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现到实现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b5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流是指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往往是产生灵感的重要途径,没有交流,很难有情感的迸发,也很难产生思维的火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进行“创造性表述”,就必须要有表达的欲望,而搭建交流的平台,能够让学生把写作这件苦差事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同时可以增强表达的动力,分享成功的喜悦。
  一、利用班级日志,进行小组交流
  新课标指出:“要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班级日志便是作文自由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更是给学生创造了交流、分享的机会。
  学期初,笔者让每个小组准备一本记录本,要求各组学生每天轮流写一篇班级日志,记录者可以记录当天班级或者学校发生的大小事情,也可以写写对于某种行为、某种现象的看法,后面的学生要对前一位学生的日志进行点评,再自己写。学生们积极投入,寻找素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内心想法写出来。不仅是学生,家长也可以看到班级一组学生的记录情况,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在班级日志本里,笔者看到了学生们趣味盎然的瞬间,丰富多彩的童年。日志本像翩翩的蝴蝶在学生们的手中传递,习作的灵感在互动中被点燃,个性在互动中得到张扬。
  二、用好周记练笔,扩大交流范围
  学生习作的源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是习作的素材。[1]在家里洗一次碗,叠一次被子,树上飘落的一片叶子,校园里的花香,草叶上的露珠,在公交车上的经历等,都是习作的材料。当学生把捕捉到的有意义的材料进行取舍,提炼,表达出自己的心中所想,形成了个性飞扬的文章后,所受到的评价往往决定着他们下一次习作是否有动力。
  学生在完成自由表达后,可以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作文的互评,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素材选择、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对他人的文章进行赏析。学生之间建立交流小组,实施面对面的交流,相互对组内每个学生的文章提出评改的意见。每篇文章至少有两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赏析评语。这样一来,周记练笔就有了活力,成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也扩大了文章的交流范围。在相互交流基础上,评选出优秀周记,誊写或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优秀作文展示区,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在展示区展出自己的作文,给学生成长的动力,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班级博客,实施家校交流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平台,它能及时反馈,在短时间内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2]班级博客这一交流的途径,不仅能弥补作文本、周记本、日志本交流渠道狭窄的不足,极大地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而且能关注到全体学生,每个学生(包括作文暂时落后的学生)都有希望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现,十次表现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对于那些作文的落后学生来说,他们是怕和别人交流的,更不愿意把作文展示给大家看。但通过网络这种形式,他们也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进生如此,其他学生就更胜一筹。学生写出的作文,总希望得到夸奖、赞扬。作文贴出去了,得到了鲜花和掌声,这就更加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在网上发表优秀习作。对于上传的文章,不仅教师要通过网络进行批阅,还要让学生之间相互批阅,并且邀请家长对班级学生的文章进行批阅。这样,学生们都明白,文章上传了之后,会有许多人阅读,所以,不得不要求自己反复修改,要消灭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把文章写得更生动,结果往往会得到学生、教师、家长的赞赏,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家长、教师在不同的空间中实现了大语文教学的融合。
  四、积极投稿发表,享受成长快乐
  教师要以读者的身份欣赏学生的作文,要尊重学生用笔说话的尊严。当然真正的作品不可能只有一个读者,而应该有一群读者,这就关系到发表。投稿、发表不仅能够唤醒学生的写作欲、发表欲[3],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教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习作文上,他至少应当分出一半的力量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只要公开发表一次,就会改变他们对习作的态度和价值的认识。”作家尚爱兰回顾女儿——儿童作家蒋方舟的成长历程是这样说的。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自己的价值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调动起学生的发表欲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点。文章在报章杂志发表,也成了学生展现习作水平、享受习作快乐的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经常投稿。由于有了班级博客这一平台,投稿变得方便和快捷。当今面向学生习作的报纸、杂志很多,教师在课余可以把学生投稿的邮箱地址罗列好,放在班级博客里,学生在修改完自己的电子稿件后,只需要复制、粘贴就可以投稿了。每当有学生的习作发表,教师也要在班级举行一次隆重的颁奖仪式,给发表文章的学生一些奖励,给还未发表文章的学生以鼓励。经常发表,交流的范围更广阔,学生习作的兴趣也会更浓。
  总之,作文教学的方法、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乐于表达,学生的才情和个性就会得到释放,就能体会到作文之乐,成长之乐。
  参考文献:
  [1]林玉兰.自由表达,快乐习作[J].考试周刊,2008(4).
  [2]贺成金,殷惠.让学生体验表达的快乐[J].语文教学通讯,2008(7-8).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3.
  (钱雷,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214112)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虽然目前关于职业教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研究较少,但已有研究联系实际对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探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规律,应在已
摘要: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以教科研基地为平台和依托,踏踏实实做好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工作。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2-0056-02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以教科研基地为平台和依托,从专业建设、人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面向每一位学生,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通过身体力行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体验来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为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的教师,就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研究课题,并通过有效的策略使得实施趋向便利,让学生在活动中研究,在实践中提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道
摘要:校企合作应该是理念、机制和模式的叠加。理念是理性与实践的综合,具有先导性功能;机制是系统结构和运行机理,具有保障性功能;模式是方案设计和经验升华,具有实践性功能。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服务理念,深化互惠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叠加效应,取得了明显成效和丰硕成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理念;机制;模式:叠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来调整和确定教师的“教”,这就是当前被很多学校实践的“以学定教·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十二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为例谈谈具体实践及思考。  一、细订学案:以学定教的重要准备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是自己“学会”并进而达到“会学”的,没有学生自身的感悟和建构,就不可能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
摘要:“两课”评比活动产生了不少好课例,也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学习的楷模。江苏省第二届文化课程语文学科组“两课”评比中,潘莉萍老师的“交谈”获得示范课。该课例知识教学、整体架构、活动体验与合作学习设计新颖,匠心独具,可圈可点,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两课”评比;课例;点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4
摘要: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假民主”、“不自然”、“无创新”等问题,生态课堂的建构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因子,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的新型课堂。构建生态课堂主要有以下策略:创建“生态式”教学环境,打好生态课堂基础;优化“生态式”教学内容,促进生态课堂的有效;创新“生态式”教学过程,建构生态课堂框架;强化生本化
摘要:南京商业学校倡导“学业争优”的目的就是形成积极竞争的良好风气,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深入调研专业发展状况并合理设置课程、强化教师专业建设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并跟踪学生全程发展等不失为实现“学业争优”的良好路径。  关键词:中职校学生;“学业争优”;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22-03  一、“
摘要:新学制给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命题。为适应新的学制,本文以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说明职业学校需致力于文化育人,推进”双师“队伍建设,抓实专业建设,强化科研先导,追求内涵发展,才能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实力。  关键词:新学制;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77-04  从2013年起,江苏
摘要:自2012年江苏省在普通高校举办高职师资培训以来,东南大学为办好《理工类科研方法》培训项目,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实施,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根据培训对象与培训要求科学严谨地制订培训计划,实施三大模块并行的培训方案,效果明显,为高校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中增加了一个样本。  关键词:高职师资;科研方法;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