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导言略谈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言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好的导言,能给学生以遐想,如在学生面前打开了金碧辉煌的知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畅游其中。那么什么是好的导言呢?我认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获得好的课堂效果的导言,就是成攻的导言。
   导言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类型,而是因人、因时、因地、因材而变。选准角度,简捷明快,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备课时,不要忽视导言这一环节,要认真研究,做到针对性强,效果好。
   下面联系高中教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历史课导言略做说明。
   在学习唐朝发民族关系时,我们可用图解式导言。首先用地理方位图向学生指明当时在中国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然后设问:“这些少数民族和当时唐朝的关系如何呢?”由此导入新课,再具体、详细的讲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有了大致的了解,又能激发其求知欲,一举两得。
   在学习明清经济时,可设计一个故事性的导言:一个瑞雪纷飞的下午,在一个机房里,一位身穿棉袄的中年男子正在忙着织布,一个中年妇女在煤炉上做着大米饭,两位老人边抽着烟,边和正在吃着烤红薯的小孙女说着话。请问,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情境最早要在什么朝代才能出现?然后,教师指出这个故事中涉及到的机房、棉布、煤、红薯等,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别出心裁的导言能很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用引用式导言。既引用著名作家雨果对这次战争的一段描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先动手抢劫,然将之付诸一炬,再手拉手回到欧洲。老师设问,这两个强盗叫什么名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可用直观式导言。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大屏幕上打动出《时局图》,并配音黄遵宪的题诗:沉沉醋睡我中华,哪知爱国既爱家。国民知醒亦今醒,莫待国分裂如瓜。为学生直观观察和感知过去提供有价值的立方体形象,同时不当之处适应了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能使学生进入思维兴奋状态,收到激发学习兴趣的最佳效果。
   在讲中国近代上大革命一段历史时,可用比喻式导言。把当时的国民党比作一头牛,共产党比喻成一个小孩,陈独秀比喻成家长,在小孩捉牛的过程中,家长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否教给小孩正确的方法呢?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
   在讲普法战争内容时,我们可用联想式的导言,即和其它学科相联系,在语文课上我们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形象地反映了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的一个特定历史镜头,那么普法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呢?经过如何?法国为什么会战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很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到紧张的战争氛围中。
   总之,导言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组织学生在最佳状态下进入新课的学习为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言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准确、严密,不宜占用过多的时间,一般认为三分钟左右为宜。
  第二,导言一定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为导言而导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师生共鸣。
  第三,导言要巧妙,有趣味性,但不能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第四,在设计导言时,还要注意其思想性,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其他文献
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又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而在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对网络成瘾。很多孩子染上网瘾的家庭陷入了痛苦的泥潭,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亲生孩子会因为上网不听自己的教导,讨厌父母的唠叨,甚至对父母谩骂、施暴。针对此现象本文对中学生网瘾的心理归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一、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把教学活动看成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只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其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
期刊
英语写作在高考命题中对学生是相对较难的部分,它考察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但他并非要求考生按照“提示”逐句翻译,而是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那么高中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夯实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前提   首先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对此项报舍弃态度,情
期刊
合理的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一步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把由数学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初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操作,才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渗透数学思维方法,打牢基础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
期刊
在学科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语文新教材的实施,要求从语文的实际应用出发,全方位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口语交际课是新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而设置的新课程。口语交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总体表现,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创新改革,对发展学生的
期刊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   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期刊
小学生因年龄小,天生好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的讲、读、说和教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如果能辅助一种让学生感官接触以生动的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等为多种表现形式的、具有仿真和虚拟现实功能特点的教学工具,学生们的积极性将会很高,于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多媒体技术便得到了很高的普及和应用。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有了更多的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空间,思维空前活跃,个性愈发张扬,使得教师对课堂学习活动的预设性大大减弱,随机性和偶然性急剧增强。这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应变能力和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对此不能听之任之,或者斥责,或者一笑了之,而必须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尤其要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分析,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点评,达到“清风徐来水波兴”的最佳教学氛围。  如
期刊
引导学生体验就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促进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要有效地开展体验式的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体验热情   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可在优扬的乐曲声中,介绍故事大意,导入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扬科为
期刊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因而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的形成由低到高有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感到有趣,二是产生乐趣,三是达到志趣。志趣是作文兴趣的最高层次,形成了志趣,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会长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循序培养兴趣,激起写作欲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并提高写作能力呢?  首先,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正确评定作文成绩,鼓励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