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素质教育的不断贯彻和深入使得教育界各方面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度愈来愈高。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文化课程不再占有绝对优势,兴趣类与能力培养类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体育课作为锻炼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将对体育课程的作用进行阐述,探究体育课程在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能锻炼;小学体育
健康良好的体魄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机能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身体素质能否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会对接下来的生活与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这一时期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课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关注学生以下方面的培养。
一、增强体育安全意识,减少运动伤害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身体机能进行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其活动范围广、调动的身体部位多,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的按照运动步骤进行,很容易使身体受到来自外部或者内部的伤害,造成和增强体质截然相反的后果。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授课时,要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在运动过程中做好准备和防护措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运动对学生的身体造成的伤害,让学生能够通过运动得到身体素质的增强。
由于长期不受课程安排的重视,大部分的师生都对体育课程存在一定的偏见,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存在老师带着学生简单地跑跑圈,做做各种伸展活动,然后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的现象,完全无法体现出体育课应有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忽视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最后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对此笔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向学生“灌输”体育安全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重复让学生树立起安全意识,同时对一些简单的应急处理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紧急状况下进行正确有效的处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运动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二、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巧
体育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传授运动技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小学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简单的跑跳投、体操和各种球类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这些运动技能强度低,易上手,适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便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合作性,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运动技巧,同时也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让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提升。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授课内容就是各种运动技能的讲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对运动的规则和步骤进行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能够对运动的技巧进行熟练地掌握,比如在讲解“软式排球”这一节时,笔者会先对软式排球的发展状况与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再详细地对软式排球的技术动作要领进行步骤分解和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对击球点、击球部位、击球手型和击球用力四个环节进行掌握,就拿击球部位来说,击球部位的变化会影响击球手型和力度,最后导致击球效果产生差异,所以在进行技术指导时,笔者会强调击球部位的重要性,让学生进行重复的练习,能够熟练使用正确的击球部位进行回击,提高学生软式排球技能的专业性。
三、提升体育运动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课程的对于体育知识的传授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会体育知识以后运用到日常的活动中,将理论变为实际,把运动和锻炼落实到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课堂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不断得到提升。
小学讲授的体育技能知识较为常见,对于场地的要求较低,学生能够随时展开锻炼,在体育课堂上,笔者会在讲解完运动知识后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从而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充分的提升。比如体操类运动中的跳绳和韵律活动,学生可以不受场地限制,隨时进行运动,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会充分利用跳绳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单人跳、双人跳和跳大绳等项目的比拼,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四、总结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要求我们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好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降低在运动中出现不必要的伤害的可能性,掌握相关的急救措施,能够妥善处理在运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传授正确规范的运动技能和知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体育运动的意识,最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燕.少年强则国强——试析如何构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82.
[2]程丽梅.浅谈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25.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能锻炼;小学体育
健康良好的体魄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机能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身体素质能否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会对接下来的生活与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这一时期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课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关注学生以下方面的培养。
一、增强体育安全意识,减少运动伤害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身体机能进行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其活动范围广、调动的身体部位多,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的按照运动步骤进行,很容易使身体受到来自外部或者内部的伤害,造成和增强体质截然相反的后果。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授课时,要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在运动过程中做好准备和防护措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运动对学生的身体造成的伤害,让学生能够通过运动得到身体素质的增强。
由于长期不受课程安排的重视,大部分的师生都对体育课程存在一定的偏见,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存在老师带着学生简单地跑跑圈,做做各种伸展活动,然后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的现象,完全无法体现出体育课应有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忽视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最后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对此笔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向学生“灌输”体育安全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重复让学生树立起安全意识,同时对一些简单的应急处理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紧急状况下进行正确有效的处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运动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二、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巧
体育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传授运动技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小学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简单的跑跳投、体操和各种球类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这些运动技能强度低,易上手,适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便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合作性,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运动技巧,同时也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让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提升。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授课内容就是各种运动技能的讲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对运动的规则和步骤进行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能够对运动的技巧进行熟练地掌握,比如在讲解“软式排球”这一节时,笔者会先对软式排球的发展状况与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再详细地对软式排球的技术动作要领进行步骤分解和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对击球点、击球部位、击球手型和击球用力四个环节进行掌握,就拿击球部位来说,击球部位的变化会影响击球手型和力度,最后导致击球效果产生差异,所以在进行技术指导时,笔者会强调击球部位的重要性,让学生进行重复的练习,能够熟练使用正确的击球部位进行回击,提高学生软式排球技能的专业性。
三、提升体育运动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课程的对于体育知识的传授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会体育知识以后运用到日常的活动中,将理论变为实际,把运动和锻炼落实到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课堂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学生的运动技能不断得到提升。
小学讲授的体育技能知识较为常见,对于场地的要求较低,学生能够随时展开锻炼,在体育课堂上,笔者会在讲解完运动知识后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从而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充分的提升。比如体操类运动中的跳绳和韵律活动,学生可以不受场地限制,隨时进行运动,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会充分利用跳绳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单人跳、双人跳和跳大绳等项目的比拼,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四、总结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要求我们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好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降低在运动中出现不必要的伤害的可能性,掌握相关的急救措施,能够妥善处理在运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传授正确规范的运动技能和知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体育运动的意识,最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燕.少年强则国强——试析如何构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82.
[2]程丽梅.浅谈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