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伟大民族的象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一方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围绕二者整合教学的意义展开分析,并指出了将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文化凝结了社会文化与理念,是行为规范、文艺传统的良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历史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人文性、社会性兼具的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整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历史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引导学生树立传承文化的精神和意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意义分析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意识导向性。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还能借助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新时期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是传承文化的必然要求。对初中阶段学生来说,他们了解历史、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政治、经济等知识,同时也折射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时间推进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指导我们行为、促进国家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少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发挥历史教学的载体作用,将二者有效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来看,经过历史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单一式历史事件、故事教育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認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建议
纵观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采取传统教师单一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很显然被动接收式学习不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与历史整合教学时需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等,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二者更深层次的融合。
(一)优化教师队伍,将文化传承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首先需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教师应率先探索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和素养。教师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和前提,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的保障。优化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不能仅以应试为标准展开教学。在针对传统文化与历史进行整合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发展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思想,以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历史文化教学课堂。
(二)创新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基于新课程该给要求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整合成图片、视频等形式,运用微课教学,为学生创设与历史知识、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奥秘。比如,在学习《隋唐文化》这一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敦煌莫高窟艺术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感受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的魅力,进而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再比如,针对《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部分内容展开教学时,教师则可以借助相关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贞观长歌》片段,通过视频直观展示唐朝时期的社会景象、服饰特点等,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的唐朝文化元素的认识。
(三)结合历史教材,深入挖掘历史内容以及传统文化
在结合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整合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能够促进学生正确文化意识的形成。基于此,教师需结合初中历史教材,不断挖掘教材中的优秀文化素材,并以此为支撑深刻剖析历史概念。然后运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开展探索活动,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为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除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多元化历史探索活动,通过趣味性设计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在“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这节课展开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加节日活动的经历,从搜集节日习俗、典故等方面着手,在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进一步探索相关知识。在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准确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建立文化自信。
结语
总言而之,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多方面知识的基础性学科,其教学任务不仅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它还肩负着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传统文化教学与历史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天然使命。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个章节的知识都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美惠.浅谈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机融合——以部编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儒家文化教学为例[J].文存阅刊,2021(22):170.
[2]付国昌.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J].魅力中国,2020(11):170-171.
[3]于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20(1):251-252.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文化凝结了社会文化与理念,是行为规范、文艺传统的良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历史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人文性、社会性兼具的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整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历史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引导学生树立传承文化的精神和意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意义分析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意识导向性。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还能借助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新时期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是传承文化的必然要求。对初中阶段学生来说,他们了解历史、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政治、经济等知识,同时也折射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时间推进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指导我们行为、促进国家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少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发挥历史教学的载体作用,将二者有效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来看,经过历史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单一式历史事件、故事教育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認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建议
纵观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采取传统教师单一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很显然被动接收式学习不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与历史整合教学时需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等,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二者更深层次的融合。
(一)优化教师队伍,将文化传承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首先需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教师应率先探索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和素养。教师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和前提,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的保障。优化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不能仅以应试为标准展开教学。在针对传统文化与历史进行整合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发展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思想,以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历史文化教学课堂。
(二)创新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基于新课程该给要求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整合成图片、视频等形式,运用微课教学,为学生创设与历史知识、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奥秘。比如,在学习《隋唐文化》这一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敦煌莫高窟艺术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感受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的魅力,进而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再比如,针对《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部分内容展开教学时,教师则可以借助相关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贞观长歌》片段,通过视频直观展示唐朝时期的社会景象、服饰特点等,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的唐朝文化元素的认识。
(三)结合历史教材,深入挖掘历史内容以及传统文化
在结合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整合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能够促进学生正确文化意识的形成。基于此,教师需结合初中历史教材,不断挖掘教材中的优秀文化素材,并以此为支撑深刻剖析历史概念。然后运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开展探索活动,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为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除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多元化历史探索活动,通过趣味性设计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在“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这节课展开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加节日活动的经历,从搜集节日习俗、典故等方面着手,在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进一步探索相关知识。在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准确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建立文化自信。
结语
总言而之,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多方面知识的基础性学科,其教学任务不仅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它还肩负着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传统文化教学与历史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天然使命。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个章节的知识都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美惠.浅谈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机融合——以部编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儒家文化教学为例[J].文存阅刊,2021(22):170.
[2]付国昌.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J].魅力中国,2020(11):170-171.
[3]于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20(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