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理论研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高中化学教学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老师与学生在化学教学中都感到十分辛苦,即使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化学、学化学,学生依然无法取得好成绩。这主要是因为老师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对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展开研究,为改变这一教学问题作出努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备课;小组合作;发展性评价
  有效教学是指投入最少的教学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化学是一门探究大自然的科学,它在人们了解自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学好化学,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学业负担非常重,化学课时比较少,因此开展化学的有效教学能够切实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调整他们的备战心理,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有效教学提倡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不是为了教授化学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因此,有效教学能够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下面,本文从老师认真備课、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讨论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老师要认真备课
  任何老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备课这一环节。然而,现在很多老师过于依赖优秀教师以及教学经验,在备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差异。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获得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化学教育。因此,老师要认真备课,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化学课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研究化学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另外,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还可以提前模拟教学情况,猜测学生在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尽最大可能消除阻碍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不利因素,使其有序、高效进行。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备课中,我将教学目标分成了三个层次:学生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以及还原剂等相关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要学会团结互助,树立集体意识。我将教学重点、难点放在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氧化还原的本质。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获取相关知识。
  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基本学习方法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摒弃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会有效学习,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首先,老师要科学分组,这是小组合作教学的基础步骤。老师要坚持“异质搭配”的原则,使小组成员能够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作用。老师要注意的是,同一小组成员的化学水平不宜差距过大,以免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成为尖子生展现自己的舞台。其次,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负责不同的内容,明确职责分工。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每个小组都要选取一位学生做代表,将小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与表述。最后,老师要与全班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评价每个小组的探究活动。我们还拿上例来说,在课堂开始之初,我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铁会生锈吗?”有的学生依据预习结果以及自己的原有知识体系,回答:“是因为铁发生了氧化反应。”紧接着,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完成Zn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认真记录实验现象。根据这个实验现象,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并且分析这个实验原理,求同存异,总结小组观点。最后,我抽取一个小组将该小组的结论进行表述,别的小组作为补充,我再予以适时点拨,最终在班级内达成共识,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化学老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成绩,无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这就使得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过于关注尖子生,忽视了中等生与后进生的发展,最终在班级中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尖子生也由于过于重视成绩,很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评价方式已经成为制约新课改的重要因素,是现在人们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因此,老师必须采用发展性评价,由关注学生所取得的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总之,高中化学是理科生的必修科目,在高三开展有效的化学教学活动,对切实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与质量有重要意义。老师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消除课堂中的不利因素,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在教学中“走弯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让高中生能够学会自主探究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真正具备化学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莉.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
  [2]黄剑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对于班主任的管理活动,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以便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赖,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此,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期刊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的是让其在生活与学习中快乐地成长。然而对于山区留守儿童而言,有效的教育策略对其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与老师应当对留守儿童更加关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具有耐心、信心以及诚心,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生活,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有效策略  由于我国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正确的方法来适应学生,激励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初中数学相比小学在知识体系上和难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文站在适应性教学目标的角度探讨初中数学教育适应学生的策略。  关键词:适应学生;初中数学;策略研究  引言: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强调“
期刊
摘 要: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是傣族长期适应其地理环境的能动成果。德宏地处低纬度高原,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大,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在多种多样的植被组成中,许多都是当地世居傣族人民采集和利用的食材。同时这些山野蔬果伴随着傣族饮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当地一种独特的饮食风格——德宏傣味。  做好幼儿园儿童的营养配餐、保证儿童的健康成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之一。众所周知,普通高中的多数学生入学成绩较低,他们和优生的差距不仅是知识上的差距,更多的还是学习意愿、学习习惯,甚至是思想品德上的差距。而要改变他们,使他们获得进步和发展,就需要把握普通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用诚信和爱心获得学生的信任,用宽容和耐心争取学生的进步,优化教育环境,形成乐学和健康成长的氛围,实践中摸索,亦师亦友,最终会收获柳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其实有很多,地理教师能否尊重学生主体意愿,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掌握到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育,决定着高中生们是否有独立探索未知领域的价值,本文特意做了具体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帮
期刊
摘 要:中国是文明古国,素以“ 礼仪之邦” 享誉于世。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礼仪文化。这与中国古代的当政者以及思想家、教育家重视礼仪的制定及其教育是分不开的。要让孩子成为现代社会中健全的人,需要在教育中对他们进行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仪文化”,而在现今教育中,给予孩子们礼德文化的熏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家校共育的推进,通过系统、递进式的礼德
期刊
摘 要: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的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运用丰富且富有真情的评价语言,要注重掌握好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积极作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主要针对
期刊
摘 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引入奥尔夫教学体系以来,它就对中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追求国民音乐素养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奥尔夫乐器在学校内外的音乐教育中逐渐传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乐器是他们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乐器演奏音乐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本文通过对奥尔夫乐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解读,就奥尔夫教学体系中器乐教学在我国中学生音乐教学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各地学校体育工作都在围绕着如何进行课间操的改革展开讨论,经过多次改革,这项活动已在全国学校蓬勃地开展。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大课间活动与传统的课间操比,不仅活动时间加长,内容、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节作用,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进学生到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锻炼身体,对促进学生体质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还能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班风,体现学生、班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