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桥分配梁结构受力计算研究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用于现浇桥梁的分配梁为例,推导分配梁在不同未知条件下的力学算式并确定其计算及验算步骤,在满足结构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分配梁的技术经济性,减少桥梁施工周转材料消耗。
  关键词:分配梁;受力;计算
  0 引言
   支架法现浇桥梁时,在支架与混凝土底模之间设有分配梁,通过分配梁将模板及其上方的荷载分配成两个或多个集中荷载传递到支架上。在设计验算中,已知分配梁跨度,常采用先选定材料材质及规格、梁间距等参数,再验算荷载作用下分配梁的强度、刚度能否满足规范要求,否则调整设计参数并重新验算,如此将导致重复设计和计算;或因验算结果过于偏安全导致材料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并在满足结构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分配梁的技术经济性,本文以简支梁为例进行研究,推导分配梁力学算法并确定计算步骤。
  1 简支分配梁的力学算式推导
   按模板及其上方结构设计参数计算模板自重标准值G1k、分配梁自重标准值G1k′(为暂估值)、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钢筋自重标准值G3k,选定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Q2k、集中荷载标准值P′。设分配梁间距为a,进一步计算均布面荷载设计值q1′、分配梁自重均布面荷载设计值q2′、挠度验算用均布面荷载设计值q′,以及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P等。
  1.1 分配梁常用力学计算公式
  1.1.1 抗弯强度验算式
   (1)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时,由弯矩M和抗弯强度σ计算式组合后可得:
   (式1-1)
   (2)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由弯矩M、抗弯强度σ计算式组合后可得:
   (式1-2)
  1.1.2 挠度验算式
   (式1-3)
   式1-1~式1-3中,M为最大弯矩;σ为抗弯强度;f、[f]分别为计算挠度和容许挠度;l为计算跨度;q1为均布线荷载设计值;q2为分配梁自重均布线荷载设计值;q为挠度验算用均布线荷载设计值;P为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W为截面抵抗矩;I为截面惯性矩;E为材料弹性模量。
  1.2 不同未知条件下的分配梁力学算式推导
   如图2,设分配梁跨度l=la为已知,按工程既有材料和新购材料两种情况推导分配梁力学算式。
  1.2.1 既有材料时分配梁最大间距算式推导
   工地已有材料时,W、I 、E及抗弯强度设计值[σ]等均为已知,未知分配梁间距a。设a=x,此时分配梁均布线荷载为q1= xq1′、q2= xq2′、q=xq′。
   由式1-1~式1-3推导分配梁最大间距x1′、x1″、x2算式,而后从中取最小值x′并向下取整作为分配梁间距a,推导结果见式1-4~式1-8。
   (式1-4)
   (式1-5)
   (式1-6)
  x′=min(x1′,x1″,x2) (式1-7)
   分配梁间距:
  a<x′ (式1-8)
  1.2.2 新购材料时分配梁算式推导
   新购材料时,W、I、E、[σ]等均为未知,可先选定材料材质,查取材料弹性模量E、抗弯强度设计值[σ],并根据经验确定分配梁间距a,而后计算最小截面抵抗矩Wmin和最小截面惯性矩Imin,最后选择W、I值均能满足要求的材料规格并进行验算。分配梁的均布线荷载为:q1=aq1′、q2=aq2′、q=aq′。
   由式1-1、式1-2推导分配梁最小截面抵抗矩和最小截面惯性矩算式,推导结果见式1-9~式1-12。
   (式1-9)
   (式1-10)
  Wmin=max(W′min,W″min)  (式1-11)
   (式1-12)
   (式1-13)
  1.3 分配梁计算步骤
   (1)既有材料时分配梁计算步骤为:1)计算G1k、G1k′、G2k、G3k、Q2k、P′ 值;2)计算q1′、q2′、q′、P值;3)查取E、[σ],查取或计算W、I;4)按式1-4~式1-7计算x1′、x1″、x2、x′;5)按式1-8选定分配梁间距a;6)据实调整G1k′并纳入荷载组合,验算分配梁强度、刚度。
   (2)新购材料时分配梁计算步骤为:1)、2)步骤同前,3)选定材质并查取E、[σ],确定分配梁间距a;4)按式1-9~式1-11计算Wmin;5)按式1-12计算Imin;6)按式1-13选择W和I均能满足要求的分配梁规格;7)据实调整G1k′并纳入荷载组合,验算分配梁强度、刚度。
  2 计算实例
   已知现浇箱梁高2.0 m,底模采用木模板,实腹段分配梁跨度为la=0.6 m,设计实腹段的分配梁参数并验算其强度、刚度。
  2.1 计算荷载标准值及设计值
   按JGJ16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中第4章的规定,选取和计算G1k=300 N/m2、G2k=48 000 N/m2、G3k=3 000 N/m2、Q2k=2 000 N/m2、P′=2 500 N,G1k′暫定为500 N/m2。
  2.2 计算荷载设计值
   按JGJ162《规范》式4.3.1-1~式4.3.1-3计算得出:
   q1′=64 701 N/m2。
   q2′=0.9×1.2G1k′=540 N/m2
   P=0.9×1.4P′=3 150 N
   q′=G1k+G2k+G3k+G1k′=51 800 N/m2   2.3 计算确定分配梁设计参数
  2.3.1 既有材料时分配梁参数计算
   既有b×h=0.05×0.1 m规格的杉木材料时,查得:
   E=9×109 N/m2
   [σ]=11×106 N/m2
   另计算得出:
   W=bh?/6=8.33×10-5 m3
   I=bh3/12=4.17×10-6 m4
   按式1-4~式1-6计算可得:
   x1′=0.315 m
   x1″=18.263 m
   x2=0.644 m
   由式1-7可得:
   x′=min(0.315,18.263,0.644)=0.315 m
   取a=0.30 m< x′ =0.315 m进行分配梁验算。
  2.3.2 新购材料时分配梁参数计算
   新购材料时,选择杉木枋作为分配梁,分配梁间距暂定为0.30 m。
   查得:E=9×109 N/m2
   [σ]=11×106 N/m2
   由式1-9~式1-12计算可得:
   W′min=7.941×10-5 m3
   W″min=4.362×10-5 m3
   Wmin=max(W′min, W″min)
     =7.941×10-5 m3
   Imin=1.943×10-6 m4
   选择b×h=0.05×0.1 m木枋时,W=8.33×10-5 m3、I=4.17
  ×10-6 m4,可满足式1-13条件。
  2.4 分配梁受力验算
   杉木质量密度ρ=5 000 N/m3,由材料规格0.05×0.1 m和间距a=0.30 m可以算得分配梁自重标准值:
   G1k′=0.05×0.1×5 000/a=83 N/m2
   q′=G1k+G2k+G3k+G1k′=51 383 N/m2
   按JGJ162《规范》式4.3.1-1~式4.3.1-3计算得出分配梁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1=19 258 N/m。
   q2=0.9×1.2×0.3G1k′=27 N/m
   P=0.9×1.4P′=3 150 N
  2.4.1 分配梁抗弯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时,由式1-1可得:
   M=q1l2/8=19 258×0.62/8=866.6 N·m
   施工荷載为集中荷载时,由式1-2可得:
   M= q2l2/8+ Pl/4=476.2 N·m
   取M=866.6 N·m计算抗弯强度,
   σ=M/W=866.6/(8.33×10-5)
    =10.4×106 N/m2
   因σ <[σ]=11×106 N/m2,验算得到分配梁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4.2 分配梁刚度验算
   q=aq′=15 415 N/m
   由式1-3可得:
   f=5×ql4/(384EI)=6.93×10-4 m
   因f <[f]=l/400=1.5×10-3 m,验算得到分配梁刚度满足要求。
  3 结语
   分配梁常用于支架法现浇混凝土结构,以简支分配梁为例,按既有材料和新购材料分两种情况推导分配梁力学算式和步骤方法,并可衍生至利用连续梁力学计算经验公式进行推导,且计算和验算步骤基本相同。该力学算法可拓展至桥梁系梁、盖梁及建筑楼板等具有分配梁的结构计算,具有计算简便且不重复的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水兴,何兆益,邹毅松,等.路桥施工计算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国际能源的形势变得逐渐紧张起来。身为高耗能的行业,建筑行业中的节能环保工作已然变成现下需要解决的问题[1]。新型绿色建筑也可以叫作节能建筑,设计观念就是有效地借助可再生资源,就建筑开始的设计环节到后续的建造环节是都需要依据这个理念展开。而新型绿色建筑会比以往建筑更为关注节约环保,不只能够有效地限制能源消耗,还给住户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增强住户在居住期间的舒适度。因为新型绿色建筑所具有
期刊
摘 要:本文为解决石家庄市交通拥堵问题,结合石家庄市现状,通过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机动车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使用ISM模型分析了石家庄综合交通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石家庄市交通在基础设施、通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借鉴国内外交通拥堵治理经验,对石家庄市交通问题从发展、创新、技术等角度提出使用新型智慧交通灯和新型索轨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使交通拥堵问题在路面、空中分别得以解决,最终使得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新能源车辆出行特征,从出行强度、时空轨迹角度,挖掘车辆行为特征差异,构建表征车辆属性的指标维度,提出无监督学习中的聚类分析法,识别新能源车辆的应用场景,采用上海市新能源车辆数据进行验证,证明提出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新能源车;出行强度;时空轨迹;聚类分析  0 引言   随着充电技术不断成熟,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动力车辆得到了广泛推广。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石棉的危害及国内外石棉检测方法和标准,简述了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光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及红外光谱法等多种测试技术差异,并简述了目前车用材料石棉测试现状,提出了比较适当的车用材料石棉检测方法建议。  关键词:石棉;检测;试验  0 引言   随着石棉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慢慢了解与认识到使用石棉植物纤维对人体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巨大危害。长期吸入大量环氧石棉纤维还有可能直接导致慢性肺
期刊
摘 要:2015年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门户枢纽国际化”和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内河航道高等化”,构建对内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对外面向东盟及欧洲国家纵深发展的国内国际水运大循环通道,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党建引领、水运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摘 要:为探究桥梁结构内力对长期挠度的影响,以两座桥墩形式相同的PC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阶段内力与位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内力分布决定梁体形态变化趋势,提高预应力弯矩与恒载弯矩比值可降低PC连续刚构桥长期挠度。  关键词:PC连续刚构桥;结构内力;长期挠度  0 引言   近年来,PC连续刚构桥出现的常见病害是跨中挠度较大[1,2]。早期的桥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对于梁体截面
期刊
摘 要:在汽车设计制造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的加工成型工艺,如钣金冲压成型、压铸成型、油箱吹塑成型、汽车包围等注塑成型等等,不同的加工工艺需要配套不同的加工模具。当产线根据生产计划需进行模具更换时,就需要用到合适的模具搬运装置或工具来对模具进行搬运。本文作者通过分析现有模具搬运装置的设计及使用上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企业冲床使用的可升降的简易模具搬运装置。  关键词:模具;搬运;装置;升降  0 前
期刊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与建筑施工项目整体质量有着重要联系。现阶段,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发现问题,并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确保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  
期刊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建设单位把公路工程建设的重点放在检测与检验上,检测与检验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与评价的首要前提,其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提高,施工周期的缩短,工程造价的降低等。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风险;识别和控制  0 引言   公路企业开展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目的就是保障施工各个阶段的质量和效率,利用试验检测及时发现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
期刊
摘 要:城市群交通一体化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先行领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支撑。本文首先提出推进我国交通一体化发展既是必然选择,也具备较好基础,其次分析目前我国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我国交通一体化的内涵和目标,并从基础设施一体化、客运服务一体化、货运服务一体化、天地一体的交通通信和信息支撑保障体系、区域交通一体化几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交通一体化的发展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