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开启学生思维,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文章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课堂导入;意义;方法;策略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导课是一门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热爱语文,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关注课堂导入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开启学生思维,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传统的课堂导入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有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重视教学中“导入”环节,认为导入太浪费时间,不如抓紧时间教书本知识或加强练习;有的老师注重导入,形式单一呆板,如:回顾己学过知识和内容,转入本节课的学习。因此,如何设计课堂导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围绕课题研究、学习与实践,创造有效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发展。
2、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兴趣,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3、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推动教学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三、导课策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时特别注意艺术性。通过理论学习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导课要紧扣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能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首先明确导课的具体目的,导入语的设计、各种手段的使用都应针对具体目的。如: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思考;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意境;设置疑问等等。
课堂教学导入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的差异程度来设计。如:低级部学生,从讲故事、寓言、游戏入手;高级部学生,从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入手。有针对性的导课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2、简洁明了,恰到好处。导课虽重要,但不是授课的重点,不易在开头花太多时间,必须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用最精炼的语言,达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首先出示一只小壁虎的图画,画得可爱些,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见到后马上惊喜说:“小壁虎!”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趁机说:“壁虎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将画上的小壁虎的尾巴摘下)学生惊奇地说:“哎呀,尾巴断了。”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它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这一课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
这个导课总共不到5分钟,却因其简洁凝练、巧妙、新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的求知欲望。
3、新颖有趣,能吸引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获得成功的原动力,求知欲望是他们聪明才智的激发器。在课堂开始,要通过有趣新颖的“开场白”,把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学生会觉得十分轻松、十分愉快。如:在“循环小数”一课里,用人尽皆知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谣,作为本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听故事、讲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之中,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起到了分散化解教學难点的作用。比如说教学《燕子》一课时,采用先观察图画后引入的方法固然是可以的,但如果采用简笔画的方法导入则显得比较新颖,使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我在教学中,自己先在黑板上用三五笔把燕子画出来,后对学生说:这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燕子,春天之时,它们快活地在风中、雨中飞来飞去,十分的可爱,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燕子》。
4、要有悬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导语,要逼真、恰到好处并且必须与本堂教学的内容、情境相符合,使学生在探究悬念“谜底”的同时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
5、要有启发性。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靠的是什么呢?
生:语言。
师:对,靠的是语言。语言有有声的,还有无声的。但不管它是何种形式的,都是我们人类的交际工具。那么,是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呢?大自然又是靠什么将它的四季变化告诉给人们的呢?人们为什么要了解、研究大自然的变化?这种研究有什么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板书题目)
参考文献
1 郑晓舜.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1998,6.
2 巫海燕.语文课导入方法初探.2007,4,4.
3 佚名.语文课的导入技巧. 2006,5,2.
4 佚名.浅谈课堂导入语的作用. 2006,11,30.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课堂导入;意义;方法;策略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导课是一门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热爱语文,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关注课堂导入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开启学生思维,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传统的课堂导入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有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重视教学中“导入”环节,认为导入太浪费时间,不如抓紧时间教书本知识或加强练习;有的老师注重导入,形式单一呆板,如:回顾己学过知识和内容,转入本节课的学习。因此,如何设计课堂导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围绕课题研究、学习与实践,创造有效教学方法,促进专业发展。
2、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兴趣,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3、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推动教学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三、导课策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时特别注意艺术性。通过理论学习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导课要紧扣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能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首先明确导课的具体目的,导入语的设计、各种手段的使用都应针对具体目的。如: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思考;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意境;设置疑问等等。
课堂教学导入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的差异程度来设计。如:低级部学生,从讲故事、寓言、游戏入手;高级部学生,从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入手。有针对性的导课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2、简洁明了,恰到好处。导课虽重要,但不是授课的重点,不易在开头花太多时间,必须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用最精炼的语言,达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首先出示一只小壁虎的图画,画得可爱些,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见到后马上惊喜说:“小壁虎!”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趁机说:“壁虎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将画上的小壁虎的尾巴摘下)学生惊奇地说:“哎呀,尾巴断了。”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它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这一课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
这个导课总共不到5分钟,却因其简洁凝练、巧妙、新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的求知欲望。
3、新颖有趣,能吸引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获得成功的原动力,求知欲望是他们聪明才智的激发器。在课堂开始,要通过有趣新颖的“开场白”,把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学生会觉得十分轻松、十分愉快。如:在“循环小数”一课里,用人尽皆知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谣,作为本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听故事、讲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之中,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起到了分散化解教學难点的作用。比如说教学《燕子》一课时,采用先观察图画后引入的方法固然是可以的,但如果采用简笔画的方法导入则显得比较新颖,使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我在教学中,自己先在黑板上用三五笔把燕子画出来,后对学生说:这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燕子,春天之时,它们快活地在风中、雨中飞来飞去,十分的可爱,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燕子》。
4、要有悬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导语,要逼真、恰到好处并且必须与本堂教学的内容、情境相符合,使学生在探究悬念“谜底”的同时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
5、要有启发性。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靠的是什么呢?
生:语言。
师:对,靠的是语言。语言有有声的,还有无声的。但不管它是何种形式的,都是我们人类的交际工具。那么,是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呢?大自然又是靠什么将它的四季变化告诉给人们的呢?人们为什么要了解、研究大自然的变化?这种研究有什么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板书题目)
参考文献
1 郑晓舜.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1998,6.
2 巫海燕.语文课导入方法初探.2007,4,4.
3 佚名.语文课的导入技巧. 2006,5,2.
4 佚名.浅谈课堂导入语的作用. 200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