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意义主要在于将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究方法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经历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从而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乐趣,理解科学思想观念,在物理科学的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是一个重过程,而非结果、重收集数据,而非计算的能力培养的过程。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较,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均有很大的帮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和提升,并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主体的探究参与意识
  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从行为科学的观点来看,兴趣是最好的内马驱力。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不应以老师的教为核心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来进行,关注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是否通过物理教学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师在堂课上,应选好着力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去探究、去实践、去摸索,多设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全凭学生细心观察、搜集资料、生活经验等平时的积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转变,才能真正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发现、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发现、探究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探究的过程中去自学,去发现,去探究,去总结,从而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形成掌握、积累学习方法,激发主体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随时质疑,促进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激起学生由“发现探究”到“创新”的精神。
  三、适时点拨,给学生主体的探究参与留有余地
  点拨是教师驾驭课堂,优化教学的手段。课本中的重点,难点需要教师点拨,抽象的材料需要教师形象化的引领,在学生学习中遇到疑难和把握不准时需要教师点拨,教师的适时介入,能帮助学生疏通思维障碍,化难为易,把思维引上正轨,使探究活动得以继续进行。
  四、鼓励支持、尊重学生,增强学生主体的探究参与信心
  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每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反应能力也不一样。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要通过激发鼓励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参与探究的信心。
  以上几点,是从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升和转变的角度来谈的,做到了这些只是成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第一步。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立主体,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要具体地关注以下几点,以使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改变学生角色,体现主体地位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获取知识。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探究和认识物理规律,并把认识到手物理知识和科学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从而体会到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更好地激发兴趣,消除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更加乐于探究。
  六、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探究是由好奇心和未知欲引发的,是由内心驱动的,它始于感兴趣的问题而终于问题的解决。探究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也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咱需要特别强烈。”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积的情境,唤醒学生沉睡的探究意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饶有兴致地投入探究活动。
  情境的创设应讲究实效,要以贴近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锻炼学生思维为原则。物理学科以创设现实情境为宜。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提问题、实验演示、列举实例、开展活动等形式创设情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七、重视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方法
  探究学习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因此,探究性教学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做”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地建构概念,掌握探究方法。
  八、重视探究环节,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探究性学习没有一定的模式,实话步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与探究的任务和要求有关,把学生的探究禁锢在教材或教师规定的程序或要求上显然是行不能的。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了解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知道怎样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富有成效地进行探究,才能逐步培养良好的探究习惯,提高探究的能力,在组织探究教学的七个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九、营造和谐氛围,培育科学精神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在于学生的充分探究,在于让学生经历某种理智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受到某种刺激和训练。在挖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常常面临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合作不协调、探究活动不持续、探究出现困难或发生焦虑、甚至探究等问题或困惑。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并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探究氛围,倾注关爱,鞭策激励,同时作积极的评价,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学生的探究激情,促进学生顺利完成探究任务,并在探究中主动建构自动识别,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在物理教学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它对于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中汲取广博的实际知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最难学的学科是物理,找不到好的物理学习方法;一遇到物理课就不想听或觉得很压抑,从而使物理学科成为了弱科。本文就中学生在做物理习题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做
过对杨树和小麦间作条件下生态因子变化情况的研究 ,探讨了间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并对不同间作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 After studying the changes of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还要多一些,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纪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上,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了趣味性,才能不断吸
摘 要:教育游戏是我国趣味化教学的一大方式,也是信息化教育的一大热点。教育游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游戏中所蕴藏的教育能量是学校教育实施的强大推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助力。本文通过对教育游戏基本理论的阐述,设计开发教育游戏的基本过程以及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深入开发教育游戏,使教育游戏得到提升和发展。 
摘要:“得分靠进攻,赢球靠防守”是篮球界的至理名言,要想以绝对的优势赢得比赛单靠进攻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具备强悍的、破坏性的防守。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男篮在防守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男子篮球队防守能力的提高,以及为广大教练员及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篮球运动 防守 技 战术 对策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影响防守质量的主要因素  1.1.1防守意识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具有复杂采矿地质条件的煤层和区段的出现,提高煤矿巷道稳定性正变得日益重要。 As the depth of mining increases and the presence of coal seams
摘 要: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感受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而科学素质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如遗忘或偏重于某一方面,将会偏离科学素质早期培养
由于农村人口不断涌进城市,随之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的出现,学校里也出现了大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学生。由于大批的插班生涌入新建的学校,特别是在高年级进行插班的学生,在相对落
摘 要: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中。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注意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同时要学会编故事的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社会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更为方便,由此也带来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作为跨世纪劳动者的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境意识之时,才能形成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A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