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原生态公演的歌舞剧是在广袤草原、田间地头自然而然出现的文化元素,它捕捉来自原始的活力与野性,并将这些原生态元素加工处理和少量改进,最终以极具观赏性的形式展示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如何促进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与时代的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对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进行了基本概述,分析了目前我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歌舞剧公演形式的创新、文化符号上的创新以及舞美上的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原生态歌舞剧;公演市场;公演模式
传统农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上曾占据主要地位,少数民族的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信仰与心愿,祈求风调雨顺,如《幸福在路上》《藏谜》都是这种具有原生态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深刻地反映了原生态舞蹈的特点与内涵。如今,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表演者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不同的平台将表演展现在大众面前,以此获得认可,提升知名度。人们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观看公演艺术,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歌舞剧。在互联网背景下,原生态舞蹈公演的发展不仅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
一、发展中的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
歌舞剧演出多以剧场、舞会等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中的舞蹈演员很多都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群众,他们没有过多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保留着本民族传统的风貌与特点。他们不需要宏伟的音乐就能唱出嘹亮动听的歌曲,也不需要华丽的舞台背景,就能舞出壮美曼妙的舞姿。市场上存在的原生态歌舞剧中,舞台布景大多数遵从原生态的深刻内涵,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风貌元素应用到舞台上。在曼妙的音乐海洋里,艺术传播者迈着或轻盈或欢快或豪迈的步伐翩翩而至。为观众带来更大视觉冲击的是蓝天、白云、雪山背景下色彩浓烈、亮丽生动的民族服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表演者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不同的平台将表演展现在大众面前,以此获得认可,提升知名度。人们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观看公演,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演出。
二、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目前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进行分析,可以将其主要问题归纳为舞蹈展现形式不够原生态、舞蹈文化符号意识不强、舞美营造氛围欠佳等。
第一,舞蹈展现形式不够原生态。对原生态文化的展示首先表现在舞蹈内容里,巨大的冲击来源于真实,也就是原生态。原生态舞蹈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还原,并把农民劳作、生活的真实情境融入舞蹈内容里去。只有展示了原生态文化,才能取得良好的舞台效果。但是目前很多原生态的歌舞剧公演艺术作品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其舞蹈展现形式不够原生态,没有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缺少“天人合一”的境界所彰显出的特色文化韵味。既然提到中国原生态歌舞剧的公演,就不得不提公演中非常重要的前期宣传,其影响着消费者的观赏需求。在宣传方面,歌舞剧机构大多选择在自己的官网进行宣传,不但不容易得到吸引人的效果,有可能还会给人展示出一种高不可攀的姿态,于无形中给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第二,舞蹈文化符号意识不强。如今,歌舞剧的品质决定着观众的兴趣,网络的日益普及也让更多的歌舞作品出现在大众面前,好的歌舞让人耳目一新,也更容易在大背景下受到大众认可。提升歌舞作品的质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符号,做符合自身特色的歌舞剧。音乐方面,应该以原生态音乐为整体基调,这能够最大限度地赋予舞蹈演员熟悉感和归属感。跟随着极具特色的音乐旋律,舞蹈演员们能够如同在草原上驰骋一般载歌载舞,使舞蹈充满原生态的活力与野性。作为衔接故事情节变化的音乐部分,一般较为轻柔,蓄势待发。原生态的展示是对生活的真实还原,表现的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美。
第三,舞美营造氛围欠佳。一场原生态的歌舞剧公演的成功,除了舞蹈演员们富有民族特色、鲜艳明丽的服装以及或豪迈或婉转的曼妙舞姿,整场舞蹈的音乐旋律与一些民族乐器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原生态歌舞剧应呈现一场视听盛宴,不仅要在视觉上最大限度还原人民的生活文化风貌,也要在听觉上体现本地区的风情,表现人民的性格。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歌舞剧公演在音乐的选择上对于整场舞蹈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在音乐及乐器的选择上不够谨慎,最终没有为观众呈现完美的听觉盛宴。
三、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创新路径
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的创新可以从歌舞剧公演形式的创新、舞蹈符号的创新和舞美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将传统与创新结合,才能创作出好评如潮、大获成功的歌舞剧。
一是歌舞剧公演形式的创新。首先,歌舞剧中舞蹈形式的创新。以业界公认的歌舞剧集大成者《藏谜》为例,其描绘了诸多藏族群众生活劳作的场景,这些在人们看来平平无奇的场景,经过诸位艺术家的收集、改编和再创作,以一种新的形式——原生态歌舞剧出现在舞台上。相比传统舞蹈的编排与取材,这种描绘现实生活场景,甚至将生活中的物件搬到舞台上的做法,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其次,歌舞剧中服饰的创新。藏族服饰具有其独特性,展现了游牧民族随处为家、将财产随身携带的文化风貌,同时也是极具观赏性的装饰。同样以《藏谜》为例,整场舞蹈中服饰展现的高潮就在赛装节一幕中,以展示色彩浓烈的服装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各式各样的服装与饰品,把原生态文化演绎得彻彻底底,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享受与精神愉悦。
二是舞蹈符号的创新。相比传统舞蹈的编排与取材,歌舞剧《藏谜》这种描绘现实生活场景,甚至将生活中的物件搬到舞台上的做法,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另外,歌舞剧舞蹈演员的选择也应该具有创新性。原生态歌舞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舞蹈内容能否展示出本地区诸多富有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在于舞蹈的音乐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富有民族特色。在中国原生态舞蹈剧公演的舞蹈中,音乐、歌曲、服饰等都应该展示出浓烈的文化符号。如服饰上的图案应该彰显民族文化内涵,舞蹈演员的唱词中也应该有特定的文化积淀。
三是舞美的創新。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中应该运用多种传统乐器与民间乐器打造整体的舞蹈音乐,应对灯光进行巧妙的设置,精心打造舞台布景,在舞蹈服装上也应花费较大的精力。精彩绝伦的演出,无论是演员的表演形式还是舞美的打造上,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不断创新。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的音乐,应该以本民族音乐为整体基调,这能够最大限度地赋予舞蹈演员们熟悉感和归属感,使其跟随极具特色的音乐旋律,如同在草原上驰骋一般载歌载舞,使舞蹈充满原生态的活力与野性。同时还应对舞美进行不断创新,创作出新的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歌舞剧公演艺术作品,这样才能够推动歌舞剧公演的持续发展。舞美不仅起着烘托舞台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重要作用,还具有歌舞剧情节的过渡与衔接、推动故事的发展、带动演员情绪等作用。在歌舞剧的公演中,应该遵循原生态和真实的主旨,将原汁原味的民族生活保留下来,通过诸多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活灵活现地将人民真实的生活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郭璟怡.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探讨[J].艺术大观,2020(23):72-73.
[2]孙戈,高士杰.吃饭直播形式走红现象分析:以大胃王密子君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148-149.
[3]赵松山.浅析朝鲜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以象帽舞为例[J].黄河之声,2020(8):162-163.
[4]高士杰,吴丽丽.基于文化认同视角下的漫威系列电影全球化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2-516.
[5]李丽,陈钧.北京藏族文化演艺市场的形成及制约因素[J].当代音乐,2016(2):8-9.
作者简介:
孙戈,韩国祥明大学公演艺术经营学博士,庆熙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管理、公演艺术经营。
赵南奎,祥明大学公演艺术经营学教授,韩国舞蹈协会理事长,国际舞蹈节联盟执行主席,韩国舞蹈大赏总导演,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理论研究、公演艺术经营。
关键词:原生态歌舞剧;公演市场;公演模式
传统农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上曾占据主要地位,少数民族的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信仰与心愿,祈求风调雨顺,如《幸福在路上》《藏谜》都是这种具有原生态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深刻地反映了原生态舞蹈的特点与内涵。如今,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表演者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不同的平台将表演展现在大众面前,以此获得认可,提升知名度。人们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观看公演艺术,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歌舞剧。在互联网背景下,原生态舞蹈公演的发展不仅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
一、发展中的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
歌舞剧演出多以剧场、舞会等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中的舞蹈演员很多都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群众,他们没有过多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保留着本民族传统的风貌与特点。他们不需要宏伟的音乐就能唱出嘹亮动听的歌曲,也不需要华丽的舞台背景,就能舞出壮美曼妙的舞姿。市场上存在的原生态歌舞剧中,舞台布景大多数遵从原生态的深刻内涵,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风貌元素应用到舞台上。在曼妙的音乐海洋里,艺术传播者迈着或轻盈或欢快或豪迈的步伐翩翩而至。为观众带来更大视觉冲击的是蓝天、白云、雪山背景下色彩浓烈、亮丽生动的民族服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表演者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不同的平台将表演展现在大众面前,以此获得认可,提升知名度。人们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观看公演,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演出。
二、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目前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进行分析,可以将其主要问题归纳为舞蹈展现形式不够原生态、舞蹈文化符号意识不强、舞美营造氛围欠佳等。
第一,舞蹈展现形式不够原生态。对原生态文化的展示首先表现在舞蹈内容里,巨大的冲击来源于真实,也就是原生态。原生态舞蹈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还原,并把农民劳作、生活的真实情境融入舞蹈内容里去。只有展示了原生态文化,才能取得良好的舞台效果。但是目前很多原生态的歌舞剧公演艺术作品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其舞蹈展现形式不够原生态,没有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缺少“天人合一”的境界所彰显出的特色文化韵味。既然提到中国原生态歌舞剧的公演,就不得不提公演中非常重要的前期宣传,其影响着消费者的观赏需求。在宣传方面,歌舞剧机构大多选择在自己的官网进行宣传,不但不容易得到吸引人的效果,有可能还会给人展示出一种高不可攀的姿态,于无形中给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第二,舞蹈文化符号意识不强。如今,歌舞剧的品质决定着观众的兴趣,网络的日益普及也让更多的歌舞作品出现在大众面前,好的歌舞让人耳目一新,也更容易在大背景下受到大众认可。提升歌舞作品的质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符号,做符合自身特色的歌舞剧。音乐方面,应该以原生态音乐为整体基调,这能够最大限度地赋予舞蹈演员熟悉感和归属感。跟随着极具特色的音乐旋律,舞蹈演员们能够如同在草原上驰骋一般载歌载舞,使舞蹈充满原生态的活力与野性。作为衔接故事情节变化的音乐部分,一般较为轻柔,蓄势待发。原生态的展示是对生活的真实还原,表现的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美。
第三,舞美营造氛围欠佳。一场原生态的歌舞剧公演的成功,除了舞蹈演员们富有民族特色、鲜艳明丽的服装以及或豪迈或婉转的曼妙舞姿,整场舞蹈的音乐旋律与一些民族乐器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原生态歌舞剧应呈现一场视听盛宴,不仅要在视觉上最大限度还原人民的生活文化风貌,也要在听觉上体现本地区的风情,表现人民的性格。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歌舞剧公演在音乐的选择上对于整场舞蹈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在音乐及乐器的选择上不够谨慎,最终没有为观众呈现完美的听觉盛宴。
三、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创新路径
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的创新可以从歌舞剧公演形式的创新、舞蹈符号的创新和舞美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将传统与创新结合,才能创作出好评如潮、大获成功的歌舞剧。
一是歌舞剧公演形式的创新。首先,歌舞剧中舞蹈形式的创新。以业界公认的歌舞剧集大成者《藏谜》为例,其描绘了诸多藏族群众生活劳作的场景,这些在人们看来平平无奇的场景,经过诸位艺术家的收集、改编和再创作,以一种新的形式——原生态歌舞剧出现在舞台上。相比传统舞蹈的编排与取材,这种描绘现实生活场景,甚至将生活中的物件搬到舞台上的做法,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其次,歌舞剧中服饰的创新。藏族服饰具有其独特性,展现了游牧民族随处为家、将财产随身携带的文化风貌,同时也是极具观赏性的装饰。同样以《藏谜》为例,整场舞蹈中服饰展现的高潮就在赛装节一幕中,以展示色彩浓烈的服装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各式各样的服装与饰品,把原生态文化演绎得彻彻底底,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享受与精神愉悦。
二是舞蹈符号的创新。相比传统舞蹈的编排与取材,歌舞剧《藏谜》这种描绘现实生活场景,甚至将生活中的物件搬到舞台上的做法,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另外,歌舞剧舞蹈演员的选择也应该具有创新性。原生态歌舞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舞蹈内容能否展示出本地区诸多富有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在于舞蹈的音乐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富有民族特色。在中国原生态舞蹈剧公演的舞蹈中,音乐、歌曲、服饰等都应该展示出浓烈的文化符号。如服饰上的图案应该彰显民族文化内涵,舞蹈演员的唱词中也应该有特定的文化积淀。
三是舞美的創新。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中应该运用多种传统乐器与民间乐器打造整体的舞蹈音乐,应对灯光进行巧妙的设置,精心打造舞台布景,在舞蹈服装上也应花费较大的精力。精彩绝伦的演出,无论是演员的表演形式还是舞美的打造上,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不断创新。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的音乐,应该以本民族音乐为整体基调,这能够最大限度地赋予舞蹈演员们熟悉感和归属感,使其跟随极具特色的音乐旋律,如同在草原上驰骋一般载歌载舞,使舞蹈充满原生态的活力与野性。同时还应对舞美进行不断创新,创作出新的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歌舞剧公演艺术作品,这样才能够推动歌舞剧公演的持续发展。舞美不仅起着烘托舞台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重要作用,还具有歌舞剧情节的过渡与衔接、推动故事的发展、带动演员情绪等作用。在歌舞剧的公演中,应该遵循原生态和真实的主旨,将原汁原味的民族生活保留下来,通过诸多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活灵活现地将人民真实的生活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郭璟怡.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探讨[J].艺术大观,2020(23):72-73.
[2]孙戈,高士杰.吃饭直播形式走红现象分析:以大胃王密子君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148-149.
[3]赵松山.浅析朝鲜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以象帽舞为例[J].黄河之声,2020(8):162-163.
[4]高士杰,吴丽丽.基于文化认同视角下的漫威系列电影全球化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2-516.
[5]李丽,陈钧.北京藏族文化演艺市场的形成及制约因素[J].当代音乐,2016(2):8-9.
作者简介:
孙戈,韩国祥明大学公演艺术经营学博士,庆熙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管理、公演艺术经营。
赵南奎,祥明大学公演艺术经营学教授,韩国舞蹈协会理事长,国际舞蹈节联盟执行主席,韩国舞蹈大赏总导演,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理论研究、公演艺术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