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永远年轻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xf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后经历了个体创业、“下海”创业、“新经济”创业等三次大的创业浪潮,浪花翻卷过后,中国城乡无处不有的各种版本的创业传奇故事、管理圣手案例,五彩斑斓地勾勒出一个大国的国民成长史。
  与国内、国外的创业前辈们不同,今天中国的每一个新生代的创业者,都必须面对一个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同时推进的史无前例的中国。新农业(生物)、环保产业,感应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物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创意产业、高附加值的手工、建设产业等等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领域组合在一起,共同考验着新一代创业者的胆识、胸襟和能力。
  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在我们有能力、有资格来畅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令人困扰的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正成为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山寨”产品正在侵蚀着越来越多的行业;一些“富二代”开始躺在父辈的财富堆里享受不劳而获的荣华富贵;每年数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就开始失业,却仍然在挖空心思的寻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中国制造”的创业模式正在经受市场和成本的双重考验……这些事件和现象的背后,预示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出来的创业和创富激情,面临着日益衰退的危险与困境,正如创业青年杨大可对他的前辈刘永好说的:“10年来中国再也没有出现和你类似的企业家……”
  与此同时,一直存在的人口红利和成本优势的日益萎缩,使就业结构又出现了新的裂缝,一方面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人尽其才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地区出现了技工荒、民工荒。怎样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岗位,怎样让人才结构调整跟上经济结构转变的脚步?在年复一年探索与思考中,中国发现了一个新的契机:“创业带动就业”。由此中国的大学和职业学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就业、创业培训;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创业小额贷款;城乡各级政府也推出了各种创业鼓励政策。新生代的中国创业者,又增加了一项宏大且并不轻松的使命。
  “创业带动就业”,出发点不仅仅是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这一眼前的紧迫问题,更是一个攸关民族兴衰存续的大主题。我国没有欧美发达国家几次产业革命次第展开而形成的悠久的创业文化和有序的创业机制,但我们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自觉、有“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自信、有“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胆略!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有无数有志青年,并不愿甘做一个世故圆滑的食利生存者——他们认为这是在消耗改革开放以来生发的精神红利,在浪费千年难遇的新兴市场崛起的历史机遇,他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创业!
  青年未必能创业,而创业者永远是年轻的。有一颗年轻的心,不论你来自田间、工厂,不论你身在工地、写字楼还是实验室,更不论你面对的对手是庞大的国企还是骄傲的外商,创业、创业、创业!不把内心的激情与力量尽情释放出来,世界就不会为我们开路,时代就不会为我们停留,青春更不为会为我们绽放!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包袱,每一代人更有自己的责任!
  今天的青年,哪一个身边没有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下岗工人、农民工人?当你有能力繁华的大城市博得一席存身之地,而你也可以俯下身子,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基层、在二三线城市、在农村建功立业时,你选哪个?
  毕业了、下岗了、失业了,你有没有试过独立面对自己、面对市场,从5000元、10000元的本金起步,第一次主动地担起自己的未来?
  当你积累了足够的岗位知识,可以在国企的大锅里吃饭,也可以在外企的浓汤里分羹,你有没有勇气自立门户,不去出卖剩余价值,不去寻租,找到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
  国内外高深的系统教育让我们开了眼界,你能不能放下架子,从ABC开始,哪怕把别人的传奇从头开始复制一次?
  所有这些,正是共青团中央1998年提出“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时所预见到的时代命题。在此基础上,2004年由团中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推出的“中国青年创业奖”,又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导向,把那些经过艰苦实践,“科学创业”、“理性创业”有所成就的创业新生代推选出来,成为回应这些时代命题的最强音!
  今天,市场渠道五花八门;今天,民间资本异常活跃;今天,创业帮扶机构就在身边;今天,城乡边际次第打开!就在去年,西安成功帮扶创业并提供创业贷款10911人,发放创业贷款6.28亿元,带动就业6.76万人,创业带动就业率1∶6.2;东营成功扶持创业9242人,带动就业81492人,创业带动就业率达到1:8.8。创者愈多,随者愈众,基业越大,社会越稳定。一句话,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生之福。
  更重要的是,今天,有无数年轻的创业新生代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灵感、他们的起伏、他们的信念、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成功,他们的一切一切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再小,创业也高于一切,再难,青春也不会服输!创业者永远年轻。
  创业是时代的呼唤,创业是青年的使命,青年创业则中国强!
  本刊从众多“中国青年创业奖”参选、获奖者中精心选取7位领域不同、风格不同的创业者,与您一起,分享我们这个时代最青春的记忆。
其他文献
秋风送爽,繁花似锦,绿城南宁即将迎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  一座以南宁市花朱槿花伸展的花瓣为造型的建筑、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在秋日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显得雄伟壮观、熠熠生辉。中国与东盟10国的国旗环绕周围、迎风猎猎,呈现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宏大气魄与胸怀。  八年前,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议,将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并作为国际性的盛会一年一度举办,给广西各族儿女
期刊
冯仑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年1月出版  定价:45.00元  作者简介:  他是商界思想家,带领万通前进20年,守正出奇,践行理想,筑梦踏实;他是民营企业的布道者,体察历史,探究现实,勤于思考,乐于分享;他是社会公益的先行者,从学习国外先进到成立万通公益基金会,发起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知行合一;他是一个平和的人,有着智者光辉和仁者魅力;他又
期刊
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激流中,中关村是一个符号。年轻、耀目、活力四射,它起步于电脑配件城,最终崛起为高新技术创业的中国高地。中关村面积不大,却光芒夺目;历史不长,却奇人辈出。历三十年而创造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无法忽视的奇迹。  1980年,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顶着“科技人员下海”的争议,在北京市海淀区白颐路(现更名为中关村大街)开办了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先进技术服务部。自此,中关
期刊
2011年,纪斌有些忙。  因为今年的12月27日,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30周年,作为副会长的他自然不会“清闲”。  不过,纪斌从来就不是一个“闲人”,大学毕业后,就在亚运会组委会忙着,后来到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继续忙着,中间被派到荷兰做联络员忙着,在美国做议员助理忙着,到了中国欧盟协会依旧是忙。直至2007年,来到全国台联,他依旧在“忙”。  工作了22年,纪斌忙了22年,坐过多少次飞
期刊
刘增会 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金鸡台村党委书记、北京圣莲山旅游风景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人大代表  迎着清晨淅淅沥沥的细雨,从北京市中心驱车一路向西向南,出市区,进房山,穿良乡,行驶到100公里远的地方,就到了史家营乡金鸡台村。这里曾是北京著名的煤矿区,因为开矿创收,当地连续多年稳获“京郊首富村”的称号。而今,这里则成为著名的圣莲山风景区,以绿色、生态、旅游、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鲜明特点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地处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内,一群中年人躁动不安,眼里死死盯着脚下这块地面儿上每天都在发生着的新变化——是时,最早在中关村创业的所谓“两海两通”(京海、科海、信通、四通)渐成气候,隔没几天又会有一个新的公司亮相于此,短短几年这里竟悄没声儿地聚集起大大小小的“公司”40余家,而让这群中年人更受刺激的是,这些大小公司的创办人,基本都是原中科院系统内的或是与该系统有关联
期刊
对于寻常人,中关村是一片“高深莫测”的土地,这里汇集了中国甚至世界的顶尖科技人才;对于IT从业人员,中关村是培育一方精英的沃土,这里有着信息界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于那些志存高远的海外学子而言,中关村更是一块实现梦想与自身价值的舞台。  严望佳,这位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云南美女无疑是中关村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位IT女精英。1996年,温婉清秀的严望佳博士毕业,毅然回国,创立启明星辰信息科技公
期刊
位于中关村的理想国际大厦,民营企业的心脏在这里强有力地跳动。这座大厦内,云集了新浪、百度众多知名IT企业,而冯军所带领的华旗也是其中之一。  见到冯军时,他刚刚结束“中国品牌欧洲孵化器建设之旅”。因为时差的影响,他看起来略显疲惫,但还是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这次出行使他感触颇多。  “我感到国际化不但是中国人的需要,老外也非常渴望中国的优秀企业进入他们的市场。只不过,中国的优秀企业尚未
期刊
今年57岁的吕建光看起来像个40出头的年轻人,尽管脸上已经有了不少的皱纹,但是他高大的身材,以及满脸的自信和笑容,很容易让人忘记岁月留下的痕迹。聊到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忆起那些印象深刻的往事,他会突然从深坐的沙发里,坐直身板,一边挥手,一边不断用重音强调他想要传达的重点词句。  吕建光被称为是中关村里的“老土鳖”,但其实2005年他才正式成立“北京国智恒电力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这里开疆扩土。那
期刊
提到杂交水稻,中国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袁隆平院士和许智宏院士在对邓兴旺发明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感到惊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新一代以高新技术园区的政策、资本、技术平台为基础,有望破解中国种业成长难题的人才的出现,感到快慰。    中国种业难题  本来已经在世界植物学界基础研究领域颇有建树,40岁就可以在美国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的光环下,安享各种荣誉的邓兴旺,身上一直有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