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点向内 使文本阅读教学更务实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源泉,回归语言,回归文本,才能抓住阅读教学之根本。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尊重文本,回归文本已成为当今语文教改的热门话题。综合这些有关文本阅读的讨论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都将目光放在文本阅读的切入点上,即如何选择进入文本的途径。总体上,大多是通过一些预设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上述教学方法固然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借鉴,但是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这些探讨大部分都是着眼于文本的外延,问题的切入点是向“外”。外向型的问题设计,注重的是“放”而不是“收”,它可以让学生形成对文本的诸多主观性看法,学生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教师左右逢源,应付自如,课堂此伏彼起,热闹非凡。殊不知,在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中,学生思绪已经开始发散,注意力已经不在文本,教学已背离了文本阅读的初衷。这种“外向型”的文本阅读方式,看似让学生走近文本,其实往往事与愿违,教师的期望与学生接受的情况背道而驰。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文本阅读真正具有相对而言的可操作性呢?
  笔者认为,选择文本阅读的切入点,要让问题来自文本,答案回归文本,即让文本来解答来自文本的问题,从文本来,又向文本去。当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多从这样的角度来设计问题,日积月累,不仅可以真正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关注,注重阅读的细节,让学生在越来越重视文本的语文阅读能力考核中立于不败之地,还能保证文本阅读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期性。这样的文本阅读教学模式可以称之为“内向型”的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样的文本阅读教学模式会是更加务实的,至少是更加符合农村中学学生学情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具体而言,构建务实型的文本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尝试先从文本自身的层次入手,即从字词到短语再到句子进行不同维度的层次教学,教师易于操作,学生易于接受。如《巴东三峡》中写巫峡一节最为精彩,巫峡山水的总特点可以用文本中的“奇险、美丽”两个词语来加以概括,具体写到巫峡的山的特点又可以用文中的“整齐、险峻”来概括。《周庄水韵》作者三次游历周庄的不同感受刚好可以用文中三个形象的比喻来加以描述:“水墨画”、“版画”、“童话”。《白杨礼赞》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不平凡”这一文眼,则文本的写作线索则有迹可寻。《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采用定点观察的写法,分别写了“草滩”、“湖水”、“乌云”、“晴空”、“山峦”、“公路”这些景物,都可以在文本中找到。《背影》中“月台买橘”一段,几个动词“探”、“穿”、“爬”、“攀”、“缩”、“倾”活画出父亲的爱子情深和作者的愧疚自责。
  又如,《最苦与最乐》作者认为贫而不苦、失意不苦和老、死不苦的理由分别是“知足”、“安分”、“达观”,细读文本方可找到。《南州六月荔枝丹》作者分别从“色”、“形”、“大小”、“膜”、“肉”、“核”、“花”进行说明,引导学生找到文本中的这些重点词,由外到内的、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不说自明,这些都是从字词的角度来解读文本的。《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可分为“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分论点,在文中均有“本”可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经典的说明文,则是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上的需要”、“进化的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六个方面来揭示花朵呈现万紫千红的科学机制,抓住文本中的这六个关键点,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各个部分先总后分的写法。《苏州园林》中对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可以用文本中的四点加以概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点与后面文本中的分点说明有直接的联系。
  再如,《懒惰的智慧》阅读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先从文本中找出议论性的语句即作者对懒惰或懒汉的看法的句子:“事实上,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对这些议论性的语句进行分析整合,就可以发现这几个句子都是围绕着“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这两点来谈的,那么议论的中心就立即被抓住了,抓住中心也就抓住了解读议论文本的关键,也会给学生以后概括议论文的论点提供一种借鉴。
  另外,象《囚绿记》这样时代色彩很浓的抒情散文,阅读教学往往要与时代背景给合起来,但如果切入点选择不好,则可能收效甚微。如能紧扣文本,先从文题入手,围绕“囚绿”这个话题来进行质疑,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作者“囚绿”的原因以及最后又“释绿”的缘由,学生经过仔细阅读后大都能找到文本中的相关语句:囚绿的原因是“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最终又释绿则是因为“绿囚”“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两个文本中的关键语句被挖掘出来后,则文本解读的瓶颈就被打开。由“囚绿”的原因可以推导出“爱绿”,由“释绿”的回忆又可以导出“思绿”,文本结构清晰可辩,从“永不屈服于黑暗”则可由物及人,进而上升到民族精神,再结合抗战背景,主题则呼之欲出,抓住了借物抒情的这类文本的精髓之所在。这些都是从重点语句的角度来切入文本、解读文本的。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真正地从文本出发设计问题,而让问题的解决最终又回归文本,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则学生可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关注文本,在不脱离文本的前提下养成文本阅读的良好习惯,而最终在语文阅读考核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务实有效的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才是既有实效又易于操作的阅读教学方式。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文本阅读的切入点选择是否准确恰当,关乎整个文本的解读是否顺利,关乎教学的条理性、逻辑性,关乎阅读教学的成败得失。文本阅读是个体对文本的精神再创造,它应该是一种务实的教学行为,应该贯穿于师生共同的心灵体验之中。
  我们相信,一旦文本阅读能够走出嚷嚷吵吵、浮泛空洞的讨论、探究,或是华而不实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再或是看似热闹的课本剧表演,师生都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用平和的心态审视文本,触摸文本,感受文本,让文本阅读不再被架空,让文本重现它本来的面目,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体现语文终极目的的课堂,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山中学(362141)
其他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尤其是7—9年级,要想使所教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必须面向我们的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面对学生的每一个个体的问题,其关键是要面向
从钝顶螺旋藻单细胞克隆的制备、重组平台的 克隆、同源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质粒的电激转化和报告基因的表达等方面对螺旋藻转基因 表达系统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起螺旋藻转基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初中生的作文能力发展最快、可塑性也最大,因此,教师的作文指导对初中生而言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指导是否有效,对学生能否顺利地迈入作文的门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作文情境,点燃写作热情  作文指导要解决“为什么”写,即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点燃作文的热情。学生的作文兴趣往往在良好的情境中产生。创设良好的作文课堂情境,需要教师用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了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愉悦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学生进行言语技能训练的活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在口语交际中,使学生能依据本身所积累的社会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媒体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材,覆盖面很广,选进了与政治、历史、物理、地理、生物、化学等其他学科知识有关的课文。这既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同时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上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减少“语文味”。笔者认为,在当前新课改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科个性出发,凸显语文性,活化语文教学。  一、重视语言本体  叶圣陶说:“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这句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学
实现一种校园网内部用户多链路访问外网的服务加速方案。主要研究成果有:在不改变原有计费网关配置及程序、已有路由表以及内网物理拓扑的基础上,通过编译配置freeradius+Rou
语文教学本身内容丰富,加之学生审美特质、欣赏、品味、兴趣、年龄、性别、性格、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不同“个性”,“个性”就是自己的体验、感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