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asg_w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学生体验就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促进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要有效地开展体验式的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体验热情
  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可在优扬的乐曲声中,介绍故事大意,导入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扬科为什么能把大自然中的声音当成音乐的,体验到大自然中的声音放在音乐中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丰碑》一课,一开始,在凄厉的北风怒号中,在苍茫的雪山中,在艰难行进的红军画面中,袁老师入情入境地道出了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教学《田忌赛马》导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爱玩扑克牌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和教学内容相联系,使教学内容能适应并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在情境中,学生激起的情绪,成为需要的推动。这种情境会作用于师生双方的心理,影响师生实现教与学目的的行为和力量,促进目的的实现。
  二、要引导学生质疑,在认知不平衡中感悟明理
  要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阮恒一开始误以为他会因献血而死去,学生自己能理解到的只占十分之一,作为老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当时阮恒的心情。我充分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抽血过程中阮恒的句子。学生读后充分交流自己的感受,“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说明他害怕,说明他勇敢,说明他配合医生。“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捂住脸”?是因为他感到疼,他不想让人看见。学生们这时的感悟并不准确,因为阮恒是因为怕自己要输光血死去才这样做的。这时我没有纠正孩子们的感受,而是进一步让他们阅读下面的句子:“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你们通过读这句话,觉得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疼吗?“不疼”孩子们读懂了这句话,那他之前为什么要啜泣、颤抖并用手捂住脸呢?学生们开始把自己当作阮恒,去体验,去感知。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产生了解决“认知不平衡”的意向。
  三、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升华情感
  有句名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对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人物,人们往往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的自由,这是实现自主、独立、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
  课文中常有令人深思的地方,教师要充分留意这些空白之处。这往往就是提升学生思维情感的支点所在。在一位老师执教的《丰碑》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情景:老红军牺牲了,他背靠一棵大树,手里拿着一根燃尽的火柴,眼睛望着远方。他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教师的一席话,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认知的不平衡,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做到互相启迪,共同获益
  合作学习能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在交流体验中共同提高。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在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彼得给他的母亲开出的帐单上共计60芬尼,相当于我们的多少元钱?这个问题教参、教案上都没有。幸好,课前我在备课时想到了这一点,上网查阅了德国马克对人民币的比价为100:381,100芬尼是1马克,60芬尼就相当于2.286元人民币,这就是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我的个人知识被学生激活了。整个教学过程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息,学生在合作交往中获取知识技能、学会学习,在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中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五、要引导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动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热情鼓励孩子们说:“你读的真认真。”“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能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再读一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等等。学生从老师的真挚话语中收获的是自信。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同学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扬方式,如握手等。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使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了平等对话。在评价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总之,“体验式”既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生动有效的学习方式。扎实稳妥地开展起来,会大大地促进语文新课改的进程,对此,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调查某企业在职已婚女职工妇科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常见妇科病在在职已婚女职工中的发病情况,并研究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对200例在职已婚女职工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盆腔妇科B超以及白带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00例在职已婚女职工中,共检出11种妇科病。其中发病职工数占前三位的分别是乳腺增生(43.31%)、宫颈疾病(20.56%)以及子宫肌瘤(19.20%)。结论: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同时对许多学生来说也是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科目。对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如何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自己在工作中的教学体验,要想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最根本要素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样物理成绩就会有大幅度提高。我是按如下几方面去做的:  一
期刊
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又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而在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对网络成瘾。很多孩子染上网瘾的家庭陷入了痛苦的泥潭,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亲生孩子会因为上网不听自己的教导,讨厌父母的唠叨,甚至对父母谩骂、施暴。针对此现象本文对中学生网瘾的心理归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一、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把教学活动看成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只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其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
期刊
英语写作在高考命题中对学生是相对较难的部分,它考察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但他并非要求考生按照“提示”逐句翻译,而是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那么高中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夯实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前提   首先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对此项报舍弃态度,情
期刊
合理的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一步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把由数学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初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操作,才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渗透数学思维方法,打牢基础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
期刊
在学科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语文新教材的实施,要求从语文的实际应用出发,全方位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口语交际课是新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而设置的新课程。口语交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总体表现,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创新改革,对发展学生的
期刊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   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期刊
小学生因年龄小,天生好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的讲、读、说和教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如果能辅助一种让学生感官接触以生动的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等为多种表现形式的、具有仿真和虚拟现实功能特点的教学工具,学生们的积极性将会很高,于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多媒体技术便得到了很高的普及和应用。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有了更多的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空间,思维空前活跃,个性愈发张扬,使得教师对课堂学习活动的预设性大大减弱,随机性和偶然性急剧增强。这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应变能力和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对此不能听之任之,或者斥责,或者一笑了之,而必须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尤其要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分析,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点评,达到“清风徐来水波兴”的最佳教学氛围。  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