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记忆中的历史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i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窝热热”是纳西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舞蹈中有着浓厚的牧猎文化气息,是纳西先民们对原始时期狩猎放牧场景的再现,这在舞蹈的动作和歌词曲调中都有所体现。“窝热热”是牧猎时代的产物,它逐渐演变为自娱性舞蹈,可依然保留着原始牧猎文化的形态特征。它通过人类肢体的记忆画下民族符号,深深刻上历史的烙印,成为了历史的活化石。
  关键词:纳西族;“窝热热”;牧猎文化;舞蹈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72-2
  一、溯源——神秘而古老的纳西族
  (一)一个曾经游牧于高原上的古老民族
  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位于滇西北高原的丽江是现今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这古老、神奇、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勤劳、纯朴、聪慧的民族。纳西族的先民可追溯到古代居住在河湟一带古羌人的一个支系“越西羌”,后因多种原因,这支人马向南迁徙到四川盐原县一带后,被改称为“摩沙夷”。公元8世纪左右,这支人马又向南迁徙、扩展到云南北部,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在丽江一带定居下来,生产方式以游牧、畜牧为主。在漫长的历史中,这支人马逐渐与当地的土著民族相互融合并兴旺起来,成为了今天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纳西民族。
  纳西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普遍信仰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东巴象形文字,他们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纳西族在其艰苦、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进程中,曾经创造过自己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内容丰富、绚丽多姿的神话、史诗、叙事诗,以及大型器乐组曲、大型壁画及山歌民谣等民间艺术。融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是纳西族民间文艺的一大特色,相传为元人遗音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别时谢礼)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纳西族人至今尚能演奏。
  (二)原始牧猎文化的历史变迁
  历史告诉我们,纳西先民经历过很漫长的狩猎游牧生活。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先民们只会通过狩猎手段直接从大自然获得食物资料。到了秦汉至魏晋时期,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当时的纳西族成为了一个“随畜迁徙”的游牧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纳西人民的放牧狩猎生活逐渐被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所代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不再依赖狩猎的方式获取食物。于是牧猎时代渐渐远去,不过这些历史的变迁都篆刻在了纳西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之中。
  二、留存于民间舞蹈中的历史记忆
  (一)民族文化的瑰宝——“窝热热”
  “窝热热”是深为纳西人民所喜爱的民间舞蹈,在不同地区称谓不一,亦称“热美搓”、“热美迪”、“四哦热”、“木不热”、“兴都热”。“哦”意为牛,“热”为呼唤声。“窝热热”的唱跳少则十人,多则百众,亦无男女老少和性别之限。“窝热热”有着浓厚的牧猎色彩,它源于纳西族古代先民放牧时的吆喝,男人们用“窝热热”呼唤声诱捕野兽,妇女模拟羊叫,晚间围着篝火一边享用猎物一边欢舞。人们通过对动物的形态和声音进行模仿,形象地再现了狩猎时的场景,“窝热热”既能用声音吓退猛兽、诱捕猎物,又是对狩猎成功的庆贺,它就是诞生在原始牧猎时代下的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窝热热”最初诱捕野兽的功利性已经消失。可是,“窝热热”却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断流,反而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每逢年节、丰收等喜庆之日,纳西人民都会在村头广场燃起篝火,数十愈百人携手围圈起舞。这时的“窝热热”已不是吓退猛兽、庆贺捕猎的仪式,而是纳西族人在喜庆节日欲抒发喜悦之情的娱乐舞蹈,舞蹈中依然保留着原始牧猎文化的形态特征,成为了纳西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二)“窝热热”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点
  “窝热热”的音乐素材直接来源于自然,特点是边唱边舞,无乐器伴奏,无音阶也无音列法则,是民间音乐舞蹈的最朴素体现——无器乐人声伴奏,用和声旋律带动舞蹈节奏。
  唱跳开始,由一男子领唱三句,众人合拍沿顺时针方向缓行,继而女声用颤音唱出酷似羊叫的衬词,重复领唱者的最后三字,随即开始跳舞。舞蹈以独特的膝部屈伸和上身的前倾后仰为特色,舞蹈伴随着歌声,人们动作一致地向前后弯腰、顶跨、顿足为节,围着篝火旋转而舞,在此过程中不时地加入男子高亢的劳动号子,整个舞蹈充满着古老而质朴的生活气息。最后的舞蹈动作结束在单拍子,旋律短句停止动作也戛然而止,随着人声的停息,动作停顿,形成了“热美蹉”最具舞蹈特征的形式美感——气涌韵随。
  (三)“窝热热”中的原始牧猎文化遗存
  “窝热热”民间舞蹈中的牧猎文化遗存就是以牧猎生活为内容的,牧猎舞蹈也直接体现了纳西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纳西民族的性格气质。所以,牧猎舞蹈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印刻着文化生态的烙印,积淀着文化生态的因素,因而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窝热热”舞蹈中,男女皆披羊皮,男子再现狩猎时的场景并大声呼喊“窝热热”,女子则再现放牧的场景并模仿“羊叫” ,他们共同模仿动物的步态和腾跃,就像历史的活化石,把原始的牧猎场景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窝热热”的舞蹈动作、歌词和曲调中,我们都能找到牧猎文化的痕迹,这都是扎根在人体记忆中的宝贵的民族文化。
  1、舞蹈动作
  对动物的模仿跳舞均可视为是该图腾民族对游牧狩猎生活的再现,同时它也能起到聚合图腾集团之作用。格罗塞曾说到:“狩猎民族的跳舞,概为集团跳舞。通常一部族的成员或许多部族的全体成员都参加演习。全集团依同一法则、同一个拍子而动作……参加跳舞的人,常被跳舞的热力所溶解,为情感所激励而合成个体般的动作。跳舞者完全沉醉于统一的社会状态之中,好象一个有机体的感觉与活动。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又全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他们领导和训练一群人——在他们组织散漫和不安定的生活状态之中,他们的行踪常被各个不同的需要和欲望所驱使——使他们在一种动机,一种感情之下为一种目的而活动……”   从“窝热热”舞蹈的整体来看,蠕动着的人群以环舞的形式围火堆沿顺时针方向做移步、颠步的走动,但这种走动似乎是在无形中进行的,唯有腰、臂的摆动是整齐划一的。它几乎同时具有着随意和非随意的属性。不难看出,整个舞跳的雏型是仿生的。走完一圈后向上作两次腾跃(其身腰姿态是仿兽的) 并发出“示示”的喊声。尔后复原,继续以简单、稚拙的脚步做环形走动,并在第二圈“颠步”之同时作半下屈臀部后翘的动作,双手在牵拉中举至齐下巴、复原,整个舞蹈具有明显的动物崇拜的特点。
  从单一的动作上来看,“窝热热”腾跳时的姿态与羊嬉戏时“斗架”的全过程颇为相似。舞蹈中人们的手始终是相互拉牵和扶肩,手在跳舞中并未得到“解放”,这是因为所有兽类动物的“手”都不具有灵长类动物手的功能,这首先说明了舞蹈的原始性,其次也说明了它的仿生性。此外,“窝热热”唱跳中的律动和步态均是仿生的,这恰好反映出它本身的原始性,舞蹈中颠步和臂部后翘,都可视为纳西先民们对狩猎和放牧场景的再现。
  在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对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只具有从直接的实践活动中得出自身论点这一原始的思维特征。他们惧怕动物,却又依赖动物,进而产生了动物崇拜心理,并通过仪式将动物崇拜心理外化。“窝热热”舞蹈中的拟兽动作,就是纳西族动物崇拜的外化形式,也是对纳西族游牧生活的再现。
  2、歌词和曲调
  “窝热热”的歌曲中有很多对羊咩叫声的模仿,传说原系一山区牧羊人放丢了牧主的羊,于是群众互相帮助集体到山上学羊叫,终于把羊叫了回来,进而发展成了此调。因此这个调子的旋律中出现了如羊叫般的音型,有些则类似喊号子。是一种节奏鲜明、高亢嘹亮、气势雄浑的曲调。这样的传说也不无道理,之所以有这样高亢的曲调和羊咩的歌词,是因为纳西先民们经历过很漫长的狩猎游牧生活,他们整天放牧羊群并观察它们,产生了对羊的原始崇拜,并把这种崇拜心理和放牧的场景形象地融入到了民间舞蹈之中。男子大声呼喊“窝热热”也是对牧猎生活的再现,纳西先民们发现“窝热热”的声音可以吓退猛兽、驱赶猎物,所以会大声地呼喊“窝热热”以求自保。
  三、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莽莽远古,先民们以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的方式求得生存,无法认知世界万物的客观规律。可就在这样的原始时代,人们没有通讯工具、电子产品、网络科技……却经过岁月的洗礼,将原始的民族文化保留至今,这就是舞蹈的神奇力量所在。舞蹈通过人类肢体的记忆,画下民族符号,深深打上历史的烙印,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将早已远去的人类历史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中国绚烂的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说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等一切领域。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中。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纳西人民虽早已告别牧猎时代,可反映原始生活的牧猎舞蹈却没有随之消失。“窝热热”通过舞蹈和歌声再现了那个原始的牧猎时代,烙上了鲜明的民族印记,并以其独特的形式扎根于人体记忆之中,是我们认识、探索纳西族文化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和春云.论纳西族狩猎文化与休闲体育[J].前沿,2011,(10).
  作者简介:
  刘丽姝,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话剧《枫树林》展现了一个村官在生命末期对人生价值的追问与反思。该剧通过对比呼应、以小见大、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直面错误、勇于担当、勤于奉献、踏实工作的村官形象,并引人思考信念、自省之于人生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枫树林》;追问;反思;信念;价值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81-2  话剧《枫树林》撇开了从正面去表现村官的
期刊
摘要: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通过分析六道轮回的独特情节和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该小说的主题是揭示出一个以月亮为圆心的圆形流散。  关键词:《生死疲劳》;圆形流散;月亮  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80-2  一、流散与圆形流散  一般来说,流散这个词在英文中最初具有贬
期刊
摘要:歌剧《王昭君》在上海诞生,却鲜为人知,因为其还处在新兴格局的萌芽期,却因充满了诗性的表达而富于美感。歌剧《王昭君》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以歌剧的形式表达,实现了音乐与文学的交融,为中国歌剧的文学诗性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从剖析民族歌剧《王昭君》剧本的文学诗性入手,对中国的音乐与文学的交融进行探索。  关键词:歌剧《王昭君》;文学诗性;剧本创作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好的设计要像《伊索寓言》,简约却不简单。简洁得设计更有力量感,如语言一般言简意赅,它的表达语言不需要多余繁复得装饰来多做说明阐释,光光剪裁、线条营造的立体主义构成,就足以说明一切。Lang时装的风格极具创造力,集质朴、基本、现代于一体,用极具现代感的剪裁手法进行解构主义基本元素的重组。  关键词:解构主义;极简主义;都市风格;少即是多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从实验性质的设计到技术裁剪的强调再到细节的注重,从离经叛道到对色情的暧昧到自然精致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的时尚事业经历了多个时期。早期从历史中搜寻灵感和技术源泉,后来关注人权,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她创作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对时尚界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与未来的双重维度里,维维安·韦斯特伍德永不停歇地创造着时装史上惊爆瞬间。她让灵魂与灵魂碰撞,让情感肆意迸发。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市场经济化的不断推进,一种新的美学现象应时而生,审美泛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即生活艺术化日趋显著,审美日常生活化则是艺术生活化,生活和审美界限日益模糊。2014生活家·厦门艺术节中试图寻找一个在当代审美泛化的历史语境下,赋予了“生活家”新的内涵和意义,从艺术的视角中看生活,从生活的视角看艺术,让人们关注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迁移这两个逆向过程的问题,表达出新的看法和新的体验。 
期刊
设计是人类发展的一面镜子,所有物质文明的特质都会在与其同一时期的设计作品中有直接的体现。现代设计的范畴十分广泛,它涉及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现代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等,同时还包括平面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广告策划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以及摄影、影视制作等等。现今设计的专业分类越来越细致,又不断地派生出许多新的设计学科和门类,如:城市家具设计、产品设计、首饰加工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
期刊
摘要: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表演以及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钢琴伴奏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钢琴伴奏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并且综合性强的学科,也承载着音乐文化魅力展现的重要任务。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正是在于“即兴”,要求凭借伴奏者的智慧与灵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出合乎逻辑的伴奏方案,为歌曲即兴编配伴奏织体,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因此,即兴伴奏应当具备很多素质以达到完成即兴伴奏的水平。本文从最基本的伴奏织体的编配
期刊
摘要:本文以影片《倩女幽魂》中女鬼小倩的服装造型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三个版本中小倩服装造型的特点,从庄重严实、浪漫唯美再到轻松随意,代表了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心目中皎皎女形象的不同期待,而服装的改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爱情道德观的不断改变。  关键词:小倩;服装造型;爱情道德观;变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50-2  从蒙昧初开之时
期刊
摘要:文章以江南刺绣小品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近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刺绣小品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作为传统生活必需品的刺绣小品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历史意义。本文第一章从传统的江南女子日常活动出发,随着时代的更替,其日常活动的内容亦变得丰富这一点,探究刺绣小品没落之必然;第二章重点探究了婚姻观的转变对于社会风俗的影响,继而对刺绣小品淡出日常生活产生了必然影响;第三章论述的是刺绣小品本身从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