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论和理论是媒体的旗帜,代表着媒体宣传的主旋律和发展方向。因此,媒体应当重视社论、评论和理论的宣传,把旗帜举得更高。近年来,《河南商报》十分重视新闻时评,对报纸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河南商报》新闻时评版简介
《河南商报》时评版由主流评论、世象漫议等栏目组成。
“主流评论”实质上是该报的社论,经常以商报评论员署名的形式发表针对新闻时事的独家评论。随着报纸平民化意识的增强,该栏目逐渐向受众开放。“公民声音”、“读者来信”、“言者有意”和“新闻快刀”等,是专门刊登普通读者来信的栏目。最具特色的是“甲方乙方”和“商报圆桌”等栏目,把来自社会生活中相互冲突的意见在报纸上发表出来。这种开放冲突的巨大包容性,使其以独特的品质赢得了广泛读者。
“世象漫议”以漫画说事实,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解析。凭借其与文字语言的相通性与互译性,新闻漫画打破了视觉上的沉闷,以最简约的画笔表现最深刻的思想,增强了可读性。
在时评版的下方,设有一个固定的“更正”栏。更正制度意味着对报道失实的主动承担,在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媒体信誉、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容是搞好新闻时评的决定因素
新闻时评议题的设置。时评以新闻报道为由头,使时评的议题与新闻报道的议题有着很大的重合度。新闻报道在前、时评在后的时间特征,又制约了时评的议题,使时评的议题范围显得更狭窄。同时,时评议题将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糅合到一起,使时评议题更显得集中。这种集中关注恰恰体现了报纸对于自身市场定位、意见信息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倾向。通过对时评议题进行分类统计,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该报新闻时评究竟在关注什么问题,然后据此分析这些议题为什么会得到更多关注。
以《河南商报》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内的930篇时评议题为例(在统计过程中,把同一栏目中出现观点交锋的不同文章按同一议题计算,共863篇)。该年度《河南商报》新闻时评的一半左右都是针对舆论监督和政府执政的,而有关法制建设和经济市场的评论非常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文化教育类的走高,这可以说与河南省的发展策略有极大的相关性。近年来,省政府一直致力于把我省打造成文化大省。这样,《河南商报》时评版文化教育议题可谓恰到好处地抓住了本省的发展轨迹。
新闻时评应与新闻捆绑发送。此项统计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仅要知道现在时评在关注什么问题,更要知道其是否做到了对新闻的延伸。
统计显示,两者捆绑发送的比例达到33.8%。“捆绑发送”的方式使新闻和时评的时间差基本控制在两天之内,其评论对象是同期本报的新闻,使新闻与时评互相深化、互相延伸,加重了报道的分量,因为“新闻在被议论和关注时,会产生更真实的力量”。这种方式也确保了新闻时评的时效性。没有时效性的新闻时评,再高的文本价值也变得没有意义。
要注意新闻时评对象的地域范围问题。新闻时评要关注议题对象的地域范围分布问题,即时评的本地化和异地化。作为报纸新闻时评,只关注本地的问题未免有失偏颇,对弃本地而取异地问题大加评论,则恐不合本地受众需求。报纸新闻时评作为设置话题、聚焦舆论的重要言论阵地,除了服务于本地受众外,也有责任为当地受众了解世界的声音提供平台。
作为一份面向河南省的、具有很强区域性特色的地方性都市报,《河南商报》在新闻时评的地域性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统计结果显示,该报明显偏重于异地化时评,本地化则严重缺失。
针对报纸时评异地化的倾向,搜狐星空主编赵牧在一篇题为《天边的大事与身边的恶》中批评指出,“身边的恶虽‘小’,制止却难;天边的事虽大,表达义愤却很容易,也没有人身危险”。所以,新闻时评的异地监督现象很是常见。
新闻时评的异地化与各地舆论环境有很大关系。报纸为了免遭麻烦,大多对本地新闻不敢发表批评性的时评,取而代之的是隔岸观火,甚至玩起了“远攻近交”的游戏。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一味地隔岸观火,本地读者就会不买账。
传播方式是搞好新闻时评的重要因素
传播方式与传播主体。新闻时评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作者群。在对2007年度的统计中发现,《河南商报》共有时评作者933人,涉及多个行业,其中,市民和普通职员占到50%。这表明,时评版已经走上广开言论之路,走向群言性。群众性评论,正在成为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实现话语权的重要渠道,成为构建公共空间的话语平台,这不仅有利于传播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而且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参政议政的意愿,也使他们得到一种宣泄的快感。
主流评论是商报时评版的重头戏,它相当于商报的社论,多数情况下由商报署名评论员王攀执笔。栏目编排上采用四栏通排,占据整个版面的三分之一。单从栏目名称和位置上看,主流评论就比普通读者评论栏目表现得强势。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强势话语阵地,也对普通读者开放(2007年度,《河南商报》主流评论栏目共刊发时评217篇,其中商报评论员王攀100篇,外界读者117篇)。只要关注新闻事实,聚焦热点,言之成理,普通读者的文章也可以被“主流评论”采编。本报专业评论员和外界读者共同组成作者队伍,将时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发挥了报纸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干预社会生活的作用。
时评家马少华认为,新闻时评“所满足于人的无非是表达;它所要求于人的,无非是表达的效率”。只要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和文字水平,人人都可以写时评。通过表达,更多的人会因此学会思考、学会监督。
加快新闻时评作者发言频率。发言频率直接体现了作者群的更新速度和广泛性。2007年度,除商报评论员外,《河南商报》主流评论共发表由73位作者撰写的时评117篇,每位作者发言次数平均不到两次。这直接反映了目前《河南商报》时评作者群体的更新频率比较快,作者群体庞大。而3篇以上的时评作者占总时评作者的比例仅为6%,说明《河南商报》尚缺乏稳定的作者群。
深入研究传播技巧。“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个成熟的言论版,应该允许争论,在观点交锋中培养公众的思考能力。另外,把观点冲突的不同意见展现在同一个版面上,更能体现媒体在意见信息上的客观性和平衡性。该年度,观点争锋的时评数占了总量的14%。这种不追求一锤定音、不谋求话语霸权、兼容并蓄的设置,从根本上保证了只要言之成理,各种思想都可以发出声音,也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创新。
这种理念投射出新闻媒体对公众“话语权”的尊重。由于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于具体的新闻事件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仅仅允许表达一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而且其危害性也是不可低估的。
从“明示结论”到“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新闻时评,已经由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变为传播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相结合。其写法也日渐灵活,实现了“从明示结论”到“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的转变。新闻时评的论证,更加注重材料的运用,更加注重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比如,《河南商报》2007年7月14日新闻时评《权力何堪“人之常情”的腐蚀》一文,评的是“湖南省新化县城管局,未经公开考试招聘,把局长夫人、相关领导亲属甚至保姆招进政府机构。该局一名官员认为,照顾一下自己的亲属和关系户,是人之常情”。这篇新闻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并没有明示观点。但最后一句耐人寻味,“尊老爱幼也是人之常情,怜悯弱者也是人之常情,乐善好施也是人之常情……为何贪官们不选择这类人之常情?”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新闻时评从“诉诸理性”到“诉诸感情”并不是完全抛弃理性,而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增强时评的感情色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通过对典型事件或典型现象的剖析,渗透进作者强烈的感情,使读者在明白事理的同时,受到情感上的感染,给读者感性兼理性的启迪。
例如,《河南商报》2007年5月25日的时评《把那堆“血肉钢渣”铸成纪念碑》,评论的是辽宁清和特钢发生钢包脱落事件。针对有关部门和官员的麻木,准备把“那熔铸了32个魂魄的钢板再度回炉”,评论者满腔愤怒,写道:“人命如草。当生命的逝去被当做钢渣来对待,死者的尊严被置于何地?生者的怜悯又将何以自恃?当真在巨大的不幸面前,我们早已为自己准备好了心灵的雨伞,只会隔着雨帘冷看朝夕相处的兄弟魂飞魄散?逝者长已矣,生命的价值如果不能在尊重和体恤中变得崇高起来,就必将在麻木和冷漠中继续卑微下去。”这种感情基调主宰着整篇评论。最后评论者以“人有遗忘的天性,纪念成为一种必要;人有不遗忘的努力,纪念成为可能。唯有对那些在灾难中消失的人们抱有一颗纪念之心,我们才能收获一种尊重生命的文化”结束。这种强烈的感情诉求比起纯理性的论证更能打动人。
对《河南商报》新闻时评改革的几点建议
新闻时评如果能在别人思维止步的地方多想一点点,能把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道理讲清楚,就会成为媒体个性的体现。结合自身情况,《河南商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打造特色:
打造“商”字品牌,做强经济时评。三种因素决定了做强“商”字品牌的可能性:第一,《河南商报》以“做有价值的新闻”为理念,提出“突出经济报道特色”就是最有价值的新闻,“有价值”是对读者而言的有用性和服务功能;第二,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媒体不断强化平等、公正、竞争、法治和开放等理念;第三,河南报业竞争格局。《大河报》、《东方今报》和《郑州晚报》均致力于打造综合性都市报;《今日安报》凸显了法治特色,叫响了中原法治第一报的口号;《今日消费》逐步形成了以“女性、消费”为主要内容和以“时尚、实用”为标志的特色;《河南商报》以“做有价值的新闻”为宗旨,全力打造突出经济特色的综合类都市报。这个定位不仅实现了差异化竞争,而且凸显了自身的优势。
“突出经济报道特色”,就应该把经济时评当做主打产品。即使面对常规的社会新闻或时政新闻,也以经济的视角和眼光来解读其所蕴涵的意义,体现出经济时评的权威性,强化经济时评的诠释、解读和舆论引导功能。
形成地域特色,打造商城形象。河南省会郑州享有商贸城之誉。商贾如云汇郑州,古老的“兵家必争之地”成为现代商家必争之地。作为面向河南的地域性经济类都市报,《河南商报》的理念与郑州的发展规划相得益彰,其完全可以依托商贸城,挖掘地域优势,开发商城潜力,展示商战景象,塑造商城形象。
开辟专栏评论,叫响名专栏。专栏评论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报纸的品位。如设置《商城论战》专栏,让本地专业、权威人士持续地向民众提供大量的国际国内经济动态,描绘郑州商战的最新格局。一个专栏的成功必将提升整个报纸的知名度。
(作者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众传媒系)
《河南商报》新闻时评版简介
《河南商报》时评版由主流评论、世象漫议等栏目组成。
“主流评论”实质上是该报的社论,经常以商报评论员署名的形式发表针对新闻时事的独家评论。随着报纸平民化意识的增强,该栏目逐渐向受众开放。“公民声音”、“读者来信”、“言者有意”和“新闻快刀”等,是专门刊登普通读者来信的栏目。最具特色的是“甲方乙方”和“商报圆桌”等栏目,把来自社会生活中相互冲突的意见在报纸上发表出来。这种开放冲突的巨大包容性,使其以独特的品质赢得了广泛读者。
“世象漫议”以漫画说事实,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解析。凭借其与文字语言的相通性与互译性,新闻漫画打破了视觉上的沉闷,以最简约的画笔表现最深刻的思想,增强了可读性。
在时评版的下方,设有一个固定的“更正”栏。更正制度意味着对报道失实的主动承担,在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媒体信誉、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容是搞好新闻时评的决定因素
新闻时评议题的设置。时评以新闻报道为由头,使时评的议题与新闻报道的议题有着很大的重合度。新闻报道在前、时评在后的时间特征,又制约了时评的议题,使时评的议题范围显得更狭窄。同时,时评议题将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糅合到一起,使时评议题更显得集中。这种集中关注恰恰体现了报纸对于自身市场定位、意见信息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倾向。通过对时评议题进行分类统计,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该报新闻时评究竟在关注什么问题,然后据此分析这些议题为什么会得到更多关注。
以《河南商报》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内的930篇时评议题为例(在统计过程中,把同一栏目中出现观点交锋的不同文章按同一议题计算,共863篇)。该年度《河南商报》新闻时评的一半左右都是针对舆论监督和政府执政的,而有关法制建设和经济市场的评论非常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文化教育类的走高,这可以说与河南省的发展策略有极大的相关性。近年来,省政府一直致力于把我省打造成文化大省。这样,《河南商报》时评版文化教育议题可谓恰到好处地抓住了本省的发展轨迹。
新闻时评应与新闻捆绑发送。此项统计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仅要知道现在时评在关注什么问题,更要知道其是否做到了对新闻的延伸。
统计显示,两者捆绑发送的比例达到33.8%。“捆绑发送”的方式使新闻和时评的时间差基本控制在两天之内,其评论对象是同期本报的新闻,使新闻与时评互相深化、互相延伸,加重了报道的分量,因为“新闻在被议论和关注时,会产生更真实的力量”。这种方式也确保了新闻时评的时效性。没有时效性的新闻时评,再高的文本价值也变得没有意义。
要注意新闻时评对象的地域范围问题。新闻时评要关注议题对象的地域范围分布问题,即时评的本地化和异地化。作为报纸新闻时评,只关注本地的问题未免有失偏颇,对弃本地而取异地问题大加评论,则恐不合本地受众需求。报纸新闻时评作为设置话题、聚焦舆论的重要言论阵地,除了服务于本地受众外,也有责任为当地受众了解世界的声音提供平台。
作为一份面向河南省的、具有很强区域性特色的地方性都市报,《河南商报》在新闻时评的地域性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统计结果显示,该报明显偏重于异地化时评,本地化则严重缺失。
针对报纸时评异地化的倾向,搜狐星空主编赵牧在一篇题为《天边的大事与身边的恶》中批评指出,“身边的恶虽‘小’,制止却难;天边的事虽大,表达义愤却很容易,也没有人身危险”。所以,新闻时评的异地监督现象很是常见。
新闻时评的异地化与各地舆论环境有很大关系。报纸为了免遭麻烦,大多对本地新闻不敢发表批评性的时评,取而代之的是隔岸观火,甚至玩起了“远攻近交”的游戏。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一味地隔岸观火,本地读者就会不买账。
传播方式是搞好新闻时评的重要因素
传播方式与传播主体。新闻时评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作者群。在对2007年度的统计中发现,《河南商报》共有时评作者933人,涉及多个行业,其中,市民和普通职员占到50%。这表明,时评版已经走上广开言论之路,走向群言性。群众性评论,正在成为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实现话语权的重要渠道,成为构建公共空间的话语平台,这不仅有利于传播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而且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参政议政的意愿,也使他们得到一种宣泄的快感。
主流评论是商报时评版的重头戏,它相当于商报的社论,多数情况下由商报署名评论员王攀执笔。栏目编排上采用四栏通排,占据整个版面的三分之一。单从栏目名称和位置上看,主流评论就比普通读者评论栏目表现得强势。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强势话语阵地,也对普通读者开放(2007年度,《河南商报》主流评论栏目共刊发时评217篇,其中商报评论员王攀100篇,外界读者117篇)。只要关注新闻事实,聚焦热点,言之成理,普通读者的文章也可以被“主流评论”采编。本报专业评论员和外界读者共同组成作者队伍,将时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发挥了报纸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干预社会生活的作用。
时评家马少华认为,新闻时评“所满足于人的无非是表达;它所要求于人的,无非是表达的效率”。只要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和文字水平,人人都可以写时评。通过表达,更多的人会因此学会思考、学会监督。
加快新闻时评作者发言频率。发言频率直接体现了作者群的更新速度和广泛性。2007年度,除商报评论员外,《河南商报》主流评论共发表由73位作者撰写的时评117篇,每位作者发言次数平均不到两次。这直接反映了目前《河南商报》时评作者群体的更新频率比较快,作者群体庞大。而3篇以上的时评作者占总时评作者的比例仅为6%,说明《河南商报》尚缺乏稳定的作者群。
深入研究传播技巧。“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个成熟的言论版,应该允许争论,在观点交锋中培养公众的思考能力。另外,把观点冲突的不同意见展现在同一个版面上,更能体现媒体在意见信息上的客观性和平衡性。该年度,观点争锋的时评数占了总量的14%。这种不追求一锤定音、不谋求话语霸权、兼容并蓄的设置,从根本上保证了只要言之成理,各种思想都可以发出声音,也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创新。
这种理念投射出新闻媒体对公众“话语权”的尊重。由于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于具体的新闻事件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仅仅允许表达一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而且其危害性也是不可低估的。
从“明示结论”到“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新闻时评,已经由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变为传播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相结合。其写法也日渐灵活,实现了“从明示结论”到“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的转变。新闻时评的论证,更加注重材料的运用,更加注重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比如,《河南商报》2007年7月14日新闻时评《权力何堪“人之常情”的腐蚀》一文,评的是“湖南省新化县城管局,未经公开考试招聘,把局长夫人、相关领导亲属甚至保姆招进政府机构。该局一名官员认为,照顾一下自己的亲属和关系户,是人之常情”。这篇新闻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并没有明示观点。但最后一句耐人寻味,“尊老爱幼也是人之常情,怜悯弱者也是人之常情,乐善好施也是人之常情……为何贪官们不选择这类人之常情?”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新闻时评从“诉诸理性”到“诉诸感情”并不是完全抛弃理性,而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增强时评的感情色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通过对典型事件或典型现象的剖析,渗透进作者强烈的感情,使读者在明白事理的同时,受到情感上的感染,给读者感性兼理性的启迪。
例如,《河南商报》2007年5月25日的时评《把那堆“血肉钢渣”铸成纪念碑》,评论的是辽宁清和特钢发生钢包脱落事件。针对有关部门和官员的麻木,准备把“那熔铸了32个魂魄的钢板再度回炉”,评论者满腔愤怒,写道:“人命如草。当生命的逝去被当做钢渣来对待,死者的尊严被置于何地?生者的怜悯又将何以自恃?当真在巨大的不幸面前,我们早已为自己准备好了心灵的雨伞,只会隔着雨帘冷看朝夕相处的兄弟魂飞魄散?逝者长已矣,生命的价值如果不能在尊重和体恤中变得崇高起来,就必将在麻木和冷漠中继续卑微下去。”这种感情基调主宰着整篇评论。最后评论者以“人有遗忘的天性,纪念成为一种必要;人有不遗忘的努力,纪念成为可能。唯有对那些在灾难中消失的人们抱有一颗纪念之心,我们才能收获一种尊重生命的文化”结束。这种强烈的感情诉求比起纯理性的论证更能打动人。
对《河南商报》新闻时评改革的几点建议
新闻时评如果能在别人思维止步的地方多想一点点,能把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道理讲清楚,就会成为媒体个性的体现。结合自身情况,《河南商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打造特色:
打造“商”字品牌,做强经济时评。三种因素决定了做强“商”字品牌的可能性:第一,《河南商报》以“做有价值的新闻”为理念,提出“突出经济报道特色”就是最有价值的新闻,“有价值”是对读者而言的有用性和服务功能;第二,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媒体不断强化平等、公正、竞争、法治和开放等理念;第三,河南报业竞争格局。《大河报》、《东方今报》和《郑州晚报》均致力于打造综合性都市报;《今日安报》凸显了法治特色,叫响了中原法治第一报的口号;《今日消费》逐步形成了以“女性、消费”为主要内容和以“时尚、实用”为标志的特色;《河南商报》以“做有价值的新闻”为宗旨,全力打造突出经济特色的综合类都市报。这个定位不仅实现了差异化竞争,而且凸显了自身的优势。
“突出经济报道特色”,就应该把经济时评当做主打产品。即使面对常规的社会新闻或时政新闻,也以经济的视角和眼光来解读其所蕴涵的意义,体现出经济时评的权威性,强化经济时评的诠释、解读和舆论引导功能。
形成地域特色,打造商城形象。河南省会郑州享有商贸城之誉。商贾如云汇郑州,古老的“兵家必争之地”成为现代商家必争之地。作为面向河南的地域性经济类都市报,《河南商报》的理念与郑州的发展规划相得益彰,其完全可以依托商贸城,挖掘地域优势,开发商城潜力,展示商战景象,塑造商城形象。
开辟专栏评论,叫响名专栏。专栏评论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报纸的品位。如设置《商城论战》专栏,让本地专业、权威人士持续地向民众提供大量的国际国内经济动态,描绘郑州商战的最新格局。一个专栏的成功必将提升整个报纸的知名度。
(作者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众传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