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行为习惯培养探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定程度上是這个人修养、品行、格局、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而幼儿时期是培养他们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社会情绪发展、认知能力发展不成熟,因此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弱,言行举止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幼儿教师需要通过引导、教育,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
   幼儿在幼儿园中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多少科学知识,不是会背诵多少首古诗,不是掌握了多少英文单词,而是在幼儿园中对世界、社会规则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重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规范自己的言行。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学前教育阶段为3~5岁,在这一阶段,他们对外界的所有认知都是来自周围的亲属与教师同学,因此他们自身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教师与家长幼儿行为习惯在养成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幼儿天生对教师有着尊敬、喜爱之情,因此他们会观察教师、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自身对幼儿的态度、性格、穿着、个人品行、为人处世等都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行为、言语给幼儿做出表率,要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思想。这样,幼儿才能够在教师积极、正面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故事、游戏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三岁左右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在这一阶段,如果成人要求他们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他们就可能会产生抗拒的心理和行为,拒绝成人的要求。这时,如果成人再对其进行说教或者指责,反而会加剧这种抗拒心理。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采取言语、强制的方式,告知幼儿应该饭前要洗手、要与他人分享玩具、要好好睡觉等,或者在幼儿看电视时强制性地关闭电视。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时间内达到成人的要求,但是时间长就会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如幼儿喜欢曲折离奇的故事,喜欢做游戏,教师就可以给幼儿讲解绘本故事,幼儿在聆听故事时,就能够了解怎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如教师希望幼儿能够与他人分享,就可以给幼儿讲述《全都是我的》这一故事,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对故事中的花袜子小乌鸦的行为和思想有了自己的判断,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就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不能占有别人的东西,而是要学会分享。对于幼儿而言,故事能够给予他们启发,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将故事中的行为习惯应用于生活中,而且这个过程更加愉快。
   三、加强宣传,让幼儿对行为习惯有正确的认知
   幼儿自身的性格不同、家长的修养不同、家庭教育方法不同,因此导致了不同的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会存在不同的行为表现。而且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对很多的行为缺乏正确认知,他们无法甄别这一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园中对正确的行为习惯进行大力的宣传和表扬,对于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要及时制止并纠正,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明辨是非,了解怎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怎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如在幼儿园中,有小朋友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懂礼貌,教师可以表扬小朋友。对于不遵守规则、抢玩具、骂人的行为要给予纠正,并告知所有的幼儿,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样,幼儿在幼儿园这一教育环境中会逐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大家认可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大家不喜欢的,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够明辨是非,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通过加强训练,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行为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需要幼儿通过不断的训练,练习和巩固才能够形成。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年龄小,喜欢观察、模仿他人。如小明在吃饭前会主动洗手,但是如果在家庭中或者在幼儿园中,其他人没有这样的习惯,那么小明也会受到影响,进而改变自己饭前洗手的习惯。所以,教师必须要不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强化,要在幼儿园中反复示范、告诫幼儿应该怎样做,不断强化他们的行为和意识。
   五、加强家园合作,引导家长参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需要配合学校教育,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就会使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告诉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引导幼儿在幼儿园中自己穿衣、吃饭。但是当幼儿回到家庭中,如果家长没有配合幼儿园工作,而是包办幼儿的所有事务,给幼儿穿衣、喂饭,就会让幼儿的认知产生偏差,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结语
   综上所述,家长需要配合幼儿教师,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教师也需要采取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步引导幼儿、教育幼儿,给予幼儿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彤彤.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要点分析[J].现代交际,2019(7):127-128.
   [2]王品玲.探析学前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25(2):108-111.
其他文献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幼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传授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对幼儿的思想情感形成科学的引导,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微课属于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体,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手段,为学生录制学习视频,让学生开展知识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
在唱歌教学中,科学的演唱方法也是落实音乐学科素养、提高学生音乐审美和音乐修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提倡轻松、自然演唱的音乐课堂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自然、优美、流畅地演唱,我觉得至关重要。“轻声演唱法”是指演唱者吸气深、送气缓、咬字清、轻声唱的一种歌唱方法,是一种声音位置较高、声音线条清晰、柔和而有力度、丰满而不过度响亮、有好的和谐共鸣的演唱方法。将轻声演唱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我认为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利用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美术课堂开展小组教学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实现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主要对初中美术课堂开展小组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实施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小组教学   小组教学能够为初中美术课堂提供丰富的教
语文学科是伴随学生学习和成长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而阅读能力是决定语文学科成绩优劣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老师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学困生阅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首先介绍游戏的概念,探讨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包括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继而探讨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学前
高中阶段,语文是最为基础的学科也是最主要的学科,而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对学生的知识内容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作文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成
摘 要: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我国教育事业与电子网络技术有了密切的联系,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也有了全新的改革。微课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广泛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研究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微课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方便。目前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广
摘 要:2017年5月无锡市胜利幼儿园成为江苏省第四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实施过程中,幼儿园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保障幼儿的发展,并尝试以重点项目为发展主线,推进园所课程游戏化的步伐。关注园所发展,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关注教师的学习与发展,通过转变观念、夯实教研、优化环境、完善课程等,从理念到实践,助推课程游戏化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關键词:转变观念;园本教研
摘 要:对于学生成长教育的发展培养,体育是不可或缺的科目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发挥体育课程的价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在提升其体育素质的同时,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以促进其在这一阶段亦能够健康发展。基于此,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选择上,可采用快乐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以实现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课堂;“快乐教学”   在以“快乐教学”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应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