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一代外显子捕获测序技术诊断眼皮肤白化病Ⅲ型一例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一例疑为眼皮肤白化病的患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

方法

对患儿进行临床检查,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基因组DNA,采用新一代外显子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并对疑似致病性突变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预测。

结果

患儿歪头视物,视力低下,伴有双眼水平冲动型眼球震颤,毛发棕黄色。基因测序显示患儿TYRP1基因存在c.1214C>A(p.T405N)和c.1333dupG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生物信息学预测为致病性突变。

结论

患儿为TYRP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引起的眼皮肤白化病Ⅲ型,TYRP1复合杂合突变致病的病例尚未见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对1例不明原因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及其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以明确诊断。方法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染色体,再以染色体微阵列检测微缺失/微重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验证微阵列检测结果。结果患儿与家系内同症患者表型一致,染色体核型结果相同,为46,XN,der(22)t(3;22)(q28;q13)pat;其父亲与5位亲属染色体核型为46,XN,t(3;22)(q28;q13),母亲及其
目的对两个遗传性蛋白C(protein C,PC)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检测,建立蛋白模型,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分别应用发色底物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个家系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的血浆蛋白C活性(protein C activity,PC∶A)和蛋白C抗原(protein C antigen,PC∶Ag)。用PCR法对先证者蛋白C(protein C,PROC)基因9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进
目的对血清学定型为B亚型的血样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探讨其分子基础。方法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SSP)对常规方法定型困难的3例样本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对其ABO血型基因第6、7外显子扩增后进行直接测序及单倍型测序,分析后确定其基因型。结果3例样本血型血清学结果均表现为B亚型,红细胞与抗-B弱凝集,血清中存在抗-B;基因分型显示均为B/O1;直接
目的探讨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A, MEN2A)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其RET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对该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调查,提取其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扩增RET原癌基因的第8、10、11、13、14、15、16外显子并进行双向测序。结果家系内8名患者存在RET基因第11外显子p.C634W的杂合性点突变。3人被诊
目的分析一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患者及其家系成员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的潜在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和总RNA,应用PCR技术扩增X染色体上AR基因的7个外显子,对产物直接进行DNA测序,寻找突变位点;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的一例罕见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机制及预后。方法对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的胎儿染色体可疑结构异常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全基因组基因芯片(whole genome DNA microarray)检测其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结果胎儿的一条21号染色体长臂疑似存在重复,即46,XX,dup(21)(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异常核型发生的频率、类型与不同产前指征的关系。方法对3827例孕妇胎儿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827份羊水细胞中检出异常核型310例,异常检出率为8.1%,其中21三体99例,18三体26例,13三体5例,克氏综合征20例,超雌综合征6例,特纳综合征13例,平衡易位125例,正常多态16例。根据不同产前指征进行分组,高龄组异常率为6.0%,染色体异常儿分娩史组异常率为4.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区别于传统线性RNA的一类新型RNA,具有闭合环状结构,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具有丰度高、结构稳定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circRNA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具有很多重要的调控基因表达功能。circRNA在肿瘤、神经系统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circRNAs有巨大潜力成为新型的疾病临床诊断标志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