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让学生自行研究、探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心大胆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使学生从被迫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学习。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利用物理实验抓住开场白,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引入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大气压强》一节,我是这样开场的:我把马德堡半球对接在一起,轻轻一拉,两个半球就分开了,接着,我又重复了一次,让全班的学生都看到这一现象;接下来我把两个半球对接在一起,用抽气机将里面的空气抽出来,找了一个力气比较大的男同学来试着拉开,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同学使尽了全身的力气,脸憋得通红也没有拉开,我又找了一个和他差不多的男生,让他们分别在两侧拉,结果两个男生用上了浑身的力气,随着“嘭”的一声,两个半球分开了,同学们很疑惑,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带着疑问开始了这一节的学习。
二、设计新奇实验,使学生产生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大气压强》一节:取两只粗细不同的试管,在粗试管中装入水,再把细试管放入粗试管,提出问题:如果把它们倒过来,细试管会不会掉下来?学生有的说掉下来,有的说可能掉不下来。于是我手拿粗试管,把它们倒了过来,结果细试管并没有掉下来,而是缓缓地上升,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搞清问题究竟的欲望;又如《磁现象》一节,我在投影机上放一块小磁铁,然后拿另一块磁铁靠近它时,小磁铁往前移了一点,追过去一点,它又移远一点,这样一“追”一“逃”,学生感到很新奇,急于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动手亲身体会物理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中学生天性好奇、好表现自己,求知欲强,他们对任何事物和现象都爱问为什么,愿意亲手摸一摸,动一动。让学生动手实验,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在桌子上有乒乓球两个,小木条两根,饮料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两张纸等器材,让学生自由选择器材做实验。学生甲: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两根小木条上,相对靠近一些,用一支饮料吸管向它们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互相靠近。学生乙:在两张纸中间吹气,结果看到两张纸不但没有被吹开,反而互相向中间靠近。学生丙:用大号注射器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间喷射水流,可观察到两只船向中间靠近。学生丁:把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一端插入水中,向管中间吹气,可看到水雾从切口处喷出。经过师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过程,又自己动脑进行了分析,这样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
四、物理实验联系生活,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
物理教学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我们的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如《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的教学,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冰雪融化成水、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雾、霜、雪、冰的形成”“水变成白气”“白气变成水滴”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在观看现象中产生疑问。再如:《串并联电路》一节,结合家庭、学校照明电路。
五、用惊险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六、做好课外小实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 “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既促进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又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切实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物理实验抓住开场白,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引入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大气压强》一节,我是这样开场的:我把马德堡半球对接在一起,轻轻一拉,两个半球就分开了,接着,我又重复了一次,让全班的学生都看到这一现象;接下来我把两个半球对接在一起,用抽气机将里面的空气抽出来,找了一个力气比较大的男同学来试着拉开,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同学使尽了全身的力气,脸憋得通红也没有拉开,我又找了一个和他差不多的男生,让他们分别在两侧拉,结果两个男生用上了浑身的力气,随着“嘭”的一声,两个半球分开了,同学们很疑惑,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带着疑问开始了这一节的学习。
二、设计新奇实验,使学生产生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大气压强》一节:取两只粗细不同的试管,在粗试管中装入水,再把细试管放入粗试管,提出问题:如果把它们倒过来,细试管会不会掉下来?学生有的说掉下来,有的说可能掉不下来。于是我手拿粗试管,把它们倒了过来,结果细试管并没有掉下来,而是缓缓地上升,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搞清问题究竟的欲望;又如《磁现象》一节,我在投影机上放一块小磁铁,然后拿另一块磁铁靠近它时,小磁铁往前移了一点,追过去一点,它又移远一点,这样一“追”一“逃”,学生感到很新奇,急于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动手亲身体会物理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中学生天性好奇、好表现自己,求知欲强,他们对任何事物和现象都爱问为什么,愿意亲手摸一摸,动一动。让学生动手实验,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在桌子上有乒乓球两个,小木条两根,饮料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两张纸等器材,让学生自由选择器材做实验。学生甲: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两根小木条上,相对靠近一些,用一支饮料吸管向它们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互相靠近。学生乙:在两张纸中间吹气,结果看到两张纸不但没有被吹开,反而互相向中间靠近。学生丙:用大号注射器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间喷射水流,可观察到两只船向中间靠近。学生丁:把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一端插入水中,向管中间吹气,可看到水雾从切口处喷出。经过师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过程,又自己动脑进行了分析,这样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
四、物理实验联系生活,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
物理教学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我们的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如《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的教学,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冰雪融化成水、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雾、霜、雪、冰的形成”“水变成白气”“白气变成水滴”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在观看现象中产生疑问。再如:《串并联电路》一节,结合家庭、学校照明电路。
五、用惊险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六、做好课外小实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 “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既促进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又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切实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