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阅读教学谈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设计专题内容,紧紧贴住最具个性、最为独特的地方,以作品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用简明的几个问题,推动学生的思考,并层层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同时,要站在鲁迅的立场上,来思考他的爱与痛、希望与失望、决绝与犹疑。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鲁迅的立场和价值,产生某种内在的思考和感动,领悟他在中华民族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典范意义。
  关键词:鲁迅作品阅读教学“复仇”专题
  鲁迅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出现最多的作者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热门人物”。同时,鲁迅也一直是我阅读和思考的兴奋点之一。大半年来,我带领班级学生集体阅读《鲁迅小说集》和《鲁迅杂文选》二书,有一些心得体会,略陈一二。
  一、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设计专题内容
  虽然是“热门人物”,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对鲁迅已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而且,情况似乎恰恰相反,很多学生对鲁迅的认知停留在一些简单的知识层面,对鲁迅的文章、文风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和体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有部分学生反复提出,鲁迅的作品怪异、晦涩、难懂,鲁迅的文风过于激烈,鲁迅的性格过于偏激,鲁迅对民族的批判太尖刻,等等。看来,鲁迅及其作品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这种难,不在于对一些经典的单篇作品的讲解,如选入教材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故乡》《祝福》等,这些单篇作品的讲解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课例、经验,且内容更适宜课堂交流,教学起来并不太难。
  这种难,难在一旦学生大量阅读鲁迅作品,就必然出现很多困惑和不解——往往不是对单篇作品,而是对鲁迅复杂而深邃的文学世界的某种整体性的困惑和不解。再加之当下网络发达,部分学生上网搜索鲁迅资料时,往往容易被某些具有争议的、甚至明显偏颇乃至恶意的批评鲁迅的文章所吸引。因此,在课堂内外的交流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就特别多。
  由此,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针对性地做专题教学,深化学生对鲁迅的理解与认同。
  比如,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为鲁迅在很多时候有犀利、尖刻乃至偏激的一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批判性和攻击性,这似乎与他们所期待的公正、平和、温淳的形象产生了距离。然而,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文章写作的一个方式问题,也牵涉到鲁迅内在的精神世界的气质与特点,因此,要解决学生的这一困惑,就必须回溯鲁迅的精神世界的构成,挑出其中易受争议的部分,结合相关作品进行探讨,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学生对鲁迅的误解。
  鲁迅多次在作品中以自嘲的口吻,谈论过自己的尖刻乃至偏激,也多次嘲讽过那些自居公平、正义的“正人君子”。其文风的犀利尖锐,往往令人印象深刻。这一特征,我认为与他内心的某种“复仇”的情结关联甚深。加之不少学生在阅读《复仇》及《铸剑》等作品时,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因此,我决定针对这一问题,做一个专题的阅读教学。
  二、紧紧贴住最具个性、最为独特的地方
  我发现,学生产生困惑的地方,也往往是鲁迅最具个性、最为独特的地方。这恰恰证明了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史上,鲁迅深邃的精神世界,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性,而且依然对社会的主流阅读和常态心理构成了挑战。学生一旦深入阅读鲁迅,就会遭遇这些挑战。
  鲁迅的许多篇文章提到“复仇”,他甚至还以之为题写过文章。一部分学生提出,鲁迅似乎有一套“仇恨”的话语,但限于阅读视野,他们还无法给出有效的理解。由此,我的专题阅读课针对“复仇”这一话题,做了一个设计:印发鲁迅的《复仇》《复仇(其二)》《颓败线的颤动》《淡淡的血痕中》以及《铸剑》这些作品,并以“复仇”为主要的线索链条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地进行探讨。
  首先,我要学生阅读《野草》中的《复仇》《复仇(其二)》。我设计的问题是:鲁迅笔下的“复仇”是向谁复仇?复仇的方式是什么?这种“恨”的感情具体表现出什么特點?挑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在分析中指出:鲁迅复仇的对象,是庸众。复仇的方式,是拒绝给庸众、看客赏玩和提供谈资。向庸众的麻木、自私、虚伪、猥琐、狡猾……总之,是向“无聊、干枯”宣战。这种感情的特点是诅咒和悲悯交织:一方面,对民众有深长的悲悯;另一方面,对其精神病态处,有深切的憎恨和诅咒,并将这种情绪提高到复仇的地步。
  我们重点分析了部分段落,其中《复仇(其二)》是学生最感兴趣、讨论最多的:他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和。……可咒诅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
  ……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
  他腹部波动了,悲悯和咒诅的痛楚的波。
  遍地都黑暗了。学生发现,这种强烈的爱与恨,对应于文中的“悲悯”与“咒诅”。相关的细节描写,绘制出一幅爱恨交加、令人惊异的精神图景,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精神世界的强大与独特。同时,经过讨论,学生达成共识,这种“咒诅”的根源,恰恰是因为对于民众的广泛的悲悯与热爱。
  心中汹涌的大爱,是鲁迅精神世界的根底。
  三、问题导向,做简明但深入的探讨
  然而,鲁迅的精神世界绝没有这么简单。因此,以作品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用简明的几个问题,来推动学生的思考,并层层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是我的主要教学方式。
  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阅读《颓败线的颤动》,试分析主人公“老妇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鲁迅的“复仇”情感,在这篇文章中有了哪些不一样的表现?
  通过阅读讨论,学生普遍认识到,鲁迅笔下的“老妇人”具有某种深刻的自我投影,其痛苦的根源在于她的爱、悲悯和自我牺牲式的奉献遭到了背叛和唾弃,遭到了“怨恨鄙夷”“冷骂和毒笑”乃至“杀”!鲁迅式的“恨”与“仇”,其特点是大悲悯和大憎恨相互交织,最伟大的爱和最汹涌的恨超越了世间言语,最后成了爱恨交缠、充满矛盾、极其复杂、无法表达的“无词的言语”,在荒野之上奔腾恣肆。   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我着重指出:鲁迅笔下的老妇人并没有因为内心的“咒诅”而走向真正的“复仇”,去报复那些她曾经为之无怨无悔地奉献过、牺牲过的人。恰恰相反,鲁迅的方式,是转化成一种“无词的言语”,一种话语书写,甚至是一种诗意的话语书写。而且,这种感情超越于语言之上,体现了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超常的某种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
  我设计的第三个问题是:阅读《淡淡的血痕中》,试分析“恨”与“仇”的感情在这篇文章里,其对象有什么变化?“造物主”“良民”“猛士”分别有什么特点?
  经过谈论,学生基本将答案确定为:鲁迅“复仇”的对象变得更“高”了,不仅仅是庸众、背叛者,而是指向“造物主”,指向整个世界,指向世界和社会背后的构造、心灵和精神。“造物主”是“怯弱者”,使人麻醉、遗忘,而又不敢使地球和人类衰亡。“良民”更是怯弱,不敢铭记,不敢正视,不敢反抗。“猛士”是“造物主”的挑战者,站在“良民”的对立面,他要改变整个世界猥琐的秩序和不义。“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背后有鲁迅的大愤怒、大勇敢、大悲愤,以及某种彻底的反抗、对立和决绝的意志。事实上,这里已经体现出鲁迅的某种独特的生命哲学。
  鲁迅是一个为了心中的真善美而坚决前进着的人。
  四、站在鲁迅的立场上思考和前进
  理解鲁迅,就是要站在鲁迅的立场上,来思考他的爱与痛、希望与失望、决绝与犹疑。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鲁迅的立场和价值,产生某种内在的思考和感动。这种感动,才是一种真正的认同与维护。
  本节课,我的第四个问题是:阅读《铸剑》,试分析眉间尺为何要复仇?“宴之敖者”黑衣人为何要帮眉间尺复仇?
  通过讨论,学生发现,眉间尺报的是杀父之仇。“宴之敖者”黑衣人是为了“复仇”而“复仇”,是鲁迅某种情结和精神的抒发,是一种“复仇型”人格和哲学的诞生。“复仇”乃是人的精神、感情、生存和价值的本体。鲁迅将之作为一种生命的本然和哲学树立着。
  小说《铸剑》中关于黑衣人有一段话:“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这段话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证明,鲁迅也曾深深地受过“伤”,但却依然无法忘却这个世界,心底涌动的大爱让他关注着世界。
  黑衣人也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这些话语并不是说黑衣人没有仗义和同情,恰恰相反,是因为在流行的文化话语体系中,这些“仗义”和“同情”变成了“放鬼债的资本”,已经在陈陈相因的话语体系中变得虚假,不能体现出其本质。因此,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黑衣人之所以要帮助他人复仇,恰恰是对于真正的“仗义”和“同情”的某种执着而忠诚的坚守。只有这种忠诚的坚守,才能反衬出流行话语的虚假。
  最后,关于这一话题的探讨,还需要回顾鲁迅的生平。我印发了钱理群先生《与鲁迅相遇》一书的最后一章《人间大爱者为死亡所俘获》的部分文字,并结合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分析了鲁迅这位在文化战线战斗了一生的“精神界战士”的心态。与学生以往印象不同的是,这位用犀利的语言不断投入民族文化论争的伟大作家,在犀利的背后,始终保留着生活中幽默、從容、旷达的一面,以及对于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的敏锐感受和无限向往。
  鲁迅被誉为“民族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实践和写作两个层面,立足自我,重铸自我——这也就是民族的灵魂。他在中华民族近现代转型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典范意义,昭示出人性的高度与深度。
  这是我们最后的总结。
其他文献
无锡教育界始终活跃着这样一个身影:她从教六十载,伴学一甲子,心怀一方梦,手擎一盏灯;她历经时代风雨砥砺,栽得门前桃李芬芳;她用自己的智慧与执着、胆略与气度、理想与实干,不断书写着无锡教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她是一个智者,一个勇者,一个博大的学者,一个精力旺盛、永远在创新探索的教育家。她就是我敬仰的恩师——特级教师、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校长丁谷怡。对于如今依然奋斗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恩师,我怎能不心生
期刊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特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有一定的热情,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指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的主动精神,敢
期刊
摘要:《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这部长达50万字的著作,提出了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情境建构论,分别介绍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系,以及情境教育与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问题,并创造性地提炼出“情境驱动模式”。不仅指明了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且对于当今世界的创造力培养理论也是重要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育儿童创造力情境驱动  创新离不开人才
期刊
作者简介:邹丽(1969-),黑龙江人,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  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ARCS动机模型在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 2009b408)    【摘要】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以ARCS动机模型为理论基础,从该模型组成的四要素入手,即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
期刊
【摘要】这篇文章介绍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义,指出了教学现在存在的问题,并利用远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表明教师如何适应远程教育中的新角色。   【关键词】远教;教师;职能转换     1 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义  现代远程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網络教育,它是一种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方式,它的主体是学习者,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
期刊
摘要:听丁谷怡的课,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对以学生为主体,以“精练”“乐练”为两翼的语文课堂训练运行机制的娴熟把握以及她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精练”强调练重点、练难点、练关键;“乐练”强调练在情趣,练在全体,练在当堂。其特点在于:以练做导,化讲为练;“认知”在训练中深化,“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训练中水乳交融。这样的语文课是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  
期刊
悠悠悬铃,挺拔高耸,  沐雨听风,叶的心语。  ……  在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操场上,有一棵高大的悬铃木,远远望去仿佛一朵绿色的云。这棵树,根叶相通,情意相连,就如同我与师父丁谷怡校长之间的缘分。  根正——内心的方向  1987年,我从无锡师范学校毕业,怀着少女的梦想踏入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大门。初识知名特级教师丁谷怡校长,就被她那极具个性的魅力所吸引:大气、睿智、果敢。大气,是指她快人
期刊
摘要:“五育”是学校必须坚守的培养目标,“五维”是培养目标的一种校本表达,“五色花”则是“五维”的文化创意。由“五育”而“五维”,再到“五色花”,这个过程就是学校文化孕育的过程,也是面向未来的一次宣言。这个过程,体现集体的智慧,更体现出校长的文化领导力。  关键词:五育五维五色花文化领导力  校长最根本的职责就是充当学校文化的塑造者和领导者。“领导的任务是创造和支持一种追求校内每一项工作效率和伦理
期刊
摘要:“竞争观点”,就是和特定论点属于同一话题而又和该论点相对立或并列的观点。考察“竞争观点”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开放和进取。在写作中,考察“竞争观点”可能使原来的论证得到加强和走向辩证,也有可能会带来革命、受到颠覆。由此也说明,写作是一种探索,是用思维的工具和语言的触角勘探存在。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写作竞争观点  批判性思维是进取的思维,它不满足现有论证,总是力图寻找“最优”;而因为进取,批判性
期刊
摘要:作为一线教师,坚持研究、不断成长的力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在名师的引领下,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坚定信念;二是自觉学习,意识到学习的意义,找到了学习的目标,那么学习就会是一件快乐的事;三是深入实践,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百合花开”;四是笔耕不辍,读书、上课和写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反思、总结、提炼已有的经验,才能真正地从一个实践者转型成为一个研究者。  关键词:研究型教师成长力量学习共同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