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备课,备真课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c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前沿阵地,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前瞻性思考,是教学活动的规划与引领。教师备课是为学生服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老师们现在的备课状况如何呢?
  1. “涛声依旧”型。课改的浪潮汹涌澎湃,教师的备课本上却是“涛声依旧”。购买《优秀教案集》,从书上“搬”到本子上,目标依旧,设计过程依旧。还有些教师“珍藏”着自己的“旧船票”——备课本,教同年级时,不辞辛苦地“复制”一遍,或干脆把备课本换上新封面当作“新船票”,试图登上新课改的航船。
  2. “快捷嫁接”型。网络,方便了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鲜活的资源。但目前很多老师不是科学使用网络,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是在备课本上进行“快捷嫁接”:鼠标一敲,链接“百度”,打开“教案设计”,点击“打印”,教案有了。有时间抄一下,没时间,直接贴到本子上,正是快捷、方便又节时。
  3. “有骨无肉”型。我们也见过这样的备课:教学目标(略);教学重难点(略);教学过程(1、2、3);作业设计(略)。这样的备课除了简单地罗列几个环节,其余的内容均不呈现,呈现的仅仅是“骨架”,无血无肉,看起来索然无味。
  4. “七拼八凑”型。开学初,教师们便领取了属于自己的任务——一人备一至两个单元。备好后,合并成全册教案,每人一份。美其名曰“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但上课前,愿意浏览别人教案的少之又少,这样拼凑起来的教案成了美丽的摆设。
  5. “千课一貌”型。备课已是“机械化”——一个流程可能应用于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年段。如:导入新课——讲读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学生行为的动态变化、教师的个人风格等完全置之度外。这样的备课属于程式化备课,缺乏个性,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优化备课?我认为至少需要历经以下三个层次。
  一、 钻研教材时,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备课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研读教材。可从这样三个角度去读:从成人的角度读作品、从儿童的角度读文本、从职业人的角度读教材,几个回合下来,教者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首先,教师应把自己作为一个读者。例如,从《水》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出因为缺水,当地人苦不堪言;也会读出村民们在期盼的雨水中的畅快淋漓的欢乐,母亲用一勺水为我们浇身子时那份细腻的舒适感、甜蜜感,对生命之源有种深深的敬仰之情。这样的“乐”中掺杂着一份苦涩,一份艰难,言语之间也透出当时那个年代的人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其次,教师应用儿童的眼光来阅读这篇课文。教师必须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来读课文。我们觉得五年级的学生会读出两个字——“苦”与“乐”,因为缺水很苦,但孩子们在雨水中欣喜若狂,从而突出了“水很珍贵。”
  再次,教师应从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这篇课文。备课时应思考:当这篇课文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时,它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认为应让学生学会品读语言文字,领悟到“水,是苦乐之源,是生命之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我认为:教者只有深钻教材,读懂教学内容的本义,读出教材的引申义,并赋予新义,与作者同喜同忧,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才能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共奏和谐精彩的乐章。
  二、 处理教材时,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钻研教材时,教者站在了最高层,欣赏到了无限风光,要创造性地通过一个载体让学生也收获美景,因此,备课中处理教材要重本、用本,而不唯本。巧妙地对教材进行处理,使教材能成为课堂上使用的“学材”,这是优化备课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比如,备《水》这篇课文,首先,我们对文本进行了取舍与重组。长长的课文梳理成两部分:三处句段组成“缺水之苦”,两段话组成“有水之乐”。其次,对文本进行扩容,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厚他们的积累,加深他们的感悟,仅有文本中远离学生生活的事例还不够,我们还链接相关现实生活中有关缺水的图片,加上教师对相关知识的介绍,丰富了教材内容。
  三、 课前预设时,期待“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以学定教,为学服务。”以这种思维去备课,并坚持不懈。进行预设时,应了解学生,假想课堂,预设思路。备《水》这篇课文,可以“苦”和“乐”为线索。第一板块:品味苦;第二板块:感受乐;第三板块:苦乐交融,揭示主旨。
  首先,是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玩味语言,自读自悟。教师要及时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体会雨中的“欢”,教师只需把孩子们带入情境,扣住一个“悟点”——“大呼小叫”,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那份畅快。在学习“一勺水带来无穷的乐”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疑点展开教学,学生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指引他们探究。最后,苦乐交融,通过相关图片的出示,加上教师语言的渲染,学生应该水到渠成地感受到水是生命之源。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也交相辉映。
  (作者单位:丹阳市云阳学校)
其他文献
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同时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识字过程充满童趣.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趋向多元化,财务状况趋向复杂化,导致经营者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操纵财务数据事件的不断发生。盈余操纵行为不仅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
春光若流水,翰墨比芳兰.2010年4月1日,在“全国写字(书法)艺术教育先进实验学校”靖江市城东小学隆重举行了“写字教学观摩研讨会”.
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如何在阅读课堂中,营造和谐的教学境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呢?  第一重境界  课堂伊始,教师巧妙激趣,学生兴趣盎然之际,便是求知的动人序曲。  1. 设疑。教学之前,围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对文本的阅读产生期待,对后续的阅读理解作用很大。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笔者在新课导入环节,就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在让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总结设计了这
我以为语文课的真味就在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中,在指导学生听语文、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一、 语文真味在有效朗读中    有效的朗读是感知语言,培养语感,体会语言最精妙的手段。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老师是能够注重朗读的,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集体读等等,课堂上做到了“书声琅琅”。但这样的朗
在呼唤创新的时代,我们应正确对待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模糊性。    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燕子》这课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轻快以及它休息时的静态美。课文第2自然段大篇幅的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是否多余?为何要写春天的景色?我向学生提出了个问题?  学生甲:小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小燕子飞回来了,春天也回来了。所以要写春天的景色。  学生乙:春天不能少了轻盈的小燕子,但小燕子更离不开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提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语文课程标准》在高年级也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段话一方面告诉我们不能忘记了探“路”,另一方面也隐含了读与写的互联关系。    一、 “遵路”,步入阅读的真境地    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直奔内容的多,直奔语言的多,关注作者写作时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情商(EQ)被认为是成功人士普遍具有的能力。大客户经理在大客户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能否与大客户发展和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客户经理的能力。本研究调查了湖南铁通公司的大客户经理,采用SPSS11.0与AMOS6.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客户经理所具有的自我了解、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移情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情商特质对营销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效应,即大客户经理的情商越高,其营
本期的凤凰视点,我们把精读、略读和浏览作为关键词来讨论,即在明晰三者的概念内涵、习得的途径、教学中的指导策略和运用,又旨在让教者更加准确理解中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从
一、 课前延伸,帮助理解课文    作为一个有一定教学经验、学识比较丰富的教师,平时并不局限于某节课教材内容的学习,而总要参阅大量的资料,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 揭开时代背景。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与当代小学生的距离较远,学生学习时,理解上会有不少的困难,教师可让学生直接在书上、网上收集资料,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借此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