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方法问题研究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震灾害主要是地球内能释放所引起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具有发生时间短,破坏力强,预报困难,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据统计,1949年—2005年止,中国地震灾害造成27.8万人死亡,民房毁坏约11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20亿元。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7.1级地震使得社会公众对地震这一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也对地震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热红外异常 地震云 磁暴二倍法 引潮力共振的异常叠加法
  一、地震预报的现状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专家、公众和决策人认识与了解到地震预测远比原先知道的困难,“发现”了原先没有发现的地震现象的复杂性。与其他自然现象相比,地震预测的确有它独特的困难,这就是大地震复发时间的长期性、地震物理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虽然人类已经登上月球、探测火星等遥远星系,但对地下几十、几百公里深处的地震的孕育、发展、发生规律仍然还不清楚,这使得地震预测、尤其是短临预测成为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测难题的解决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大陆已经建立了包括地震学、地磁、地电、重力、地壳形变、应力应变、地下流体、地热和电磁辐射等九大学科的地震检测台网;其中包括近400个测震台站,20个区域遥测台网和1700多项地震前兆观测项目,并取得了辽宁海城、云南盂连、新疆伽师和1999年11月29辽宁岫岩等中强以上地震成功预报的经验。
  二、地震预报方式分类
  目前,根据地震预报的时限长短,我们将地震预报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和短期预报。长期预报,一般是根据地震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如周期性、填空性、迁移性等的统计特性,区域地壳形变的研究活动构造研究,以及太阳活动、地球自转等环境因素与地震活动关系的分析等作出的。长期预报的地区和时间尺度都比较大必须通过中期预报逐步缩小。长期预报的时间在10年左右。中期预报,主要的预测依据包括:区域地震活动时空演变特征;地震活动的背景性因素,如地震围空区地、地震条带等异常图像;前兆观测资料长趋势异常;以及强震活动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等。中期预报一般是对未来1~2年左右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和震级的预测。
  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3个月时间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通过对有中期预报的重点危险区的跟踪监测,依据多种趋势异常的准同步回返或恢复、或加速变化,区域地震活动异常判据,以及多种前兆手段出现速率较快的新异常等。
  三、目前地震预报的几种方法
  地震预报方法是多学科、多方法的信息综合,目前地震预报的方法主要是使用传统的预测方法和现代通信、计算技术等来进行预报。
  (一)利用地震前兆预报的传统方法
  (1)地应力测量。由于地震发生前会引起地壳的应变异,因此,常利用钻孔变形应力计,或者体积式应变计探明地壳中各点应力状态,根据应力的变化预测震中位置。
  (2)利用氡气前兆。1966年苏联地震专家首次证实,地震爆发之前地下会向地面散发一种稀有气体——氡。大震前调整单元或调整场上的快速变形引起地层变动进而使氡气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氡气突跳,但是氡气变化是没有方向的,所以很难预测出地震的震中位置。
  (3)自然电场。自然电场地震前兆是由于震源地方微裂和预滑产生的电场,或是调整单元流体位移产生的过滤电势。希腊学者利用自然电场预报地震在国际上曾掀起几次辩论高潮,评价者意见不一。
  (4)次声波。用次声波传感器及记录仪组成的次声波观测系统,记录电压信号,次声波具有衰减小、传播远的优点,因而世界范围内7级以上地震在一般情况下震前能观测次声波信号异常。
  (5)动物异常。震前许多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利用许多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报地震。这种方法对地震发生的强度以及震中位置很难预测。
  (二)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地震预报的新方法
  (1)卫星热红外遥感法。这种方法主要基于热红外异常与地震孕育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由于地震孕育过程地壳内部结构变化会引起地表温度变化。根据国内外地震学家所做的地震热红外异常机理、岩石实验、热红外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典型震例分析,以及从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的实际应用等实践证明,强震发生前一个月左右,震源区地表温度会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增温过程。因此,这种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探测地表和底层大气温度变化进行地震预测。但是,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测应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利用这种方法预测地震仍然处于积累资料和实验预测的探索阶段。
  (2)地震云。在某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其周围地区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傍晚会出现条带状的地震云。另外,也可能有一种辐射状的地震云,一般由数条带状云同时相交在一点,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根据地震云判断震中较为复杂。
  (3)磁暴二倍法。磁暴是由于太阳上的黑子群或耀斑等所产生的强大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引起了全球性的磁扰动。数据表明:通过几百次地震与磁暴组合分析结果,磁暴强度越大,对应地震越多,震级越大。张铁铮认为形成地震的原因是由于地球深部聚积的应变能,随着地球旋转沿着地壳底部深断裂向外扩散,沿途一环套一环形成震源点,经过短期聚积和收缩,使高磁性地壳受到机械振动产生地磁波转化为磁暴。这种方法已被用于多次地震预测,是一种有效地地震预报手段。
  (4)引潮力共振的异常叠加法。这种方法认为多种地球物理因子和天文因子可能会促使地震突然发生。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月亮奇异位置时的引潮力共振的异常叠加方可以触发地震。   (5)其它方法。1996年以来,印度地震预报实践者桑姆一直坚持日影偏差观测。一般来说,太阳投射到墙壁上影子的“正常轨迹”,每天同一时间的点基本上构成一条直线。然而,在观测中,桑姆发现:实际的太阳影子轨迹往往偏离该条“正常轨迹”直线。有时移向其右侧,有时移向其左侧。此外,每天不同时间的偏移量有所不同。通过长期观测,桑姆发现太阳影子相对于“正常轨迹”直线的这种偏移,与而后地球上他的观测台所在位置经度(90°范围内实际发生的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03年7月24日至10月18日桑姆提出了大约387项地震预测意见。这些预测中,大约有37.2%达到相当高的精确性,实际地震发生在预测的日期范围±3d之内;预测的经度和纬度±3°范围之内;预测的震级在±1级范围之内。台湾“中央大学”太空科学院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正彦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分析发现,1994年以来发生在台湾地区5级以上的地震,在地震发生前的1~5d间,高空电离层浓度会明显下降。其中,七成的5级以上地震和八成的6级以上地震都有这种现象发生,高空电离层浓度减少的比例达35%~57%,显示地震发生前确有“征兆”。刘正彦说,由于太阳风暴、台风、闪电等自然现象发生前,也会出现高空电离层浓度下降的情形,且从高空电离层浓度下降的情形,还无法明确掌握地震会在何时发生。1976年到现在,中国许多地震预测实践者和研究者,总结开发长期、中期地震预测,短临地震预测的不同技术和方法,以及对临震前兆进行最后确认的手段和仪器。值得特别关注的两个系列地震监测仪器及其技术:①孙威开发的6种地震前兆监测仪器:应力、倾斜、重力、电磁、地电、谐振。②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王文祥,采用超低频电磁波MDCB法监测预报地震,多台MDCB仪能够交汇出有效覆盖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网。
  四、结束语
  目前,依靠地震前兆的预报方法会存在有异常信息,如无地震发生有异常信息出现或者有地震发生而没有异常信息的现象。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技术、手段或方法实现准确的地震预报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结合多种方法,特别是给予新方法新技术切实有效的支持,以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这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多种观测方法、多观测点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过程。
  参考文献:
  [1]陈一文.中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健康发展呼唤向传统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提出挑战的科技创新成果[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02)
  [2]徐秀登.卫星红外异常预测短临地震的系统研究Ⅰ——研究历史与可行性[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06)
  [3]徐秀登.卫星红外异常预测短临地震的系统研究Ⅱ——异常基本特征与预测基本思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06)
  [4]孔令昌,王正哲,王志敏,王桂清.卫星热红外观测进行地震预报的可能性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3(05)
其他文献
警察与所有的市民一样,享有在美国宪法下的个人权利。即使经过了特殊训练、遵循更高的行为标准、对监督公众和法律负责,他们依然享有社会中其他人所享有的保护。  一、言论自由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禁止议会通过任何“剥夺言论自由”的法律。十四修正案中的正当司法条款也使得这种“禁止”对于州、郡、市都适用。  警察规章或其他行为不合理侵犯官员言论自由权利的基本情形有两种。第一是该行为过于宽泛。芝加哥警察部门规章
期刊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学生学习计算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学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适合现阶段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我们研究。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
期刊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  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
期刊
摘 要 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取得飞速的进展,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需求也快速提升,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需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发展的越来越快,面临人们如何合理、有效使用电子信息工程的相关问题,本文着重分析电子信息工程的利用及发展现状。  关键词 电子信息 技术发展现
期刊
去年4月的一天,我因身体不适去上海检查。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拿到检验单子说身体没什么大碍,正当我兴高采烈地想把好消息告诉家人的时候,接到幼儿园的电话,说小托班的刘霞小朋友摔了,很厉害,牙齿把上嘴唇穿破了,医生说里面外面要缝好多针,现在医生在准备手术,但家长不肯在手术单上签字,理由是嘴唇上面缝了会有疤痕,孩子是在幼儿园摔的,要幼儿园承担所有责任。听完电话,我对保健老师说:手术单上的字,一定要说服家长
期刊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过程控制仪表自动化水平普遍提升;随着过程控制仪表智能化水平、制造工艺及质量逐步提高,过程控制仪表故障也较少发生;一旦发生故障,就很难准确判断及处理,特别是软故障很难解决。这也给仪表维修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除了要掌握仪表的工作原理,熟知仪表的电气控制原理图之外,还需了解相关化工原理,化工设备及化工工艺流程等相关知识,只有这样,仪表维修人员才能快速准确判断过程控制仪表的故障机理,
期刊
摘 要 中立的帮助行为虽为日常生活或者业务行为中的惯常现象,但也可能对正犯的实行行为起到促进效果。绝大多数的中立帮助行为因不能使法益的侵害实质地危险化,且均符合社会共同体生活的目的,不构成犯罪。因此,本文试图从犯罪构成的理论角度提出具体的帮助行为和日常生活中立行为的界限,从中外学说的比较出发,提出笔者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帮助犯 中立行为 处罚界限  传统的帮助犯构成要件理论认为,行为人主观上有
期刊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效率,就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怎样通过学生学习活动单来提高高效率的作法,谈谈认识。  一、情境创设,自我评价  (1)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在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预习时。出示课件“周总理的故事”了解他鞠躬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头戏的角色,搞好作文教学是提高语文能力、发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轻认识;重表达,轻教化;重模式,轻灵巧;重课堂,轻生活;重书面,轻口头;重讲评,轻历练。要转变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就应该切实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克服应试教学的弊端,鼓励学生展现自笔者,张扬个性。  首先,教师在学生的习作中寻找闪光点,一个词语
期刊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煤矿井巷施工漏垮冒顶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井巷工程地质预测预报、安全技术措施超前支护应用,井巷发生冒顶后控制处理对策。  关键词 井巷工程 冒顶 超前支护 顶板控制探讨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冒顶事故是煤矿生产的灾害之—。矿井巷道顶板意外冒落,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因此,深入分析顶板事故产十的原因,加强冒顶事故隐患预防技术研究,对于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