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环境下因材施教方法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ky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材施教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但因材施教的方法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对我国教育体制下教育模式所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对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因材施教方法探讨
  
  (一)因材施教的含义
   因材施教出自孔子《论语﹒为政》。因指根据;材指资质;施指施加;教指教育。即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的教育目标在于“成人”“成德”,因学生的不同资质而各有侧重,孔子最重视的是“德行”。孔子对学生的特点了然于胸,他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经过不断的发展,因材施教已形成较为全面的观念。
  现实中,“因材施教”既可指教育思想,又可指教育原则,也可指教育方法,还可指教育评价。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育公平。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因材施教。
  教育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教育中的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途径、程序等。作为教育方法的“因材施教”,是基于人们对教育的多样性的认识,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多样性。从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四个方面看“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但现实中的教育仍然只是将其作为教育原则的多,而将其为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的较少。本文主要是从教育方法上进行研究。
  
  (二)新环境下更需要因材施教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载体多,信息量巨大,人们需要接受不同的信息。但同时当今社会也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科技与创新是社会的迫切要求。社会分工越细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越要“精”和“深”,发明创造才有深厚的知识基础。目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增加,如何让一个人在当今社会有所作为,解决无限知识与有限生命的矛盾,人的无限需要与有限资源的矛盾,有限教育资源与教育需要的矛盾,竞争社会与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矛盾,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些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需要解决知识的“博”与“专”的问题。社会既需要知识广博的人才,也需要知识精深的人才。如何让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才干,减少学习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对整个社会而言,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教育界“因材施教”的问题。
  
  (三)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模式及弊端。
   当今的教育是将适龄学生分区域、分年龄进行大众一体化教育,不管学生个性的差异,根据学生人数分班进行集中式的教育。这主要是考虑教育资源有限的制约和教育公平的问题。这种教育有利于每个学生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强调了教育公平,但没有注重差异。至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长处,只能在众多学生中被或隐或现地体现,没有突显出来。对于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定位、品行的定位,学生学习能力、方法的定位等方面,“个性差异”并没有被有效地发现,“个体差异”没有被恰当地运用。在教育过程中,如何针对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也就需要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受教育者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因而对他们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注重个性教育,教育效果才会更为明显。个性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且应该始终受到普遍重视。但现在的教育模式,掩盖了学生的个性,容易造成学校安排的科目,不是学生所想学的,也不是学生能学好的,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异步教学法是一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但它的前提条件仍然是大众化教育条件下的教学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问题,不能最大限度地充分体现每个受教育者的潜力,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不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四)新环境下的因材施教方法探讨。
   虽然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的特点也不同,不同性别的人他们的特点也不同,但他们都表现出了共性和极强的可缩性。在个性的基础上,如果能从小就对每个人的智力、体力、身高、性格、偏好、思维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测试和鉴定,给每个人一个科学的建议,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训练,一个人就能發挥其特长,今后就能满足社会对人才所需要的“精”“深”的需求。同时,针对人的可缩性,定期适时调整人的发展方向,使每个人均能按“我所爱,我所长”来学习,就会使每个人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类教育,特长发展”。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点是怎样的呢?他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教育他们本身就应该在不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才能因为各自材质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而今天,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有条件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育。那么,进行分类教育,特长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我认为:第一,经费能够解决。目前,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家庭不再为学费而劳心,但以前年代则不同,每个家庭为学费问题而大伤脑筋。第二,师资能够解决。目前,一所学校综合了各学科专长的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需求的师资力量。但以往年代则一人兼职多个学科或因学习内容单一而无需太多老师。第三,适龄儿童人口基数在逐渐减少,减少了教育资源的压力,为分类教育提供了条件。第四,现代社会有足够的技术条件。现在,进行教育的技术足够成熟,有多媒体、因特网、远程教育、心理测试、性格测试、体能鉴定、医学技术、移动技术等,为分类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第五,整个家庭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为进行分类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持。作为家长能够理解根据孩子不同的智力、性格等进行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第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我们有所测重发展我们的智力。
   马克思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观。马克思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个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个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
   我所提出的“分类教育,特长发展”的观点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上强化个性发展(这里所说的个性是指正常的为社会所接受的个性)特别是特长的发展。
   因为人的性情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一般而言,对于接受能力均衡,对某学科或某方面无接受能力的障碍,就可按现在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最后走入社会后,就是一个“博”的人才,这就是我们提倡的全面发展。就普遍的人而言,全面发展不如重点发展。保证既有全面发展的人才,又有领域拨尖的人才,才是我们社会需要的。
   我国现在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这就为进行分类分层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智力、心理、性格等测试,按分类分层原理,对各有差异但同类型的学生集中进行教学,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制定学习内容,国家则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制定分类指导教材,目的、考核标准等。每个学校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按国家的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测试分幼儿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对不同阶段学生个性特点、智力特点、心理特点有所变化的适当进行调整。但不同阶段,具备共性的知识点还是要学习的,即基础知识。
   基本做法是:对每个人建立网络档案,清楚地记载每个人的学习特点、智力特点等。形成国家人员分类库和国家人才分类库。现在身份证是从16岁开始的,我建议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一个人的血型、父母亲姓名、智力特征、心理特征、优秀表现、劣势体现等特征全部纳入数据库。谁来建立这个数据库,每个医院、学校、每个单位、没有单位的到国家统一的单位如派出所或社区登记。国家教育部门应出台规划每个人的发展的总体个性发展方案,编制测试软件。从幼儿教育开始,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人均作规定;从小学开始通过各种活动、体育、劳动、集体、个人、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形成对一个人的评价体系,形成一个人的特征描述;从初中开始,通过对智力、体力、语言表达能力、听力、理解力、等多方面进行定位,对他日后的发展方向作一个鉴定;对于高中阶段,对于他的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职业方向作一个基本定位,出台一个职业建议书。到了大学对其进行职业规划,定期测试,定期检查,社会专设问询专家,如通过精气神外表的特征测试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通过写文字、办事来测定他的性格特点。一句话:挖掘特长、培育特长、最大限度地实现特长。当然,这些都需要心理专家、能力测试专家来进行,全社会要发挥特长测试师、心理师等职业培训师的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形成科学的结论。结论要做到鉴定准确无误,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分层分类特长教育分几个阶段:兴趣潜力发现—潜力测定—潜力培养—潜力完善—潜力实现。发现学生的个性主要通过:观察-分析的方法来获得;作为教师则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发现和启发学生个性的发挥,基本判定学生的各方面特点。通过测试软件、心理测试专家、行为测试专家等多途径来确定人在智力、体力、偏好等多方面的潜力大小,结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学生本身的潜力的测定,给出一个潜力培养的建议,实施潜力的培养。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和个性的发展进行适当的修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用较少的教育时间和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对于采用“分类教育,特长发展”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试验,同样智力和性情的学生分组试验,培养方式的不同带来的教育效果有哪些不同進行研究。同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每个人的潜力,通过内在的和外在的两方面因素来完潜力的发展。最后,经过个人的和社会的、家庭的多方面的努力,最终实现潜力。对于每个人来说,表现出强项弱项,业有专攻,业更精通的特点,真正成为专家里手。社会最终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也正是社会所需要的。
   “分类教育,特长发展”的教育是现代社会值得关注的课题,研究该课题其社会价值不可估量,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摘要:通风空调设计与安装是密不可分的过程,安装是对设计的实践及检验,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各自的重要性,切实的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够造就优良的工程,但在实际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经常出现一些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本文对通风空调设计安装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通风 空调 设计 安装 问题 办法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通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协助和补充,二者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但是,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家庭教育却面临着一些问题,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改善高等教育的效果。为此,笔者从家庭、高校、学生个体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在家庭教
期刊
食堂管理是学校后勤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在校寄宿的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学校食堂管理体制的改革迫在眉捷,下面我就农村中学食堂管理提几点建议:  一、人员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食堂的发展,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离不开食堂的人员参与。因此,作为食堂的管理者,应该把对人员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农村中学学生多为寄宿制,食堂管理成
期刊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解决学生的作文材料问题,使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有话可写。其次要解决选什么材料的问题,有人把写作文比作盖房子,要想把房子盖得既美观大方,又坚固耐用,其中一個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建筑材料的好与差。盖房如此,写作文也是如此,要想写好作文,必须选好材料。  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贫乏,社会阅历的缺少,生活积累不多,临到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内容空洞,随意编造的现象屡见不鲜,一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个学生都是涌动着的生命体,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语文教学应牢固树立生命意识,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倡自主、自悟、自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努力让“文本”拓展开来,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最大限度地彰显生命活力。根据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互动的过程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不同阶段风险的运作规律,指出设计阶段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风险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源于质量;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何规避及正确对待设计过程中的措施。旨在引起在设计过程中中对质量风险的重视。  [关键词]风险质量管理意识规避  [正文]  项目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风险。风险大多数情况下是潜在的,随项目的进展而变化
期刊
“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进步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叶圣陶是这一社团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自已的创作实践,积极实施这一主张。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熟悉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生活,他的小说大多以此为题材.“五四”时期的作品较多地描写小知识分子忍让妥协,苟且偷安的性格和小市民的庸俗,卑琐的灰色生活,用
期刊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西方文化热潮猛烈冲击东方大地的形势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方面,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对症下药。几十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有如下体会: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   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较中学英语难度加大的一个主要因素即词汇量的迅速扩大, 这也成为大学生过非英语专业英语等级考试四六级的主要障碍。本文旨在把单词记忆难的问题和部分学生“开口难”的问题结合起来,使用情景交际的方法进行词汇教学,在交际情景中应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学习词汇,使用词汇,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情景交际;词汇教学;听说读写技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
期刊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在考核方法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考核中都能取得很优秀的成绩,但到了社会却无法学以致用,暴露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教学及考核上存在的缺陷,所以探索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并以此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应用到社会岗位上去。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 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一、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