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民居;气候;地形;植被
Chinese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and geography
Li Xiaoqing
【Abstract】Our country is vast in territor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many and varied, the social economy environment is also different. 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formed the regional different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architectural style gradually, this tradition’s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building has gotte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rand mark deeply, vividly has reflected the human and the natural relations.
【Key words】Common people residence; Climate; Terrain; Vegetation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了约5500千米,东西跨了约5000千米,气温和降水差异大,气候复杂,地形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也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国北方地区地处中温带和暖温带,降水量在80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由于各地土质、地形、植被等差异形成了几个典型的民居代表。
华北平原上的民居:由于地处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的设计注重保湿防寒防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和墙垣包围,更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占地面积较大。典型的是北京的四合院。
黄土高原上的民居:黄土高原地处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黄土质地均一,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溶于水,具有很强的胶结和直立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当地木材较少,当地老百姓因地制宜挖窑洞而居,不需要木材,十分经济,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宁夏民居:由于地处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为了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或两面坡并存。
新疆民居:新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很大,天热少雨,木材缺乏,但是土质好,传统的民居以土坯房为主,多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屋盖多用土坯拱劵,以满足夏季隔热冬季防寒的要求。
山西与山东民居:地处太行上两侧的上冻和山西,地形以山区为主,平地面积较小,一般是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由于山高石材普遍,建筑材料就是就地取材,砖石住宅居多。
内蒙民居: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徒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南方地区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在800毫米以上,由于气候湿热,建筑多为楼房,便于通风防湿,由于各地土质、地形、植被等差异形成了几个典型的民居代表。
江南民居: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唐词,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长江以南的江浙两省,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这里有“水乡“之称的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过道、台阶均设在水旁,民居很自然的融于水、路、桥之间,由于气候湿热,为了便于通风隔热防雨,房屋多为楼房,砖瓦结构为主,墙壁和屋顶较薄,屋顶呈“人”字形,坡度很大。
山区民居:南方有大面积的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民居建筑占地较小, 多树木,泥土多有粘性,房屋以泥土、木头为建筑材料,墙壁很薄,由于气候湿热,多为楼房,房屋开间较大,门的数量很多,便于通风,多南北朝向,防止强烈阳光的照射,屋顶多瓦片,呈”人“字型放置,在屋门多有一个平坦的坝子,便于晾晒粮食。
云南民居: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高温多雨,当地盛产竹子,多以竹子为建筑材料,结构为干栏式,竹楼下部架空,便于通风隔潮,上层有宽廓和晒台,后部多堂屋和卧室,屋顶为歇山式,坡度陡。
青藏藏地区地处高原,属于高原气候区,阳光照射强烈,由于西藏各地气候、地理、海拔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各地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建筑样式。
(1)藏北帐篷:藏北主要是牧区,牧民逐水草而居,所有的生产和生活因季节的变更而变化,尤其是在冬夏之际都要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因此固定的民居很难适应流动畜牧的需要。藏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建筑资源有限,不仅缺乏高大的乔木,也缺乏坚硬的石材,因此帐篷这种独特的居住样式便应运而生。帐篷通常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其特点是保暖、可以折叠、便于携带,满足了流动的生活需要。
(2)藏东南木构建筑和半木构建筑:西藏东南部的林区,如林芝、昌都一带。这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盛产木材,是西藏著名的林区。
(3)混合结构的建筑:拉萨和后藏地区则主要流行土、石和木材混合结构的建筑。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由于木材和石材相对匮乏,因此采用了以土坯和石材为主,结合木材的建筑式样。
参考文献
[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年,第7-8期
[2] 陈从周、潘洪萱、路秉杰.《中国民居》. 学林出版社.
[3] 陆元鼎等编.《中国民居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德育天地德育天地
【关键词】民居;气候;地形;植被
Chinese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and geography
Li Xiaoqing
【Abstract】Our country is vast in territor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many and varied, the social economy environment is also different. 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formed the regional different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architectural style gradually, this tradition’s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building has gotte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rand mark deeply, vividly has reflected the human and the natural relations.
【Key words】Common people residence; Climate; Terrain; Vegetation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了约5500千米,东西跨了约5000千米,气温和降水差异大,气候复杂,地形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也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国北方地区地处中温带和暖温带,降水量在80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由于各地土质、地形、植被等差异形成了几个典型的民居代表。
华北平原上的民居:由于地处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的设计注重保湿防寒防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和墙垣包围,更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占地面积较大。典型的是北京的四合院。
黄土高原上的民居:黄土高原地处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黄土质地均一,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溶于水,具有很强的胶结和直立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当地木材较少,当地老百姓因地制宜挖窑洞而居,不需要木材,十分经济,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宁夏民居:由于地处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为了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或两面坡并存。
新疆民居:新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很大,天热少雨,木材缺乏,但是土质好,传统的民居以土坯房为主,多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屋盖多用土坯拱劵,以满足夏季隔热冬季防寒的要求。
山西与山东民居:地处太行上两侧的上冻和山西,地形以山区为主,平地面积较小,一般是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由于山高石材普遍,建筑材料就是就地取材,砖石住宅居多。
内蒙民居: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徒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南方地区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在800毫米以上,由于气候湿热,建筑多为楼房,便于通风防湿,由于各地土质、地形、植被等差异形成了几个典型的民居代表。
江南民居: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唐词,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长江以南的江浙两省,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这里有“水乡“之称的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过道、台阶均设在水旁,民居很自然的融于水、路、桥之间,由于气候湿热,为了便于通风隔热防雨,房屋多为楼房,砖瓦结构为主,墙壁和屋顶较薄,屋顶呈“人”字形,坡度很大。
山区民居:南方有大面积的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民居建筑占地较小, 多树木,泥土多有粘性,房屋以泥土、木头为建筑材料,墙壁很薄,由于气候湿热,多为楼房,房屋开间较大,门的数量很多,便于通风,多南北朝向,防止强烈阳光的照射,屋顶多瓦片,呈”人“字型放置,在屋门多有一个平坦的坝子,便于晾晒粮食。
云南民居: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高温多雨,当地盛产竹子,多以竹子为建筑材料,结构为干栏式,竹楼下部架空,便于通风隔潮,上层有宽廓和晒台,后部多堂屋和卧室,屋顶为歇山式,坡度陡。
青藏藏地区地处高原,属于高原气候区,阳光照射强烈,由于西藏各地气候、地理、海拔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各地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建筑样式。
(1)藏北帐篷:藏北主要是牧区,牧民逐水草而居,所有的生产和生活因季节的变更而变化,尤其是在冬夏之际都要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因此固定的民居很难适应流动畜牧的需要。藏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建筑资源有限,不仅缺乏高大的乔木,也缺乏坚硬的石材,因此帐篷这种独特的居住样式便应运而生。帐篷通常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其特点是保暖、可以折叠、便于携带,满足了流动的生活需要。
(2)藏东南木构建筑和半木构建筑:西藏东南部的林区,如林芝、昌都一带。这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盛产木材,是西藏著名的林区。
(3)混合结构的建筑:拉萨和后藏地区则主要流行土、石和木材混合结构的建筑。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由于木材和石材相对匮乏,因此采用了以土坯和石材为主,结合木材的建筑式样。
参考文献
[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年,第7-8期
[2] 陈从周、潘洪萱、路秉杰.《中国民居》. 学林出版社.
[3] 陆元鼎等编.《中国民居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德育天地德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