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教 学案先行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学案导学”就是以学案为载体,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出的课时学案,能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理清思路,便于学生在自学和课堂教学时使用。同时学案还为学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间,便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使用学案,可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本文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教学为例,谈谈对于学案的有效使用。
  一、以学案促自学
  学案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自主学习,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指导等,这一部分能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同一备课组共同研究,精心编写好课时学案之后,教师应于每节新课学习的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完成预习作业。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是凭经验进行估计。学案教学模式下,学生先预习,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在检查时可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如在学案的自主学习模块,我先给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知道比的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知道比的后项不能为0,会用分数来表示比;运用比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接着又给出了预习指导,让学生根据预习完成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为5cm,宽为3cm,则长宽之比为____;读作____;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____;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____。
  (2)2∶3=( )÷( )=。
  (3)4∶3=16∶( );12∶15=( )∶5=∶=( )∶( );0.4∶0.6=( )∶( )。
  通过这一组练习,就可以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课堂教学时的重点点拨提供素材。
  二、以学案理思路
  学案的第二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合作探究,主要包括例题剖析、方法指导、典型问题等,这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本节所学重难点,理清思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不明白的地方就可以放到课堂上解决,这样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具体化,教师的讲解明确化。课堂教学只剩下了对重点的点拨,对普遍存在问题的分析,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教师可以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差异,并进行细致的辅导,更体现出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既包括生生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针对学生自学的情况,我预设了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1)比值有没有单位名称?当单位名称不统一的时候需先干什么?
  (2)比与分数可以互化,那么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于比也可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3)当比的前、后项为分数或小数时,如何把它化成最简的整数比。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探讨,能够使学习的针对性更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把握了重点,攻克了难点,而且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以学案促拓展
  学案的第三部分是拓展延伸,这一部分能让学生在巩固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的释疑、精讲之后,学生对于新知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在当堂检测的基础上安排一些综合性、实践性的拓展延伸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
  在学生对基本内容有了系统的掌握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安排了几个拓展类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解决:
  (1)将1ml的蜂蜜放入50ml的水中,则蜂蜜水的浓度是多少?
  (2)一次足球比赛的比分为2∶0,由此可见比的后项可以为0,你怎么看?
  (3)小明和小刚在400m跑道的操场上练习跑步,他们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他们的速度比为3∶2,经过50s他们第一次相遇,问他们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更好地把握住所学内容的本质,既掌握了知识,又解决了疑惑,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
  总之,学案架起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目的。有效使用学案,发挥学案的导学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案就像学生学习的导航仪,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清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优质高效。
其他文献
现在,有一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阅读的内容比较浅显直白,阅读的过程是一目十行,基本上是不求甚解,阅读的目的是寻求视觉或者心理的愉悦”等现象。笔者认为,这是课外阅读的一种“浅阅读”状态。那么,如何在小学高段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在课外阅读中逐渐由“浅”入“深”,走向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的“深阅读”呢?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被动阅读,迈开“深阅读”的第一步  1.与孩子达
【摘要】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英语教师需要在不断实践中积极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英文绘本教学片断,从阅读前激活思维、阅读中培养思维、阅读后提升思维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非故事类绘本教学中对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关键词】非故事类绘本教学思维能力  一、引言  《義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2012)。“在课
摘要:两年来,本课题组本着“促进内涵发展,增值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以余江区第一小学西校区为试点,积极推行“品雅言经典,做儒雅少年”活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浅谈课题组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所作的探索:千古华篇——最是书香能致远;吟、诵、书、演——等闲识得东风面;幼竹拔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关键词:浓郁的书香创新活动形式 体验快乐 收获成功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这首诗中这样说道:有一
诗歌抒写心灵,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有灵气与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也表现在它所呈现的形式上。所以,诗歌教学必然有着她独特的一面,她的艺术特征主要反映在情感、音韵、节奏、意象、情境、联想、想象、语言、情趣等方面,可以针对具体作品的特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艺术元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鉴赏诗歌所表现的艺术美。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教材中每一年级都编入了几首现代诗,选入教材的
[摘要]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一个喜爱读书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就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思想也是开阔的。因此,一个人要多读书,并且要从小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好习惯。  [关键词]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 教学实践  很多时候,“读书人”就是学生的代名词。在中国古代,特别重视读书,寒窗学子十年苦读,为的是考取功名,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在那个年代,科举制是平民百姓走上仕途的重要途径,学富五车
【摘要】“五尚”是指尚善、尚学、尚新、尚真、尚美。围绕六大核心素养,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尚课程”体系。本文围绕如何构建课程的结构体系和实践操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试图找寻一条真正适合时代需要和学生发展的课程之路。  【关键词】设计哲学 结构体系 实践密码  如何“使儿童站在课程的最中央”,是每一位教师都在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站在历史的转折点,常州市
语文课本上的一篇篇文章在内容上虽然没有大的联系,但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教师如果明确了文本的教学目标,就能清晰地找到传授知识与能力训练结合的地方,从而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思维王国,习得知识,习得方法,习得运用。本文结合《春联》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收获习得精彩的过程。  一、习得知识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学科的特点。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知识的积累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四基”的提出,数学活动经验成为课改的核心词之一而被广为关注。如何让孩子在一节朴素的家常课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如何以课堂为阵地进行新课改?我进行了一次探索。  我选取的是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认数》这个单元24~26页的教学内容,课题原本应为《比较数的大小》,为了吸引孩子的眼球,我将课题改成了《有趣的数学课》。  整节课的新授部分在一个游戏情境中展开,所需的教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化的命脉,古诗教学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对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特点和重要性,从多个方面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以改进现状。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孕育了一大批各有建树、光照千古的诗人。从上古時代的民歌、民谣到
笔者从教数年,岗位变动数次,但一直主动要求担任美术学科的教学,也总会抽时间去参加各种美术教研活动,留意时下的课堂教学动态。之前的一堂优质课给自己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W老师凭借一副清脆甜润的喉咙,颇具亲和力,一上课就拉近了师生距离,偶尔俏皮卖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整堂课下来让听课老师感觉毫无做作之感,就凭这一点想必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欣赏W老师的教学之余,也让我想起了早些年的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