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走进现实生活化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in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并轨,立足于现实生活,链接当今社会现实,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纯”教文字的观念,拓展语文外廷广袤的场面.体现和反映出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关键词:中学教育;语文教学;链接生活;方法措施
  在我国,数十年的语文教育按照固定模式循环地进行着,前段时间有人一语惊人:语文教百,误尽天下苍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舆论大哗,人们开始反思中国语文教育,有人认为语文教育太过注重考试中的字、词、句分析,把应考需要作为教育内容取舍的唯一标准,造成语文教育脱离生活,笔者也有同感。忽视与生活联系,又何谈我们最终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呢?因此,语文教学要食人间烟火,要知人间五味,就需要走向生活。
  语文走向生活,不仅指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还包括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以及陶冶其灵魂,深入其思想,完善其人格等方面,使语文教育达到“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之境界。如何让语文走向生活呢?
  一、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现实同步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也就是课文讲读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记得在讲授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课前花费了大量时间寻找资料备课,并在上课时也细致地介绍了时代背景及人物,总想把自己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传达给学生,可是在朗诵时,尽管自己觉得声情并茂,可学生仍是无动于衷,而在学生朗诵时他们甚至笑了起来,这是十分失败的一课。后来偶然看到一位老师教授这篇课文的资料,他是从当时新闻热点谈起,当学生谈到悼念拉宾的场面十分感人时,教师顺势谈到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谈到当年中国人民没有悼念自由,直到“四人帮”粉碎后,才能尽情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唤起了学生内在的情思,用熟悉的电视境头接通了他们并不熟悉的历史场面,进而震撼他们的心灵,这是语文讲读和现实生活联系的一个成功范例。
  二、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生活沃土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再现生活情景。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时候,学生生活经历还是零星的,这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二)寻找生活形象。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要善于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和经历,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说,教学中围绕一个生活概念,可以用多元的渠道,打开多扇窗户,重现生活,达到高效的学习。
  三、语文教学要拓展到广阔的生活天地
  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逐步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习惯于课外阅读,习惯于写信、写日记、写随笔,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爱好,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另外,如今学生面临的语言文字环境可以说是“错、错、错”,盗版书籍、街头招牌、速成电视,到处都是错字,反过来想,这也恰好给学生辨字正音提供了生活化、社会化的“语文试题”,自然而然就由课堂扩展到了生活天地。
  四、语文教学应链接社会責任感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能用语文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改造社会尽一份公民的责任。学生每天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如街头交通、农贸市场、环保、治安,以及教育机制、农民负担、政治风云……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对象。这样,学生所收获的已远远不止不断提高的语文能力,更是一位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五、语文教学作业应体现生活原貌
  课后的作业练习也要联系生活,要求教师的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作业应尽可能来自生活,这样,学生会感到学习掌握知识是为了培养能力,更好地生活。
  比如改错字病句,可从平时日记和作文入手。有一次作文《丰富多彩的水果》,很多学生写了错别字,“菠萝”为“波萝”,“香蕉”成“橡胶”,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笔者当时就让学生把这些字挑出来,设了一个小小的展览馆,展出“丰富多彩的水果”,结句是“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从此大家果然细心了很多。修辞以及创新思维的训练,则可联系当前无处不在的广告;日记、作文的写作,也不要单纯进行量化,要注重启发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的喜怒哀乐。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找材料,将有趣的生活事件化为有趣的作文,且在相同之中去看不同,迟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比如一个学生曾在谈话中无意讲到他在家学炒菜倒酱油时,因为误倒了醋将菜炒得酸不可入口的故事时,老师启发他可将此事作为日记记下来,写出由这件事得到的教训和启发,这位学生真的写了一篇((学炒菜》日记,由于有生活体验,写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生活气息很浓。班内宣读后,老师启发大家,不少同学紧跟着写出了((学包饺子》、(《第一次和面》、《学切土豆丝》等日记,浓郁醇香的生活扑面而来。
  基于以上种种,教师要强调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的观念,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要让语文走下讲台,走进生活,吃上人间的五味杂粮,反映生活的酸甜苦辣。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一、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二、激发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幼儿音乐能力;三、认真考虑音乐活动的形式及教学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的愿望; 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关键词】幼儿;音乐;兴趣;培养  
期刊
【摘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写话一直是低段学习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为词汇贫乏、句式单一、内容空洞。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低年级读写训练,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低年级;读写训练;体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针对小学生作文现状:学生害怕作文、畏惧作文,甚至有学生说:“作文难,作文难,一见作文心就烦。”主要原因是生活、阅读、作文脱节,学生不能够
期刊
【摘要】在美术活动中,要让幼儿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对于幼儿来说,让其去动脑筋、付出时间和心思创作一幅作品,或为问题寻求答案,从中得到一些新体验,尝到一次成功的满足感,这便是创造力了。教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更大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一、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创造;二、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挖掘幼儿创造的潜力;三、教师把握好评价的尺度,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宽容学生缺点,赏识学生优点”两个方面来讲述教育学生的两种教育策略,侧重讲述了宽容学生缺点的方法和意义。经过这种方法教育后能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得到提高,学习态度得到改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为人处世得到改变。这样对学生健康成长以及以后的独立生活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宽容 赏识 教育策略 尊重 爱心  1.用宽容温暖学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有人说:“人有两颗心
期刊
【摘要】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当学习电功率这一节时,有对灯泡亮度比较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本文就学习电功率这一节中,如何解决比较灯泡亮度问题提出一些方法:通过直接比较来比较灯泡亮度、间接比较即运用公式分析或计算比较,帮助学生认识灯泡的亮度是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关键词】物理教学 灯泡亮度 比较问题 探讨    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当学习电功率这一节时,有对灯泡亮度比较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困难,
期刊
【摘要】班集体的建设影响着学生的多元发展。我校一直把班级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班级自主管理策略,从而实现科学、人文地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  【关键词】管理;参与;发展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
期刊
【摘要】教师的发展,在2009年的春天已经成为锦州市实验学校最重要的战略任务。让青年教师超越性的发展,这是实验学校教师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老带新,在培养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上发挥了老教师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做法是:在教育方面发挥老教师的纽带作用、在教学方面发挥老教师的人梯作用、在科研方面发挥老领导的龙头作用。  【关键词】纽带;人梯;龙头  锦州市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
期刊
在翠屏区“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之风如火如荼之际,在学校前期“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之举失利夭折之后,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在七年级四个班级中再次全面开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现有班级数不多的情况下,也可谓规模壮观,盛况空前。工作之余,也走马观花式的看过一些关于“尝试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书籍,无论是對于学校前期课堂教学改革的失利,还是对后期在全校铺开“小组
期刊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
期刊
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相对性概念,它追求的是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高效率就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这是高效课堂的知识能力指标。高效益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快乐,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与健全人格,这是高效课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标。高效课堂本身是想通过课堂革命促进整个教育的变革与突围,以课堂做支点构建新的教育体系,以此推动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  当前,农村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