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植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语文教材具有很多特殊性,需要我们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植。
  培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很多,如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从布置作文到讲评作文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我们却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在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时,可让学生集体参与作文的审题与立意,让学生们在各抒己见的“炒包谷子”的过程中,弄清命题意图,探讨写作的主题与切入角度,选材与组材,达到启迪思维、开拓思路的目的。
  作文批改的主角也可由教师逐渐转为学生,即要求学生分组互评、自评。所谓“互评”即学生相互交换批改作文,按每次作文的要求写下80字左右的评语,其中50字左右肯定其优点,30字左右指出其不足。事实证明,因学生年龄相仿、水平相近,又是一对一地批改,往往批改更到位,分析更透彻,评价更准确。为了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总结的好习惯,我们还特意设置了“自评”这一传统作文教学中未有的环节,要求学生自己结合同学评语并按作文要求对作文进行认真反思和自我评析,写下80字左右的反馈意见。作文讲评也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同评或“学生讲评专场”,即由几位水平较高的学生对所批改的作文进行详细点评。为了搞好讲评,这些“小老师”的评语有的长达近千字,他们结合作文要求,精心点评,十分到位。课堂也因此充满生机:评者评得头头是道,听众听得津津有昧。学生们在主动参与集审题、立意、写作、批改、反思’(互评、自评)为一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收获着自主学习的快乐!
  配合教学开展语文活动亦是培植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如课外练笔便是课堂作文的有机延续,其特点是紧扣教学练写作,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加深对各种文体的理解,弥补传统作文训练零打碎敲、不成体系的不足。学文言文时便“之乎者也”地写文言文;学戏剧时便自编、自导、自演戏剧、小品;学议论文时便就时下热点、焦点问题“指点江山”;学古诗词时便“平平仄仄”地吟诗填词;学新诗时便当一回徐志摩、舒婷。
  如在教学古典诗词单元时,我们便设计了一个教学“套餐”:首先,引导学生鉴赏教材中优美典雅的古典诗词及课外的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以激发兴趣,接着便与请来的专家分别为学生举办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创作讲座,讲授时授课人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本人原创诗词、诗歌为例,传授创作方法与技巧,并要求学生完成诗词与诗歌的写作,然后,在班级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原创诗词、诗歌比赛暨作品朗诵会。为增添氛围,表彰优秀,还请来造诣较深的教师与学生当场打分、点评。评奖分创作与朗诵两个类别进行,这使学生们皆大欢喜:既有获得原创诗词、诗歌奖的,亦有因朗诵同学的诗词、诗歌而获奖的,还有因创作和朗诵本人诗词、诗歌而同时获得原创与朗诵两个奖项的“才子”、“才女”。最后,我们所带的几个班的学生代表组成了编委会。将同学们创作的诗词、诗歌收集起来,挑选、修改、打印、集结成册,出了一本名为《我们的青春走走停停》的诗词、诗歌集,并将优作推荐至校报《晨光》上发表。
  事实也证明,自主学习对高三复习更具特殊意义。这几年,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练,改完试卷对答案”的复习方式,实施了“教师点拨——学生练习——考试检测——学生更正——考后质疑——教师解答”的新模式,即每次考试后直接将答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更正答卷时,发扬探究精神,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并将错题分门别类地更正于改错本。学生在通过对答案、查工具书、相互讨论等方式更正试卷后,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且还会有新的收获,发现有的“标准答案”不“标准”,有的知识还未掌握。如有的学生看到答案中成语“想入非非”可作褒义词时感到不解,后寻根溯源,终于从商务印馆的《汉语成语大全》中找到答案,了解到“非非”为佛教用语,指人的思想进入了如存不存、若尽非尽的玄妙境界,后用以形容想法新奇、超凡,弄清楚了“想入非非”这一成语原是褒义词,只是现在多用以比喻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罢了,从而拓展了知识面。
  学生更正试卷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将虽然有“标准答案”,却令人有疑问、难理解的题目提出来,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排疑解难,排除错误的“标准答案”,明确正确答案的来龙去脉。
  综上所述,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他文献
我常常独立于教学楼顶楼的观景台。  从观景台上向左眺望,鳞次栉比的是小镇上居民高矮不等参差不齐的房屋,几个终日吐着浓烟直冲云霄的烟囱夹杂其间。从观景台上向右眺望,无际的田野下是粉墙红瓦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的两层民居住宅。  现在是农历十月初。阳光灿烂的正午,独立于观景台,天空澄澈清明,阳光直直地投影下来,头发暖暖的,脸颊暖暖的,衣服暖暖的,一颗心开始暖融融的,如啄新泥的春燕。低头俯瞰,金灿灿的是盛装的
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后来说,以往瓦伦达表演只顾走钢索,不想其他,而在这次表演前他总是不断地念叨:“这回演出太重要了,我可千万别失手。”结果偏偏是这次失事了!  如果一个人做事过于患得患失,就会影响到做事过程,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做坏,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瓦伦达效应”。  新课改强调课堂互动,因此,老师们现在是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课堂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描写之一,这个故事人物众多,矛盾复杂。但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独具匠心地安置了六个“三”,或言语,或表情,或行为,或波折。教学时如果敏锐地抓住这六个“三”,就可以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让学生迅速全面地把握主旨,了解人物,加深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一.诸葛亮“三嘱”  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司马懿率兵出关。诸葛亮马
我们常说的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自我约束能力差,与教师家长交流能力差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往往却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和谐的重要因素,在与后进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的教学反馈,不但能促进语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而且是构建和谐课堂,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在此,本文就语文教师如何借助作文平台,走近后进生,促进教学相长方面谈一谈体会。  一.借助作文沟通功能,了
眼下的中国已经进入“全民娱乐”的时代,大约不是夸张的说法。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作为“纯文学”的小说却很少涉足这一“生产快乐”的宏大工程。所以当我读到晓苏的短篇小说《村口商店》(《长江文艺》2010年第1期)而忍俊不住时,首先引起兴趣的便是这篇小说喜剧性的生成机制,接着生发开的联想则是:在喜剧世界的营造中,当代小说会有多少作为。  一爿村口的小店(曾一度衍生为二,又最终合二为一),三个乡村的小
张爱玲是一个才女,其作品中颜色的运用正如她的形象,在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像一抹如血的残阳,冷寂而又绚烂,凄幽而又张扬。  “靡丽笙大约是不知道客厅里有人,脸上湿漉漉地还挂着泪珠儿,赤褐色的头发乱蓬蓬地披在腮颊上。身上穿着一件半旧的雪青绉纱挖领短衫,象牙白山东绸裙。”(《沉香屑第二炉香》)  “阳台上有两个人站着说话,只见一个女的背向着他们,披着一头漆黑的长发,直垂到脚跟上,脚踝上套着赤金扭麻花镯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尽管当前作文改革“千帆竞逐,百花争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到谨严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我们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从而忽视了对作为人的学生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的认识。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最残酷、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  有这样一个案例:上写作课了,老师要求同学们用“姑娘的笑
“虚空”,简言之就是“不实”,虚幻空灵、若有若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什么、怎么样,全在人心,在人想象的空间中。中国人是最早也最善于发现和懂得这种“虚空”之美的。“虚空”的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她曾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艺术大师。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没有理由忽  略乃至回避她。笔者以为,当前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传统“虚空”美学思想。    一.思想熏陶中应渗透传统“虚
诗歌是文学中的精华,汉语的浓缩。诗歌鉴赏历来是考察学生鉴赏能力的试金石,考生们对它是:爱诗歌的短小有意蕴,怕它的跳跃含蓄,更怕出题人的专业水平。  笔者认为:诗歌鉴赏的复习,要有学习语文的大局观念,做好积累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概括起来有四句话:字义是根基,想象是途径;术语是关键,条理显思路。前两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后两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前者是日积月累,潜移默
“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多少人说话也好,写文章也罢,想借古人之辞权威、厚重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却搜肠刮肚也难能为之。黎锦熙6岁记诵典籍,钱钟书管锥世人吃惊,不是因用而诵,功在先时储备,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厚积而薄发,积累多了,积淀厚了,喷涌而出的快意怎不会多呢?  所以,我们非注重积累不可,而且是厚厚地积。  怎么积?乘青春年少时积。年龄越小,“积”的效果越好。据研究,人有两个界点:一是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