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写字教学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汉字以其简洁质朴的形象美,灵巧生动的创造美,对称均衡的结构美,多姿多彩的艺术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根”。然而,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网络时代,汉字的书写遭到了空间的冷遇,纵观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现状,由于写字并没有列入升学考试的范畴,因而对于单独安排写字课,教师们普遍认为没有必要,导致形同虚设。有引起家长也不支持练字,说什么:社会已步入电脑时代,敲敲键盘就能跳出汉字,字写得好点、差点没多大关系。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失,怎能不让人心痛?中华汉字的书写艺术如何传承?
  几年来,在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五华区科研中心的引领下,我们多角度、多方位开展写字教学的研究。
  
  一、 让学生热爱汉字
  
  汉字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又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体现了民族高超的智慧,中华民族创造的汉字,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汉字的产生,取自于人自身、取自于人的生产劳动、取自于动植物、取自于自然风光、也取自人对事物的认识。那些形象生动、有趣的古汉字,不仅具有形象性、符号性,还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书画同根,又同源”,汉字的形象笥,不仅使我们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而且使我们深深懂得了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触摸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如我校一位教师在上《特殊的葬礼》一课时,由图景引入课题,板书课题之后,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葬”字,并对这个字的意义作深层的挖掘、引申,意即人死了,将被埋到草丛里,埋到青草覆盖之下的泥土里,终将也作为泥土,融入大自然。“葬”字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我们人活着的时候,是大自然哺育了我们,人死了以后,将被埋葬到泥土里,归于大自然,从人的生到死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一个小小的汉字,竟然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学生发出由衷赞叹:“汉字真伟大!”
  汉字是讲究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呼应的,在汉字的书写教学中,我们既教学生写字,也教学生明理做人。如教学“车”字旁的字,我们指导学生观察,作为偏旁时,“车”字的长横已变为提,为的是不妨碍右边的部件,这样,整个字写出来才好看,也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学会互相谦让的道理。再比如教学“人”字时,告诉学生撇和捺要互相支撑、相互配合,才能立得稳,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也要互相依存、互相支持的道理。透过汉字的表面,引导学生触及汉字的灵魂。
  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识写不分离”的原则,既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的丰富内涵,也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用汉字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
  
  二、 让学生爱写汉字
  
  汉字注重视觉形象,它是由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文字。写字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运笔的疾缓来抒发情感和描绘意境的。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让学生按正确笔顺去写,注意笔画间呼应的规律,力求先将字写正确、规范、整洁,再要求写美观。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怎样才能更美。最后,用美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书写的积极性,我们在班级内设立“发表园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校不定期书法竞赛,使学生的书法特长得以充分彰显,既为学生营造了写字的氛围,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艺术之窗”的建立,让同学们从这里了解到汉字写的技巧和历代书法家的故事以及中华汉字的源远流长。此外,我们还举办知识讲座,如“汉字的创造与发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
  
  三、 让认真成为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因而对写字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每一堂识字课,都认真落实书写环节,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及时反馈,及进评价,识写结合,识写并重。我校还专门设立每星期一节的写字课,从细微之处入手,循序渐进,包括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运笔方法等,一一加以指导。低年级学生重点练习写好铅笔字,中年级学生练习写好钢笔字,高年级学生练习好毛笔字。对于课后生字的抄写,都要求首先看准笔画然后记住字形,最后才动笔书写。对于苏教版配套的《习字册》,我们是这样使用的:每个生字的书写训练,分三步进行,首先仿影三个,然后凭感觉写一个,再与例字对照,找到差距写两个。如此反复,养成了学生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我们关注学生书写的过程,“提笔就是练字时”,在长期的训练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 让写字塑造品格
  
  “字如其人”是古训。其实,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写字可以塑造人。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写好汉字需要认真地观察,一笔一画地书写,这需要极大的耐心,更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因此,写字锻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做事总是毛毛燥燥,丢三落四,没有条理,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们静心练字,学会全神贯注,凝神静气,观察字的结构,揣摩字的笔画,眼、脑、手协调并用,准确控制动笔的轻重缓急。“练字就是练心”,久而久之,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专注、坚定、沉着的品格。
  
  五、 让师生共同成长
  
  将语文细化,分点进行突破,是我校语文教研活动的目标,朗读教学、识字教学都是我们的研究切入点。为使写字教学受到高度的重视,我校开展了写字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将课堂教学中的写字环节颉取并加以放大,探究写字教学的实效性。通过专家引领、课例的打造,教师们从理论上、方法上都受益匪浅,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1 以评促写。写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字,看看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笔是否突出,运笔是否到位。评字深化了学生对写字规律的认识,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升。在评字的过程中,学生对从整体到部件笔画,有一个再加深认识的过程,提高了识记字形的准确性,提高了观察分析的能力,开发了智力,陶冶了审美情趣,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进取探索的热情,提高了写好字的自觉性。
  2 以写促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生字的过程中,先要把字作为一个整体图形感知字的特点,再把字分成若干部件,运用字形分析的方法感知字的特点,最后进行书空训练,回到整体上来。如教学“燕子”的“燕”字,先出现一只可爱的小燕子,使学生感知燕子的外形,如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然后出示“燕”字的篆体,引导学生对照,明白篆体“燕”字的演变由来,特别指出“燕”字上部的“廿”是由口字演变而来,与草字头无关;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被分开在两边的“北”是燕子的翅膀;下部的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通过这样的理解记忆,可以让学生在想到燕子外形时,就很自然地联想起“燕”的写法,强化了记忆效果。识与字有机结合,也有效地杜绝了学生把“燕”上部写成草字头。
  我校也曾多次开展教师板书竞赛,提高教师书写的指导性、示范性。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总少不了钢笔字、手笔字、粉笔字的项目。“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已成为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书法指导教师,他们书写美观,指导得法,深受学生喜爱,其中杨科老师还出版了自己的书法字帖,以供学生练习使用。我校副校长鲁蕾带领语文组教师根据高年级对毛笔字的书写要求,编撰了毛笔字训练材料——《同步描红》。
  
  六、 让评价丰富有趣
  
  在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中,最不受重视的也许就是写字的能力了,只要字迹清楚,一般都不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难怪乎学生不太在意书写状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终将沦为一种口号,只有全方位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拓展。
  为彻底扭转目前“书写意识淡漠”的局面,秉承苏教版的精神,我们既关注过程性的评价,也注重形成性的评价。我们五华区每一次的单元检测中,都有“仿照例字,进行书写,争取把字写漂亮”这样的题目,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以引起学生对自我写字能力的关注!期末,班级会举行书法竞赛等活动,优胜者将由学校颁发奖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书写意识,让写字能力成为学生语文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
  (作者单位: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小学)
其他文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做好课题,我们课题组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表共设计了10个题目,1~9题为选择性题目,第10题为开放性题目,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调查指向一年级儿童的学前阅读量、最喜欢的阅读类型以及当前对阅读的兴趣程度等。  从统计中,我们发现: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习惯需要加强培养,专注于阅读的程度还有待提高;儿童们在课外阅读中对知识的获得、理解、迁移、运用等能力都还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评价更有效呢?我总结出课堂评价的“四化”举措:  一、 引导互动,展示评价的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评价阐释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优生评后进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容易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其实,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无疑就起到了示范性的主导作用。同
期刊
近年来,我校对大组教研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了深度教研的模式。深度教研,就是团队以教材为起点,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提高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合理。  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集结团队的智慧,充分调动了所有成员的主体意识,使所有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都能行动起来,有所收获。尤其是在评课环节
期刊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节奏有张有弛,气氛有动有静, 使学生的学习进入学生的生命,进入学生的心里呢?  一、 少一点浮光掠影,多一点潜心会文  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潜心读书的空间,一个细细品味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想象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空前的。教师有责任引导他们潜心会文,让学生在文本提供的精神殿堂里徜徉,用心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让他们拥有独
期刊
苏教版六上练习4《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学会解釋”。教材中呈现的是三幅情境图(上学迟到向老师解释、爸爸不准儿子看课外书、扶起了跌倒的小孩却遭人不理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将这三幅情境图作为课堂教学的示范点。可在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却让我所料不及,让我彻底地改变了原来的设想。  【案例1】  师(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被人不理解,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学生纷纷举手,讲述了自己的故
期刊
前段时间,在市优质课展示中,有两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在课堂上拓展了一些资料,从教学效果来看,都延伸了学生的理解,学生反响很好。  【案例一】《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园子呢?  生:这个园子是无拘无束的,作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生:这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园子,记录着作者童年时的欢声笑语。  生:我认为这个园子是一个幸福的园子,我能感
期刊
“低层低密度”的住宅,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写照;而“低层低密度”的别墅住宅是大家向往的居住环境。只有“高层低密度”住宅同时具备了低层住宅的宜人尺度、空间环境与自然的亲近感和高层住宅对土地资源的较高利用率,因而渐渐成为许多城市规划师及建筑师所提倡的一种居住模式。由此笔者不禁想到小学语文复习的课堂,也有着同样的向往。  一、习惯的悲哀——“低层高密度”复习课现状  【镜头一】刚刚宣布完本
期刊
一、 深切体验,承受挫折之力  小学生心理脆弱,心理承受力更需要锤炼,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力,需从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入手,以便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笔者抓住人物形象及人物所处的环境,引导学生们进行分析:伯诺德夫人一家身处德国强盗中间,在凶神恶煞般的眼神下,仍然镇定自若与敌人周旋,巧妙移走烛台。学生们在分角色朗读、感悟中深深体会
期刊
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不能局限于书本。建设良好的语文实践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新途径,寻找到了新方法,而语文学习团队的建设则是语文实践环境创设中的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组建  1. 精心划分小队。各小队人员人数适宜,一般为6人,其中成绩优劣平均,性格互补,性别比例适中。如将男生和女生均匀搭配,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搭配,将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  2. 精选负
期刊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不应当见利忘义。  一、 存在的困惑  基于这篇课文的以上特点,所以教师面对它至少有以下两大困惑:  1. 课型难把握。在教学时,一不留神就会上成思想品德课,或者是情节分析课,或者是小品表演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