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历史学习不再难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得枯燥单调,学生学得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课堂教学效率呢?本人结合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六法”进行阐述。
  一、“点面交叉”法。拓展历史知识内容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二、“知识串联”法。提高历史知识记忆效果
  知识串联法,就是围绕一条历史线索,把有关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连接起来,系统讲清楚。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穿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
  三、“语文教学”法.把历史课讲深透
  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讲得更加深透,取得良好的教学的效果。如,我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场景,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实践证明,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历史教学是有很多益处的。
  四、“对抗辩论”法。突破历史教学难点
  我在历史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对抗辩论”,破解历史教学的难点,很受学生欢迎。每次讨论前,我都要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还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一自由争论一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为了驳倒对方,学生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五、“教学技能训练”法.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侧重把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两个环节。一是精心备课。我在实践中注重“备教材”,知道“教什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备学生”,明确“为什么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备方法,掌握“怎么教”(开头、中间、结尾)。这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二是创新上课方式。我一直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突出“教”以“导”(引导)为主,“学”以“思”(思考)为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这样做,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抽签提问”法。调动历史学习积极性
  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我通常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其做法分为五步:第一步.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步,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去思考。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懈怠。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优秀教学能手”是陕西省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教育工作是行为影响行为,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优秀教学能手,自然在该学科业务非常精湛,不仅是学科改革的引领者,更是学科改革的实践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些优秀教学能手的作用,带动和引领辖区内的教师呢?本期让我们带你再一次走进教学能手的世界。  费红刚,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初中数学教师,陕西省第二批学科带头
期刊
我校是一所偏僻的西部乡村小学,没有宽敞的校园,没有高大的建筑,更没有充裕的资金科学规划建设校园文化。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迎难而上,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找到了一条适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那就是全校大办手抄报。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办手抄报有以下几个优点:  1.手抄报可以体现一所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你漫步校园,发现一幅幅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字迹隽秀、版式漂亮的手抄报作品时,你会感受到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为让学生理解某个知识点、掌握某项技能、纠正某类错误而煞费苦心,而学生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进入初中后仍未意识到不良积习对学习的影响,致使以往的不良习惯继续发展、恶化,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郭沫若老先生曾说
期刊
学校要发展,就需要高素质、有想法、敢创新、好作为的优秀校长来引领。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围墙”的开放式学校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大趋势,因而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人物及起着关键作用的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和意义  首先,教育思想是校长的灵魂,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第一根支柱。校长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期刊
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充分受益的关键。儿童具有潜在的学习欲望,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激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汲取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可能会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
期刊
去年暑假,BBC纪录片《中国式教育》在网上热播,片中展现的中英教育方式冲突,在两国都引起巨大争议。英国和中国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课程和我们有哪些差别?他们的老师是否也像我们这样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借中英连线校际交流的机会,我们走进了英国的中小学校,带着这么多的疑问,近距离观察了英国的基础教育。  不以上大学为目标的中学教育  我们来到一个名为沃灵顿的小镇,位于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中间。朋克斯中学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作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小学生养成勤于练笔与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成为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核心内容,作文后记这种新型写作教学尝试开辟了小学作文写作的新思路。  一、作文后记的概念与自身特点  从字面上看作文后记就是写在作文习作后面的文字,是学生对教师点评及课堂所学内容的自我分析与把握,是学生受到的感悟与启发。作文后记
期刊
早在2014年乾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乾县一中)“西部农村高中新课程课堂思维导图:‘梳理·探究·训练’”成果喜获国家级二等奖,该成果是陕西省唯一的农村中学获奖项目。省内多所学校都听取了关于“梳理·探究·训练”高效课堂模式的介绍,参观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板,观看学生自主管理、激情洋溢的课间操,观摩“梳理·探究·训练”模式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咸阳市教研室学科组专家盛赞:该校的高效课堂模式能充分挖掘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必须在教学的全过程贯彻“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推进”的教学思路,真正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一、深入了解学生 , 合理分清层次  以每个学生学情测试成绩在全班中排名为依据,确定一个中间学生,以这个中间学生为准,往前往后各排出10名,把这些作为B类学生;高于B类的前
期刊
活动目的:通过“心手相伴,让爱回家”这一主题少先队活动,激发队员感受父母浓浓的关爱和生活的幸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身边的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体会到父母以外的温暖和幸福。  活动平台:依托西安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工商联、市关工委、市慈善会等单位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小葵花”爱心集市品牌。  活动主题:同城同心能帮就帮,爱心牵手传递温暖。  活动形式:“小葵花”爱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