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诊断一例46,XX,del(4),dup(21)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cheng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的一例罕见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机制及预后。

方法

对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的胎儿染色体可疑结构异常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全基因组基因芯片(whole genome DNA microarray)检测其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结果

胎儿的一条21号染色体长臂疑似存在重复,即46,XX,dup(21)(?q21q22),专一序列探针FISH检测证实21号杂交区域存在重复,即nuc ish 21q22×3,基因芯片检测证实胎儿染色体21q21.3q22.3区存在17.87 Mb的片段重复,涉及GATA1、JAK2、ALL等121个OMIM基因,涵盖唐氏综合征关键区,与颅面异常、心脏异常、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四肢异常等相关。此外,胎儿还存在4p16.1p16.3区8.43 Mb片段的缺失,涉及FGFR3、LETM1、WHSC1、WHSC2等64个OMIM基因,涵盖Wolf-Hirschhorn综合征疾病区域,与生长发育迟缓、头面部异常、心脏异常、智力低下、肌张力减退等相关。经咨询,其家属要求于孕25周时终止妊娠。

结论

当核型分析无法确定染色体的结构异常时,应该用特定位点的探针进行FISH检测有利于鉴别异常的类型,结合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检测,可以分析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及其所涉及的致病基因,为临床预后及表型分析提供线索。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稳定异常血红蛋白Hb Rush及其合并地中海贫血病例的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方法对3例不明病因的贫血病例进行血液学常规检测和血红蛋白电泳,并检测α和β珠蛋白基因、Gγ启动子区-158 XmnⅠ多态性位点和7个β珠蛋白基因簇中限制性酶切多态位点的单倍型。结果3例病例均具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表型,血红蛋白电泳Hb F区域有定量值显著增高的异常条带(30.5%~59.2%),携带有不稳定血红蛋
目的对一个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typeⅡ ,MPS Ⅱ )家系的艾杜糖-2-硫酸酯酶( iduronate-2-sulfatase, IDS)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扩增和直接双向测序对1个黏多糖贮积症Ⅱ型家系中的先证者及其母亲的IDS基因的全编码区序列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IDS基因c.
目的对两例畸形胎儿进行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两例产前超声提示异常的胎儿的羊水细胞及其双亲的外周血细胞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对SNP array
目的对1例不明原因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及其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以明确诊断。方法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染色体,再以染色体微阵列检测微缺失/微重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验证微阵列检测结果。结果患儿与家系内同症患者表型一致,染色体核型结果相同,为46,XN,der(22)t(3;22)(q28;q13)pat;其父亲与5位亲属染色体核型为46,XN,t(3;22)(q28;q13),母亲及其
目的对两个遗传性蛋白C(protein C,PC)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检测,建立蛋白模型,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分别应用发色底物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个家系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的血浆蛋白C活性(protein C activity,PC∶A)和蛋白C抗原(protein C antigen,PC∶Ag)。用PCR法对先证者蛋白C(protein C,PROC)基因9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进
目的对血清学定型为B亚型的血样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探讨其分子基础。方法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SSP)对常规方法定型困难的3例样本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对其ABO血型基因第6、7外显子扩增后进行直接测序及单倍型测序,分析后确定其基因型。结果3例样本血型血清学结果均表现为B亚型,红细胞与抗-B弱凝集,血清中存在抗-B;基因分型显示均为B/O1;直接
目的探讨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A, MEN2A)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其RET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对该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调查,提取其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扩增RET原癌基因的第8、10、11、13、14、15、16外显子并进行双向测序。结果家系内8名患者存在RET基因第11外显子p.C634W的杂合性点突变。3人被诊
目的分析一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患者及其家系成员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的潜在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和总RNA,应用PCR技术扩增X染色体上AR基因的7个外显子,对产物直接进行DNA测序,寻找突变位点;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