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莱德大学Elder音乐学院教学体系概述及对应式比较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是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澳洲这个年轻的国家算是“祖父级”的大学了,该大学的Elder音乐学院(以下简称E院)作为全澳第一所设有音乐博士点的音乐学院,最早由德国人创建,沿用德奥传统的办学模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澳洲特色”,其教学体系在澳洲音乐学院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于2007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该院的访问学习感受颇多,有深入宝山拾镯而归之获。故撰此小文以飨同行读者,希冀对我国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特色的授课模式
  
  多位教师协作讲授同一课程、注重学科交叉为该院授课模式的一大特色。
  E院的许多课程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常由多位不同专业类型的教师共同担纲同一门课程。以“1900年之后的音乐——20世纪的音乐观念与意识形态”(Music Since 1900——Idea and Ideology in Twentieth Century Music)这一课程为例,这门课在本科三年级开设,每周两节,由history 和theory两部分组成。课程以讲座的形式开设,每节课有不同的专题,并由不同的教师来交叉承担,从备课阶段开始,就由多位教师共同设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研究方向,分设不同的专题,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但教师在课堂上会临时分发一些讲义,也会在自己的专题提纲后面附设必读、参考书目及图书馆的索书号,学生可在课前及课后自行到图书馆借阅。(阿德莱德大学有专门的音乐图书馆,藏书及CD浩如烟海,大大满足了教师及学生的研究、学习需要,并有专人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短短的一个学期(13教学周),笔者就在这门课的课堂上见到了四位教师。除此之外,学院里还有许多课程也都如此,有些课程甚至和其他学院的教师共同承担,如“音乐的科学”(The Science ofMusic)这门课的部分内容就是由数学系的教授来执教的,使得学生在多种相互渗透的知识领域内获益。
  E院的这种授课模式优点有二:
  其一,它最优越地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专长,使教学内容精彩纷呈。
  在习惯了“一月盖一高楼,三月完成一著作”的所谓高效率之后,对澳人“一门课程由数位老师担当的”模式可能颇不以为然,甚至有可能认为是一种“效率的缓慢”;但澳人这种表面的低效带来的却是:多位教师共同协作精心设置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接触到课程的精华,接受到不同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该院教师常穷尽一生研究某一专题,其研究成果往往位立数十年无人望其项背,而授课内容正是教师研究成果的展示,教师将多年研究成果在一个专题里进行浓缩,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其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实现了文化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思维。“承认并强调多元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进步。它要求人们具有多元的观念和多元的意识……在音乐学术研究中,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者和学者,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多元思维能力和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常规,突破固有的知识结构,努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学术研究之中。”①
  鉴于此,假如能够借鉴E院的授课模式,改变学科之间互相隔绝的状况,增进教师之间的协作,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交流,对培养学生运用多元的思维进行学术研究将大有裨益。
  
  二、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E院的研究生培养包括作曲、音乐表演、音乐学等方向,在此仅讨论音乐表演方向的培养模式。
  以钢琴表演专业的研究生为例,其培养机制与国内相较大致相同,学生的毕业成绩由音乐会和论文两部分组成,音乐会的分量比论文略重,通常要求每人演奏两场音乐会。每个学生都有演奏和论文写作两个指导老师,除了每周的演奏专业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阶段性提交书面“论题进展报告”,并进行口头式的陈述介绍,让学院了解所研究项目的进展状况。但其最大的特色与亮点、也是笔者认为最值得借鉴的在于:音乐会与论文的学术密切关联性。音乐会曲目安排取决于论文选题:学生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未来两或三年的研究方向和论文专题,而后进行的音乐会曲目选择必须与论题相辅相成,二者是一个共同体。在提交论文和音乐会录音申请学位时,二者的学术性及学术相关性是衡量获得学位与否的一个重要依据。确定论题之后,音乐会曲目的学习和论文的写作是同时进行的,随着对音乐会曲目的分析、演奏、千锤百炼,学生对论题的理解也越来越成熟,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想法,逐渐完成论文的写作。学生在对论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也不断成熟,在演奏上往往会产生质的飞跃。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生受益最大的是掌握了音乐研习的特别有效的方法,为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E院相比较,我国音乐表演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是:要举办个人音乐会;要写论文——具体字数因不同研究方向而异;要通过外语——参加国家英语考试并达到一定标准。举办音乐会当然无可厚非,但“论文”在具体要求上近年来一直成为争议的焦点(“外语”不在本文讨论之范畴)。从笔者所了解的E院表演类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以及该院多年成功培养经验来看,论文要写,但关键是“如何写”、“为何而写”。这种“论文是音乐会的理论指导,音乐会是论文成果另一种方式的展示”的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研究与自主学习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课程实践性的创意与拓展
  
  E院在音乐理论课程中强调实践性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
  以“20世纪的音乐观念与意识形态”课程为例:该课在对音乐创作的历史部分进行论述之后,就有专门的理论课与之相配套,有相应的作品分析与之相对应,内容涉及和声、节奏、创作技法、音乐风格、主题发展特征、调式调性等等。学生期末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不是以传统意义上的对那些理论知识的识记、背诵和卷面作答,而是由三个部分组成:a.撰写一篇按指定范围要求的文章;b.创作一首30个小节的作品;c.对一首作品进行分析。上述考试内容要求均与20世纪的音乐观念及意识形态有关,创作部分也一定要运用20世纪的创作技法。学生若没有对该门课程真正融会贯通并在课余自行查阅大量资料,是很难完成和通过考试的。
  在表演课的课堂中极富创意的实践性教学特点。
  在学院开设的多门选修表演课中,如“Piano Performance Class"、"Honours Performance Class"、"Classical Performance Forum" 等课程,授课方式相当有创意,几乎把每堂课都模拟成一场小型的音乐会,均由选课的学生在小舞台上表演,与正式音乐会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课(演出)后,台下的老师和学生会对他们提出种种问题,内容涉及练习方法、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在舞台上的感觉等等。这种互动对表演者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对台下将要成为表演者的“观众”起到极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
  在常规教学之外,学院还为学生拓展了广阔的社会艺术实践舞台。
  学院每周定时举办一场lunch time音乐会(星期五中午一点至两点),对外公开售票,节目单在半年前就已制定完毕,所有的节目预告在网络上均可提前查询。音乐会的表演者除了一些定期委约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之外均以本院的教师和学生为主,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学院拥有自己的交响乐团、室内乐团,尤其是室内乐团在全澳已久负盛名)。事实上,这些音乐会也是本院教师新创音乐作品上演的一块实验基地,教师把自己的最新作品呈现给观众(学生),观众的现场反应直接对创作者和表演者进行检验,由于常常有这样的艺术实践机会及音乐互动的氛围,对师生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水平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鞭策和推动。
  E院的学生还享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阿德莱德市是澳洲的节日之都,有着自己的交响乐团和古典音乐电台,在市区里有大大小小三四个音乐厅,平时大小音乐会不断,每逢“偶数”年就会隆重地举办持续一个多月的盛大古典音乐节。古典音乐在当地的听众族群相当庞大,而且年龄跨度也大,时常能见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和一群群童稚可爱的金发小观众相映成趣地簇拥在音乐厅里。阿德莱德市还以教堂多而著称,这些教堂也常常成为音乐学子们演练技能施展才华的绝佳场所,在这样的音乐生态环境中,E院学生的艺术实践便有着广袤的良好土壤。
  音乐实践对于音乐学子的意义无须赘言,我们可考虑借鉴E院在理论课程中强化实践性的特点,在授课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考查的内容和方式上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对理论知识的识记、背诵和卷面作答等做法,着重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考虑增加表演课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以钢琴方向的课程设置为例,除了传统意义上为大家所熟知的每周进行的“一对一”的小课模式外,可考虑增设钢琴表演课程,以非正式的音乐会形式开设;还可以开设小规模的钢琴集体课,每节课可以有不同的专题,课上以学生的表演为主,辅以自由提问、点评形式等等。
  为学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的机会。例如可考虑将音乐会制度化,在学期的期初制定本年度的音乐会计划,与学生的艺术实践成绩挂钩,对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舞台实践次数进行量化要求,并力图形成传统。
  
  四、教学的计划性(课程设置)与灵活性(人本主义、务实精神)并存
  
  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理念,使澳洲人无论生活或是工作都很注重计划性,但在保证计划行之有效地执行的前提下又允许具有某种灵活的弹性,从而避免了一定工作时效内资源的浪费。E院计划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特色在这样特有的背景下显得独具魅力。
  在计划性方面,网络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使得该院的计划性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如:学院会将有关课程的详细信息公布在网络上,内容细至听课受众层次、课程开设学期、授课方式、授课地点、课程概述、考试要求、修课费用等方面。学生的选课是通过网络完成,并有专门的学习机构帮助其制定教学计划。另外特别要提到的是完善的专业技能考试制度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强大执行力。以钢琴考试为例,不但在考前就详细制定好了考试规则,而且由于对演奏时间作了严格规定,因此不同学生候考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通知考试时间时精确到某某同学几点几分,避免了长时间在考场外候考所导致的紧张、烦躁等情绪的郁积。诸如此类制定计划、严格执行的例子不胜枚举。
  然而,该院也并非计划到教条甚而僵化,在许多方面又还保持着一定的灵活性。我国音乐院校的文化必修课如外语、政治理论等在他们那里是不存在的,学生在进入E院之前就修完了所有的文化课程,但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在其他院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E院设置的所有课程都与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直接相关,学校准备了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生在修完学校规定的学分基础上有较大的选课自主权,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专长、兴趣、能力,“度身定做、量体裁衣”,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在学习期间充分发展音乐技能,而且可以合理安排每学期的学习总量。
  我国音乐院校近年来也采用学分制,但是许多非音乐类的必修课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甚至多达三分之一,现在呼吁与提倡降低学分总量,在非音乐类必修课作为传统“我自岿然不动”的前提下,许多学院无奈地削减专业课程的学时量,例如某些课程本要修两学年的减至一学年、一学年的削至一学期……近年来鼓励专业老师大量开设选修课,这些课程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有限的学时量里,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学生只好浅尝辄止,许多课程学生兴趣浓厚,然而方领个中滋味却不得不忍痛割爱了。诚然,国情体制的不同使我们不能完全搬用西方的做法,但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将非音乐类的必修课程削减学分比例甚至改必修为选修呢?
  我们是否也可以在学习计划的安排上可以试行更大的弹性制度,让学生自主安排每学年的学习任务呢?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某个学期疲于奔命在各教室间,从而无暇消化所学知识;而某个学期却又由于课程过少而“吃不饱”的效率低下现象。通过自主选课,还可以使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学习也有着更强的主动性。在每门课的学习上可以考虑效仿E院,在开学初通过课程的公共网站,给每位选择该门课的学生一份本门课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信息详至每节课的专题、需要从图书馆借阅的参考书目、考试的要求、时间、甚至于学期间的假期也一一注明,这样学生在开学初就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到期末的忙乱不堪。
  专业技能考试是音乐学院学生的一件大事,期盼殷殷、视其为节日与才能展示者有之;胆寒心惊、视其为末日宣判者也有之。常见学生瑟缩于严寒或挥汗于酷日在考场外长时间候考的情形,若能效仿Elder音乐学院的做法,严格制定考试章程,避免随意地更改,并从学生的切身体会出发,在考试时间上进行相对的精确,缩短候考时间,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才是音乐学子们的一大幸事。
  
  结语
  “在我国近百年的学院音乐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在自觉中完成了中国传统音乐观向西方近代艺术观的转变,先后学习掌握了西方音乐学院的办学体系,而且还进行了具体可行的中西结合的各种尝试”,并“步入到世界文化发展的视野和潮流中”②,但对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而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任何成熟的音乐教育体系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只有多元化的体系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相互影响,高等音乐教育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我们应当借鉴不同国度不同体制音乐教学体系的优秀经验,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更好。
  
  ①蔡良玉.《对西方音乐学科发展的思考》?熏《人民音乐》?熏2007,5
  ②柳丰.《1945年以前西方音乐学院的发展及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之影响》,《交响》,2005,3
  
  魏炜 褔建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4月12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举行,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在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武汉市交通学校校长简玉麟笃定地说。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职业教育生涯
结合幼儿园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我们提出了“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共同成长”的总体发展思路,力图从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出发,以园本课程的研发为主线,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建立合理的家长资源网,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及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  观念先行 文化浸润  我们分析了传统家园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地位的不平等性;沟通的被动性;关注的片面性;交流的封闭性;指导的功利性。这些问题的形成,主要源于观
盼望已久的歌剧《雷雨》,终于由上海歌剧院携来北京,于2月22、23两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我于23日晚应邀前往观摩,第一感觉就是:为何只演这么少的区区两场?后来,听了该剧院的领导、作曲家、导演及表演者的述说,于赞赏之余,我要大声疾呼:“歌剧太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了!”为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我所知,作曲家莫凡早在1998年就已着手歌剧《雷雨》的创作了。他曾写文章称:创作《雷雨》是对自己的一次“精
本届澳门国际音乐节依然秉承了兼容并蓄、雅俗并重的一贯举措,恰与澳门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相配。笔者有幸观赏了最后四场演出——10月28日的“为情而歌——中国民歌新天地”(大炮台露天广场),10月29日的“琴胡笛笙韵凝香”(澳门中乐团室内乐,岗顶剧院),10月30日的“古典与爵士——维也纳名家组合”(岗顶剧院),以及11月2日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红男绿女》”(文化中心综合剧院),确乎印证了上述的“多元
2006年4月,管建华教授的新著《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终于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章30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后现代文化理论中来阐释音乐教育,占三章的篇幅,分别是后工业社会与音乐教育、后现代学科与音乐学科、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研究;第二部分论述了音乐教育学的现代范式和后现代范式;第三部分是对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展望。    一、音乐教育的跨文化对话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发
西方20世纪10、20年代至50、60年代“新音乐”①各种作曲新技法迅猛发展。为了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新音乐”作曲家充满了难以遏制的激情和冲动,很少考虑已处于过于膨胀状态的自我意识,使自己背负着太多的使命和责任。不过,“新音乐”作曲家们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音乐活动折射出了西方艺术思潮、流派发展的轨迹。其积极方面是使音乐创作摆脱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的“壁垒”和既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另一方面又由于
2008年在诸多音乐理论出版物中,约瑟夫科尔曼所著的《作为戏剧的歌剧》(杨燕迪译)一书以其深刻的命题、严肃的立场和类比的方法令人注目、发人深思。  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1924—)是美国音乐学界独树一帜的领军人物,195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以涉猎广、求证实、透析深、文风辣而形成特有的“反潮流”风格,在歌剧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音乐研究、音乐学方法论、音乐批评
历时17年策划、撰写、编纂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三卷本)已于2007年9月由京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00万字,包括由各民族60位音乐家撰写的五十五章(每个少数民族单列一章)文稿及前言、后记。这部内容丰赡、史料翔实、装帧精美的大书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长期以来无音乐史的空白,是中华民族音乐史学研究的拓荒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我们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主编,回顾十多年来从策划组稿
2007年10月18日至22日,由中国音乐学院音研所音乐与智能研究中心主办的“2007年国际音乐智能教育研讨暨世界音乐教育之父戈登首次学术访华”活动在北京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主办方邀请了美国音乐心理学家、音乐教育家爱德温·戈登博士(Edwin.E.Gordon)以及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艺术表演学院音乐教育博士帕特丽夏(Patricia Bowes)教授来华讲学。与会期间专家讲学精彩纷呈,戈登博士针对儿
我们为何要编撰这本《萧友梅编年纪事稿》(以下简称“纪事”)?是在什么基础上开始运笔?采用怎样的写作体例?为什么要这样编排?“纪事”的出版究竟有啥意义?我们的期望又是什么?这些就是“告白”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写作缘由与资料搜集    抗日战争前期(1937—1940),曾与萧友梅一起坚守着风雨飘摇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这块专业音乐教育阵地的陈洪先生,早在1945年12月22日定稿的《萧友梅先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