仁一中新校区根据原有的地形和生态特点,空间布局按照四区三轴、前庭后院相衔,建筑风格展示出江南书院恬静风蕴,着力打造具有“崇仁特色、仁理至上”的名校形象。学校区域划分清晰,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景观区等四大功能区域相得益彰。2018年全部建成后,崇仁县第一中学将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可容纳7200名学生就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崇仁宝水实验学校漂亮的教学楼里,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以前,家住宝水新区的孩子们因为附近没有学校,要辗转奔波数公里到老城区上学。而今,相应的教育资源也随着城建的发展同步布局,真正为百姓带去福祉。
长期以来,崇仁县坚持将“科教兴县”战略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以创建教育强县为契机,以建好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突破口,科学布局,夯实基础,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的品位和质量,实现了教育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共赢。
政府主导 共同发展促均衡
崇仁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张益芳说:“一段时期以来,崇仁的择校择班和进城现象较为普遍,城区高班额、农村‘空殼校’情况较为普遍,还存在部分学校管理不规范、校长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为此,近年来,我们对症下药,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均衡发展’的思路,全县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排破旧的砖木结构老教室外墙面已大片剥落,一块经过简单平整的泥地就是孩子们玩游戏的地方。这是郭圩乡下屋小学改建前的情景。由于学校条件差,村里的孩子宁可跑几里路到乡镇中心小学上学。如今,走进下屋小学,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新景象:崭新的校门、气派的教学楼、洁净的厕所、靓丽的塑胶跑道……分不清这是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下屋小学的变化正是崇仁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县190所各级各类学校已实现“零D级危房”,办学条件也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实施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崇仁县开展了全县校园情况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崇仁县校建办围绕“网点布局合理化、校舍建设标准化、功能设施人性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针对城区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城区新建7所中小学校和2所幼儿园,改造升级城区4所小学和3所中学,对乡镇所有中小学校按标准进行提质升级,整体搬迁白陂中学、白陂中心小学、桃里小学等7所乡村学校。
在崇仁县三山乡流坊小学,一栋L型的大楼颇为别致,这使得校园布局更为紧凑合理。据介绍,改建之初,该校考虑到学校面积偏小,最终把原有的教学楼与新建综合楼合建,以节省面积和建设资金。为了确保各类校建项目快速高效启动,崇仁县校建办认真研究了国家、省教育项目资金投资趋势及预留建设用地情况,建立项目库,整合各类校建项目,通盘考虑,分步实施。同时,注重校园内部规划,做到一校一景。
“自‘十二五’以來,崇仁县通过政府投、项目争、金融贷、企业垫、社会捐等多种方式筹措教育经费15亿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新建维修校舍46万平方米,新增校园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12万平方米。通过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体现了‘小县办大教育’的理念。”张益芳局长说道。
崇仁县对教育的高投入成效显著。一是城区学校实现了扩容增量。2014年以来,规划投资10亿,已累计投资5.2亿元。城区学校扩容后可增加校园面积700余亩,增加校建面积30余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5万余个,能切实化解大校额、大班额,满足广大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二是农村学校实现了提质升级。近三年共投入2900万元,新建了六家桥南岸小学、郭圩程家小学等5所村小、教学点,正着力迁址新建白陂乡中学、白陂乡中心小学、马安镇中小学;抓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县累计投入校建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及改造校舍3.3万平方米;抓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建设,优先将农村薄弱学校按标准化达标;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每所偏远农村中学、小学均建有教师周转房。三是教学设施实现了配齐优化。近三年来,崇仁县共投入资金6100多万元用于教学技术装备建设,教育装备信息化水平切实提高,不断向教育信息现代化迈进。
注重内涵 提高质量促均衡
在2016年12月举办的崇仁县教学技能比赛中,崇仁县江重实验小学由校长、市党代表程海燕指导的饶春景、管脂红、李少贤老师,由党员黄小艳指导的胡蓓薇老师均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管脂红等3位老师还荣获省市比赛一等奖。这些成绩是该校“党建+青蓝工程”建设取得的硕果。“党建+青蓝工程”建设,即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一对一的传、帮、带,逐步将青年骨干教师发展成为党员骨干教师,同步加强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巴山二小黄红梅教师与相山小学官丽娜教师同上《难忘的一课》,课后,组织参加活动的教师进行评课,并由县教研员围绕同课异构活动作了专题讲座,向参加活动的教师传播了新的教学理念。在牵头学校的带领下,各片区成员学校积极申办联片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校本教研特色。
近些年以来,崇仁县通过“联片教研”“送教下乡”“党建+青蓝工程”“新秀新苗汇报课”等形式,充分发挥县名师名校长等各类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做到以点带面,有效促进了城乡、校际之间师资的相对稳定和均衡。
张益芳局长说:“崇仁义务教育均衡采取的是‘抬底保高’的做法,强化内涵发展,努力达到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崇仁县在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同时,把“特色立校、特色强教”作为优质均衡的必然要求,全面开展“三园建设”,即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建设。积极推进“一校一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江重实验小学的“党建+青蓝”工程、郭圩中学的“树木与树人”、三山小学留守儿童三大平台等学校都有“张扬个性、各尽其美”的特点。目前,崇仁县已建成全国足球特色示范校2所、体育艺术传统校2所、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所、省素质教育示范校3所、全市十大名校1所,整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发展恰如春潮涌,攀登正未有穷期”,崇仁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朝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同等优质教育”的目标一路高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