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综合表述题型的答题误区及应试解答技巧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是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论,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查的能力层级为最高级。在此,我不想涉及本考点的其它题型,单就诗歌鉴赏中综合表述题型的解答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综合表述题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这是一种开放性的鉴赏题型,也是体现高考题型创新的又一块“实验田”,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近几年全国和分省命题中这一题型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明显存在着一些失误。一是对诗歌的分析、评价失之准确,或分析字句,或分析修辞,或简要概括内容等;二是分析时逻辑不明,表述时思路不清。学生作答时,往往把内容和形式搅在一起,时而内容,时而手法,时而形象,角度不一,逻辑不清,缺乏条理,仿佛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全堆在那里,让评卷老师自己去挑得分点;三是分析、评价牵强附会,在理解诗词内容、情感、形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时,或脱离诗词背景作无端的想象或无据的推理归纳;或在评论某一点时总喜欢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心情及遭遇来回答,答案牵强生硬。
  针对上述问题,这些年来,我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中归纳了以下几点答题技巧:
  一是注意标题、作者和所给注释。有些标题本身就具有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和《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释,是鉴赏答题时最值得注意的内容,高考试题,字斟句酌,多余的话是不会给的。虽然是短短几字注释,却有可能是出题人给考生的提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要考虑那是否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介绍相关诗句,要考虑是否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也说不定。所以,一定要研读注释,从中捕捉答题信息。例如,辛弃疾《摸鱼儿》(上海市2001年高考题)中“长门事”这一典故的注释,就是暗示自己受别人谄毁,不受重用。“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警告当权的主和派不要得意忘形,说他们的结果也将是悲惨的。
  二、关注“题眼”、“诗眼”、“词眼”。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虽然在诗中没有露面,但“喜”意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诗眼、词眼是诗词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知?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在这首诗中“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它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个字的诗眼也就成了我们理解题旨的钥匙。
  三、必须注意表达的条理性、简明性。如果题干中没有告诉你分析角度,则按“写了什么(主要对象),怎么写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样的思路来回答,若给了分析角度,则按题目要求去答。由于是综合表述,答案并不是越长越好,应该准确完美。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如果是四分值的题,拟分两点去答;六分的题,拟分三点去答,并用序号清楚地标明。
  另外,综合表述题的术语运用,分析深度和规范书写也是要注意的,本文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作者单位:725200陕西省安康市石泉中学)
其他文献
目前,总观学生的课堂回答,其通病是“乱、浅、缺、和”四个字。“乱”就是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缺乏条理;“浅”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究;“缺”就是只会从问题到答案,缺少分析过程;“和”就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其病根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关。那么,怎样克服其通病,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呢?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
期刊
怎样“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会自学呢?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有一定量的学法指导,尤其是自学方法的指导。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利于学生思想,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讲、读课上,教师要通过讲、读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低年级阅读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字、词、句。如《画鸡蛋》中“用心”一词的教学,是
期刊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中级技术人才。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完成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授体,同时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以人为本、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这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
期刊
数学的特点是枯燥、严密、抽象。而学习是一种生活,当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感、价值、地位被无情地忽略后,学生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数学学习的枯燥,苦涩和知识的深奥……那么,数学究竟应该给孩子的童年和明天留下什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数学学习应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与渴望,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体验者,用自
期刊
学生时代,是个人人生历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虽然各人经历不同,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必须去面对它,经历它,不容躲避,更不可能跳跃过这个阶段。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育人,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进步、成材的领路人,是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这里,我作为一个在技校任教并担任了多年班主任的教师,针对目前普通技校教育的特点,浅述几点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体会和建议:     一、加强学生的思
期刊
胶水是将海绵粘贴到底板上,再将胶皮粘贴到海绵上的必需品,凡是经常自己粘拍子的朋友肯定离不开胶水,但是,这个胶水和一般的粘纸的胶水是不一样的。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  胶水的分类。胶水分为有机胶水和无机胶水。  有机胶水,又称快干胶水,它的主要成分是橡胶分子和有机溶剂,通常有机溶剂的比例要高于橡胶成分,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环己烷、庚烷等。这也是目前通用的胶水,它的气味闻起来比较令人难受,时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旋律。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我们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在阅读教学中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
期刊
早恋是进入青春期的中专生生理和心理变化导致的,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早恋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悖,与学生的心理年龄不合,容易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实践证明:在处理中专生早恋问题上采取“专制”手段,进行压制只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在处理中专生早恋问题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    中专生早恋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长期共同协作互生爱慕,双双坠入爱河;有的
期刊
课程改革和教科研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它们的改革、研究是一个永远探索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对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自我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学科教研组长如何在机遇中求发展,在挑战中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认为在课改和科研中准确的角色定位是重要的前提,负重奋进、求真务实的工作是有力的保障。    一、课改、科研理论学习的先行者    学校中的学科教研组长,在
期刊
特别的孩子需要特别的爱。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许多学生的家长为了家庭的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像这样就把自己的孩子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让孩子独自留守在家中,对于这种情况,有关人士称为“留守学生”现象。  班级“留守学生”多数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督,很容易出现行为偏差,甚至养成不良的习惯,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留守学生”较多的班级,班主任感到头痛,科任教师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