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狡黠的小孩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也曾在看剧时,为了节约时间而又不错过精彩片段,将播放进度提高为二倍速?面对质疑和不解,我们或许会无奈地笑笑:“忙呀,时间很紧,不开二倍速都不适应。”当真如此?“时间紧,工作忙”,居然有朝一日能整齐划一地成为青年人掩饰自己日益浮躁的借口。当休闲放松都觉得不耐烦,就必须通过倍速来调剂自己的急躁。
  随着社会逐渐向着更高层次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已明显高于从前。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停留,人却拼命想挽留时间,不等价的付出回报使得我们变得焦虑急躁,甚至抑郁。于是,“二倍速”诞生了,一种掩耳盗铃般骗过时间的诡计。这或许能带给我们短暂的快感与安慰,本质上却是饮鸩止渴。末了,你还得硬着头皮回到冗杂的学业生活中,可精神已难以集中,学习变得愈发困难劳累,于是愈发渴望每一次“二倍速”的休闲,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同样,人际关系也面临着不小的危机。因为糟糕的心情状态,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和父母、亲人、朋友促膝长谈了?他们一次又一次深沉静默的关爱,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的询问,一次又一次黯然神伤的眼神,似乎很难再拨动我们的心弦。浮躁的风气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吹凉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这个节奏被无限加快的时代,已少有人能放慢脚步照顾身边的人……“秒速5厘米,那是樱花飘落的速度。那么怎样的速度,才能走完我与你之间的距离?”余韵悠长的慢速时光,才是电影《秒速5厘米》感动我们的原因。
  著名学士苏东坡曰:“偷得浮生半日闲。”一偷一半日,寻一方静隅,晒一缕金阳,嗅一丝花香,品一盏淡茶,翻两页闲书,这才是真正的休闲。这样的画面与二倍速相比,仿佛时间静止,但那静止中,我们所得到的远比看似节省实则浪费的“二倍式休闲”多得多。
  时间是狡黠的小孩,我们无法与小孩置气争斗,也无法阻止社会的浮躁。只因时代在前进。只是我们应当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所爱,不放弃,不遗忘,即使是慢节拍,也要好好踩住节点,不要被浮躁焦虑的洪流冲击。
  但愿我们不要成为二倍速世界里的迷失者。
  (指导教师:曹丽寧)
  [二倍速]
  所谓“二倍速”,是指在观看影视剧或其他视频时,将播放速度调至正常速度的两倍,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遗漏重要情节。此现象引发了热议,不少年轻人表示“不开倍速都不适应”。然后,“二倍速吃饭”“二倍速创业”“二倍速读书”等说法纷纷冒出。总之就是,现在的人很忙,忙到没时间把一件事用正常的速度做完,不得不陷入“二倍速”的陷阱里。
其他文献
1  那年6月,大学毕业典礼。宽敞的环形礼堂中,挤满了人。那些年轻的面孔“长”在黑底绿纹的黑袍上,像一捧莹莹的玉石。我站在他们中间,等待院长将学位帽上的帽穗拨到左边,心脏激烈地跳动,一如礼花绽放,平地惊雷。  那时候,我是期待着什么的,关于过往,关于未来。那些细碎的、闪光的妄想自学士服向外蔓延,飘向高远的天空,最终酝酿成一场夏日的大雨,倾盆落下。在噼里啪啦的雨声中,年逾半百的校长发表讲话,祝愿我们
期刊
因工厂停工,在东莞务工17年的吴姓农民工决定返乡,他退了东莞图书馆的读者证,并写下留言:“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东莞图书馆做出回应:“感谢!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  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个“避难所”不需要门票,只需要打开一本好书,就能使深陷生活泥泞
期刊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毛不易的聲音猝不及防地飘入耳郭。霎时,恍若经年,很多往事涌上心头。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应是在前年初冬,凯把他翻唱的这首歌分享给我,我只听一次,便被吸引住了,不单单因为凯天生的好嗓音,更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唱进了我心里。那时候的我,踌躇满志,日夜奔波,终日劳劳碌碌,却依旧平庸得像人群里最不起眼的那只丑小鸭。无数次踏着漆黑如墨的
期刊
郭伋,东汉扶风茂陵人,年少而有志行,被大司空府征辟,先后担任过渔阳都尉、上谷大尹等职,建武十一年(35年),又奉命出任并州牧。  郭伋来到并州后,打算先了解一下属下各地的情况,便开始巡行各部。有一天,他巡行到一个叫西河美稷的地方,刚入地界,就见数百名儿童骑着竹马在路边迎接他。他很奇怪,就问:“你们为什么这么远赶来迎接我?”那群儿童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非常高兴,所以前来奉迎。”郭伋心中十分感
期刊
去河南的中学给青少年做讲座,第一站是在郑州的一个县城。虽然事先已经知道是县城,但学校位置之偏僻还是让我们吃了一惊。汽车在颠簸的土路上七拐八拐,经过一个晒着大蒜的场地,然后停在了一所围墙很高的学校门口。  场地是露天的,一个土地被踩实磨亮的篮球场,台上是几张简陋的课桌和凳子,桌子上蒙着一块旧的红丝绒桌布。这一切的布置让我仿佛回到了小学过六一儿童节的情形。那时的学校操场似乎就是这个样子,墙上还贴着“欢
期刊
★  放假回到家,推开门便看到满桌丰盛的饭菜:灯笼椒炒肉、酸辣土豆丝、香菇肉丸汤……全是我的心頭爱。  一小时前,我刚下大巴,就给友群打了电话,她乐呵呵地应着,说已经买好了菜等我回来。不过几十分钟,四菜一汤就上了桌。这功夫,没在厨房历练几十年可做不到。  是上了初中后,我才开始唤奶奶为友群的,原本只是一时兴起图个好玩,没想到居然越叫越顺口。老人在电话里佯装生气,却没有丝毫责怪的意味。久而久之,我也
期刊
最近,重被激活的地摊经济让中国人无比亢奋,摆摊经验攻略短时间内传遍社交网络,广场、路边迅速自发形成小商品步行街,连没时间摆摊的人也跟着兴奋了一把。但是,也有人担心:过去取缔摆摊,就是因为流动摊贩的纪律性和卫生意识不强,对市容和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今他们一夜复苏,会不会对其他市民的生活造成干扰呢?  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却并非没有解决之道。在德国,地摊文化早就已经是各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管
期刊
读潘凤妍的《水井巷子》,总是很自然地让我们想起《城南旧事》。在自传体小说里,林海音通过英子的视角讲述了一段童年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1983年,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水井巷子》则是作者通过纪实性的长镜头,统摄了作为孩子的“我”在水井巷子的成长过程,并见证了大巴山腹地小城一隅的邻里关系、日常百态与时代变迁,反映出作者对水井巷子的无尽思念,以及对个体境遇和城市发展的思考
期刊
1.如果可以一直逃  我遇见郑思远的时候他正在画图。  少年坐在斑斓的阳光下,树随风而动,带着光影如跳舞般旋转。他穿着一件宽大的米色T恤,上面沾满了颜料。似乎察觉到身后有人,他扭过头看我,深色的柔软的头发挡住了半只眼睛,笑得人畜无害。“哟,你是苒苒吗?”他说。  我点头,问:“你是郑思远?”他笑着,眼睛微微眯起,里面像是有光。  “我觉得,我们像在对暗号。”他这样说着,像个孩子。  我跟他不熟,真
期刊
小蓝是条鱼  在家里憋了整整三个月,我才收到单位逐步复工的通知。重返水生所,我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立刻推进工作,也不是去博物馆和标本们打个招呼,而是直奔二楼的办公室看看我的小蓝是否安好。  由于长时间无人照料,鱼缸的水位下降了一大半,缸壁布满了惨白的水垢;再看缸内,水体昏黄,水面还泛着气泡。正当我满心绝望要去拿瓶酒精安葬小蓝时,一抹淡蓝色的身影从混浊的水中浮起,紧接着一个小嘴吐了个泡泡……  原来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