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门基础且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该学科,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品德,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三观”的形成。文章对小学生品德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良好品德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良好品德;现状;重要性;培养策略
  一、引言
  品德是一个人的基础修养,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小学阶段是为学生树立正确品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逐步渗透品德教育,将会为学生日后的成长提供重要的帮助。小学语文课程通常会涉及识字、阅读、写字、口语交际以及写作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承担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让小学生树立健康、优秀的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生品德培养的现状
  小学阶段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但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生搬硬套书本内容,导致小学生缺乏对品德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教师在对思想品德知识进行传递时,往往只注重浅显的含义,无法达到使学生活学活用的目的,必然会影响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其次,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优秀品质的关键时期,社会科技不断发展,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网络中的信息参差不齐,很多没有筛选过的内容就直接传达给小学生,影响了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加之小学生年龄较小,并未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因此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进行过滤。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学生思想道德培训的现状有待改变[1]。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将道德品质素养渗透其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良好的品德具有三方面的作用,符合现代教育目标,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社会校风。
  1.符合现代教育目标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弊端很多,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因此,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渗透。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之下,现代教育体系开始建立,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为目的。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之外,还应该融入品德教育,不断发挥出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作用,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符合现代学科教育的基础目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促進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处于人生成长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心智还是认知能力都较差,对于外界社会更是不了解。在这样的状况下,尤其要注重立德树人教育。小学语文这门课程除了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应该融入品德教育。首先,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人文精神内涵的一些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可以逐步达到渗透道德精神的相关目的,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的实施,为小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奠定基础。其次,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个人行为与处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朋友之间相处时,很容易发生矛盾。而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朋友之间友好团结、尊敬父母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和他人更好地交流相处,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基础[2]。
  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小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喜欢模仿他人,受好奇心驱使而做出某些行为。在这个阶段,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生必然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以课本为载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比如遇到教师应问好,垃圾要主动丢进垃圾桶等。其次,作为教师应该举止文明,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小学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良好品德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良好品德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勿直接灌输。例如教师直接阐述让学生尊敬父母、友爱同学,一般难以起到渗透品德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良好品德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和品德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基于这些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对品德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
  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讲述的是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直接反映了两个人的品德:周瑜险恶,嫉贤妒才;诸葛亮足智多谋。两个人物的充分对比,也表明了“邪不压正”的道理。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草船借箭”的影视片段,为学生制作一个短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赏,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优秀品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学生成长的榜样[3]。
  2.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学生对良好品德的认同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下非常重要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在小学阶段应用小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且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为了促进学生对良好品德的认同,教师可以基于课本内容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中对某些内容进行讨论,加强小组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良好品德在小学生内心形成。
  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达的是官军收复失地之后诗人的欣喜若狂和返乡的场景,间接反映了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对这首诗进行赏析。首先由学生独自试着赏析,随后在小组内部讨论赏析的结果,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讲述赏析结果,即这首古诗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渗透良好品德
  课本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良好的品德,除了在思想层面重视之外,还应该通过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真正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挖掘课本中存在的生活元素,引发学生的感想,逐步渗透良好的品德。
  比如《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第一部分描写了园子里的树和昆虫,和学生日常的生活场景类似;第二部分描述的是作者和祖父在园子中一起玩耍与劳动的场景;第三部分描写的是在园子中快乐成长的过程,人和植物、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整篇文章渗透的是保护自然以及对美好亲情的歌颂,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写生活中与父母或者祖父母在一起的场景,可以先让学生在班级分享,随后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真情实感,继而提高学生对亲情的认知,表達对亲人的尊重之情[4]。
  4.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创造良好的品德学习空间
  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崇高伟大的形象。立德树人教育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传递,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环节还是日常和学生相处时,都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学生好奇心与模仿性较强,尤其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人是一种素质,也是基本的品德。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该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学会尊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都要耐心回答。尤其是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更应该注重平等,给予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发表自身想法的机会,也不要忽略每个学生做事情的细节,彰显出对全体学生的包容与尊重。总之,教师在和学生相处时要有耐心,为学生树立为人处世的榜样。
  五、结语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且非常重要的学科,该学科的学习会伴随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能够为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供指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与生活中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式,创造立德树人的良好环境。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对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良好品质的感知。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比如小组合作分析课本内容,加强学生对良好品德的认同。再次,良好的品质和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生活元素,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渗透良好的品德教育。最后,教师要发挥引领的作用,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创造较好的品德学习空间,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陆元辉.论品德教育如何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2020(05):87.
  [2]王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04):46.
  [3]杨媛媛.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礼仪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9(06):81.
  [4]魏秀立.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42.
其他文献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正在以其特殊的优势引起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视和青睐。文章以对优秀翻转课堂参赛作品的分析为基础,从微课视频的特征、选题、制作以及线下课堂活动的设计等角度,阐述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设计理念,以期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线下课堂活动;特征;选题;制作  一、引言  2016年夏天,外研社举办的“教学之星”微课大赛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了极佳的
【摘要】当前大类招生的实施虽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类招生的专业选择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不同于传统的招生模式,大类招生必然也会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带来影响。文章主要通过调研情况,对大类招生对学生专业选择所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  【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选择;影响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首先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  【摘要】如今,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和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其成为阳朔旅游著名品牌和地方文化形象的响亮名片、强力拉动阳朔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地方相关产业发展的成果,诠释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产业;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2012年桂林市教育局重点委
【摘要】文章基于叶圣陶“不教之教”思想,阐述了“齐梁文化”背景下“和韵”课程之“和学”课堂的特质内涵,以及实施“和学”课堂的要求与思考。  【关键词】叶圣陶;不教之教;和学;课堂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不教之之’思想培养学生自觉体育习惯的研究”(批号:YZ-b/2018/02)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齐梁故里’构建‘齐梁校园文化’的行动研
【摘要】游戏教学是指结合各种游戏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设计,并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趣味游戏,以达到“玩中学”的效果。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展开了分析,并对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价值;对策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近些年体育学科在我国小学阶段教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优异成果,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随之发展,普遍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如今,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中逐渐演变为新兴的教学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把信息技术融入数学的课堂上,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使数学的学习变得较为简单,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直观认识,进一步学习与数学相关的概念、思维等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本文通过分析《认识时分》一课,深度剖析电子白板对数学一科有效教学的影
【摘要】“我来教生字”“我来选作业”“我来出题目”“我的复习我做主”……让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自主学语文,才能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的能力。方法的习得远比知识的获取重要得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人师者都熟知这句话,而真正在课堂上实施的却甚少。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自主进行到底,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实发生。  【关键词】因材施教;自主学习;语文能力  我国教育改革家叶圣
【摘要】文章主要选取教师专业执业能力与教学能力等两个潜在变量作为评价高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指标,利用AMOS技术,探求“双师型”教师专业执业能力与教学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方程模型;AMOS技术  【基金项目】太原工业学院2016院级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6JY10)。  一、引言  一直以来,“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评审及聘用都游离于教师职称评审以
【摘要】社区早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中小型城市社区早期教育发展不尽如人意。文章认为,发展社区早期教育对于该区域婴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家长育儿观的改变和社区教育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小型城市典型社区为突破口,调研该区域社区早教的发展现状,提出可行的开发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区早教;现状;中小型城市;婴幼儿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从全球视角来看,婴幼儿早期教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道路和前进方向。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