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体会快乐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cent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课堂学习由原来的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大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被动参与甚至游离于学习之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合作的快乐、探究的乐趣,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成了一种苦难、一種磨难。素质教育一直在提倡,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难尽如人意。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成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些西方国家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随意,课堂里师生是完全平等的,大家积极探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意见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左,这样的课堂教学更易于渗透素质教育。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就归结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不厌其烦的教师,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以听代思。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从课堂教学入手,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笔者尝试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事先搜集南雄红沙岭的资料,也不硬性规定资料的地理性,而是让学生各选所好,上课时自由发言。比如介绍南雄红沙岭时,学生讲了它的颜色,笔者就从中引出为什么红沙岭会发育成红壤;学生讲南雄红沙岭寸草不生,笔者就从中引出红沙岭荒漠化的成因;学生讲到他家周边有很多红壤时,笔者就趁机引出荒漠化的危害与环境治理。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在互动的氛围中既落实了教学内容,又不至于毫无新意。
  常有人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要有一杯水。”这是对教师扎实知识功底的要求,但在宽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同时也发现教师绝不能是满满的“一杯水”,而要留有余地,勇于接受新鲜的“水源”,在互动的课堂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接受学生给予我们的启迪。
  二、深化教材内容,挖掘教材潜能
  学生并不总是厌倦学习,他们只是厌倦机械地、枯燥地、毫无选择性的学习。对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的《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这两本教材,学生很容易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如果教师上课时只是对教材内容简单重复,就难以吸引学生。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讲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资源、环境以及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比如:在讲“城市化现象”时,笔者就讲到“为何楼兰古国会消失”等问题,问题一提出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激烈的讨论。事实上,有些问题也确实没有标准答案,这样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在争论中独立思考,在发现的过程中创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知识的源泉且无限。”
  传统教材内容的教学就像出去旅游忘带地图的人一样,零零碎碎知道了一些似懂非懂的东西,而笔者希望地理课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一点实用的东西。
  三、结合时事教学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信念等非智力因素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到认知过程中去,但却在认知过程中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的作用,因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欲望,对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引发了学生的了解动机、爱国情感、胜利信念、坚强意志,利用时事引出的教学内容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学习。
  比如: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发生了大喷发以后,紧接着又发生二次喷发,从火山口源源不断喷出的火山烟尘在七千米高空形成火山灰云团,随着风向的漂移,邻近的欧洲深受其害,欧洲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纷纷停飞,经济损失巨大。从它引出“冰岛在世界上的位置”“为什么欧洲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纷纷停飞甚至影响我国的新疆及东亚部分地区”的教学容易被学生记住。
  2010年南非的“世界杯”是每个学生都极为关注的一件大事,而从“世界杯”出发可引出许多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内容。比如参加“世界杯”的32个国家的分布、地理特征、人口组成等,学生在关注“世界杯”的同时,也会对学习这些国家的自然、人文情况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的教学就是有针对性的,水到渠成的。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意义重大,不容忽视。本文就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艺术教育;措施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人要能够全面的发展,不仅要努力追求理想提高知识水平,还要追求艺术审美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艺术教育作为人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培养人的情操的重要途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将艺术作为职业学校的一
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范围广,力度大,尤其是被誉为“人生跳板”的高中阶段素质教育改革更是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热议。“如何实施高中素质教育改革才能既培养了学生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又不影响高考成绩?”再次成为教育界的焦点话题。改革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引起了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一些困惑和疑虑,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困惑一:学生如何科学利用好周末?  新政策不允许中小学生上晚
本刊是由吉林日报集团《东西南北》杂志社与北京太一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品位利:科性期刊。办刊方针是:坚持以传播水文化,繁荣水文化为宗旨,立足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探讨,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所以学习途径、步骤、方法也就不可能统一步调,整齐划一;在空间上,研究性学习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是多元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一、启发探究兴趣
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创新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让生按照设定的“标准”去解答规定的题目,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启迪思维,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一、课堂精彩导入,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
教师和学生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分别发挥着主导和主体的作用。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学习状态和策略,其中状态包括学习动机和环境,策略是指学习方法和过程。而这些因素主要取决于有效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故探索有效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地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一、培养和激发地理学习动机
结合工作实际,从教育、制度、监督、党性修养等方面论述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沙螺寮海堤工程设计中,考虑到土料运输较远而海沙可就近抽取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混凝土台阶式护坡加消浪平台堤型、吹砂筑堤施工的设计方案,经计算分析堤身抗滑及渗流稳定满足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提出问题时学生并没有积极响应教师的提问,只有少数举手发言,其他学生都在静静等待。这片刻的安静,学生不是在思考,而是大部分学生在等待别人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创新教育中的运用及对数学教学的改变,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运用教师应具备的理念   1.教为主导。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是什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是“导”。这一理念表明,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者,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