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无悔 大爱无边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engli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光似水,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逝去。
  还记得,中学时,老师们那正直的品质,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悟性深深吸引着我;乐于助人,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还记得,中学毕业时,我怀着对远方神圣的热切向往,为了朝拜那远方心目中的圣地,毅然报考了师范学校。
  是的,做一名教师是我今生今世无怨无悔的选择!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教育事业,深深的爱着我的学生,十三年来,我倾尽全力教育着我的学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习教育理论、参加电脑培训、学习课件制作、撰写教研论文、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多少个夜晚啊,我静静的坐着,以笔为伴,以书为侣。我把满腔的热情和大部分精力都投身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当我走进教室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双眸,面对几十颗等待塑造的心灵,我的心里才会踏实;因为我知道,我写字台上那盏疲惫的灯一定会照亮孩子们心中希望的征途!因为我深切懂得,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愧对国家与社会十几年的培养与教育。
  每当课堂的钟声响起,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我的内心是多么的激动与自豪!因为我喜欢来自课堂的乐章,那里充满了生命萌发时的激情;我喜欢仰望来自学生的笑脸,那里洋溢着智慧迸发时的火花。课堂上,一串连珠的妙语,一个生动的事例,一句精巧的名言,都会赢得学生赞赏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叹的微笑,一句诚挚的祝愿,都会在快乐中启迪他们的智慧;每一点关爱,每一丝呵护,每一次教诲,都会融入学生的脑海,刻在他们的心扉。这时,我会感受到一种奉献的喜悦,一种巨大无比的欣慰,真是此情无价,此乐无价。
  生活中,我始终恪守“一个好教师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的教育信条,我努力学习着良好的教育方式,认真领悟先进的管理方法,并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这样,我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在改进中大胆创新……积极推进“赏识教育”、 “创新教育”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倾注给他们最美的爱——师爱,因为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大爱。正是这种特殊而伟大的爱,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加深了我们彼此的感情,使我成为他们倾诉心声的伙伴……就这样,我犹如辛勤的农夫,钟爱自己的这片土地,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
  是啊!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十三年了!十三年的风霜雪雨,十三年的苦辣酸甜,从未动摇我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没有减少我对学生的炽爱,没有削弱我对知识的渴求。因为,我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正是这种心愿,指引着我不断进取,孜孜以求。打开尘封的记忆,追寻走过的脚印,我清楚的记得两年前我由于工作的繁忙,再加上睡眠质量差,导致内分泌失调,满脸的痤疮让我痛苦不堪,这顽固的病让我跑了天津、北京和当地的许多家医院。专家、医生一致认为要我减轻工作负担,因为长期大量用药对身体太不利了,“十药九毒”不能拿着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可是,由于学校当时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替一个“问题百出”极特殊的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更何况我自己也不愿意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就这样,我强忍着病痛地折磨,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丝毫地松懈过。与疾病抗征了半年多时间,我从没有请过一天假,我含泪忍受治疗时的疼痛,备受精神的煎熬,物质上的支出也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一清贫职业的收入。又有多少次,我独自品尝着那难以下咽的苦药汤子和着酸楚的泪水,但我从未抱怨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凭着坚强的意志,顽强地拼搏,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累累硕果:我班总成绩突飞猛进,我班的语文成绩在多次月考中都名列前茅,中考各项成绩都是优秀,我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付出一点爱,赢得千分情”,“点亮一盏灯,照亮一方人”。从教多年来,我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为犁,以诚挚的爱心为锄,在教书育人的领地上默默耕耘,用语言播种,用爱心施肥,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栽出了一片芬芳的桃李,装点了教育园地美丽的春天。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每教一篇课文,都会遇到一个老问题——教什么。我认为,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教材,树立教学的立体观念,对教材做出科学的选择,才能科学的实施教学,从而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语文教学的立体观念,就是教师在教一篇课文时所确定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中心,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  应该怎样树立教学的立体观念呢?我觉得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期刊
众所周知: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它所反映的则是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的特征和联系。  就思维种类而言,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其一曰:动作思维;其二曰:形象思维;其三曰:抽象思维。  凭我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对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较为适宜。因为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半成人思维状态。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所接受(掌握)的知识,多半是靠直观而来。当他们用已有的直观形象
期刊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在校园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经典诗文诵读的氛围,充分开发孩子生命本有的潜能,把孩子的视野引向经典诗文的美丽田野,让孩子们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开展经典读诵活动,并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它同时也是国民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为什么要诵读经典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
期刊
纵观学生的作文,可以看到不少学生论据选用之妙,在论据选用上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妙用“浓缩”材料  1、学生习作:  初二15班朱鹏的《知足常乐》“陶渊明的过人之处就是对生活的知足,不去想什么金银富贵,一颗对田园向往的心牵引着他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他过得快乐自足。‘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此乃刘禹锡知足常乐表现。虽居如此陋处却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情趣,体现了他的快乐。”  朱
期刊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反思着、探索着,试图在语文教学的天平上,寻找理想与现实间那最恰当、最完美的一道弧线。也许我一辈子也做不了教育家,但我愿意做一个幸福的追求者,在晨钟暮鼓的循环中,不让自己的岁月时光如流水般轻易逝去。在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坎坷一路歌,行走着“阅读——写作——研究”的三部曲。  阅读——语文教师亮丽的“精神底色”  轻轻翻开一本书,细细浏览,在袅袅墨香中掩卷深思,我喜欢这种境界
期刊
笔者曾经听过两节课,两位老师做课的内容都是《岳阳楼记》,但其设计的教学方式却大相径庭,现将这两节课的做课环节大致摘录如下:  教师甲  环节 1 :教师导入。由我国的三大阁楼说起,引入岳阳楼,并简介岳阳楼的修建、作者知识。  环节 2 :学生感知文本。听课文范读录音,自由朗读课文。  环节 3 :教师串讲疏通文意。  环节 4 :学生默读课文归纳段意。  环节 5 :教师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如下。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强调教师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一个语文教师,除了有广博的知识和业务能力外,非智力因素也极为重要。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主要的非智力因素呢?这些要素在语文教学中有何重要意义?  一、高尚的人格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性极其广博的学科,还是一门育人的学科。
期刊
教学目的  1、了解安塞腰鼓的特点,了解散文的选材。  2、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他在文章中所展现的那种力量美。  (准备视频:朝鲜族腰鼓、奥运开幕式腰鼓、国庆60周年腰鼓、南通腰鼓)  一、导入  提问导入,仔细看图片,找出不同,很明显,腰鼓背的位置不同,打鼓的方式不同,鼓不同 ,人也不同,为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是地域的产物,地方的风土人情,是一张名片,是一扇窗口,这些文化称之为“
期刊
任何艺术都要讲究节奏,寻求变化。清代林嗣环撰写的文章《口技》中“口技者”表演的口技之所以产生那样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是与表演者恰如其分地演绎口技的节奏变化分不开的。  总揽全文,《口技》的行文结构与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篇文章的开篇和收尾都有相类似的静态场景描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
期刊
生本课堂上要做到四突出,即: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学生: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这种主体性不仅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生本课堂是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的内容,来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突出学习:教师要突出学习,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时间和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