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 目的 本文选取某院门诊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样本,针对患者血糖超标程度差异合理施药的基础上,协同使用了第二代ACEI类药物中的依那普利,通过分析药物的效力,提升对于该症的认识,从而提出联合用药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以期对患者用药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也有利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方法 选取某院2013年6月到2013年12月就诊并随访的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5例,了解其收缩压、舒张压及服药的状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对结果比对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前后,患者高血压的状况有很大改善,血糖与血压控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血糖水平的下降有益于血压的降低。结论 在治疗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在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应适当施用降压药物,建议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此外还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血压测量,帮助患者调节生活方式,以改善其健康状况。
关键词:II型糖尿病;高血压;血压控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在糖尿病合并症患者中,有百分之二十到四十的人均患有高血压,其中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也有较大差异,I型通常在合并肾部疾病后发生高血压病症,而II型则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因现代人饮食及作息的方式的不健康以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II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产生极大的破坏,内皮细胞受损严重,对其生活质量造成极坏的影响,具体包括冠心病、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等。
1.1.2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在当今世界上,针对心血管疾病、降压方面的药物中,ACEI是其中发展最快,证实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类。其中依那普利是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物的代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即用到了该药物。它通过遏制血管紧张素的转化来间接影响醛固酮的分泌,降低血管阻力,这样就实现了血压的降低。施用依那普利可以有效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率,防止高血压患者常患的心脏肥大的出现。
1.2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2013年6月至12月七月间某院糖尿病门诊就诊并随访的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75例,进行跟踪治疗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106例,年龄分布在31岁到84岁之间,平均(52.7±9.5)岁,糖尿病病程一到九年。研究对象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内分泌疾病导致的高血压,排除了具有胰腺疾病的患者,并将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排除,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1.3治疗方法
研究中的所有病患,在充分进行非药物治疗(合理饮食、戒烟、节制饮酒、适度锻炼)的基础上,科学使用降糖药物,并口服降压药物依那普利(少数1级患者可不服用)。规律用药,两周、四周后分别观察患者血糖、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
1.4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ISH在2009年提出的指标,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应当控制在130/80 mmHg 以下的标准。若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130mmol/L以下、舒张压80mmol/L以下,或者有所下降,就证明药物控制发挥了作用;相反,如果血压基本上没有变化或未下降到规定的标准,则表明没有控制好。
1.5统计学方法
对于测量取得的结果,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应用t′函数对测定的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小于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
2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血压与血糖指标都产生了较大变化,记录如下。
2.1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研究结束后,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均达到了ISH的标准,占94.9%(166/175),而无效的比例为5.1%,且符合软件设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2.2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统计数据表明,血压的降低与血糖的调节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以空腹血糖量为标准,对于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其血压的降低也较为明显,反之,血糖超标者,血压下降较为缓慢,这也给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一定启示,血糖、血压数据见下表2所示。
2.3不良反应
在为期七个月的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头晕现象4例,心悸1例,恶心5例,并无恶性不良反应现象出现,对观察数据没有负面影响。
2.4大血管事件发生率
研究期间,共出现7例大血管事件,其中脑梗死5例,脑出血1例,心悸缺血1例,发生率占总人数的4.0%。
3讨论
3.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诱因分析
具体说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率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作用水平远低于普通人群;第二,共同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三,糖尿病合并肾病后出现的高血压症状;第四,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问题。据WHO/ISH的规定,该合并症属于药物治疗强制性适应症,较之于单一的糖尿病患者,II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对肾脏的损害也更大。
3.2 研究结果探讨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得出,针对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以对病患的血脂及并发症影响较小的药物为好。此外,还鼓励联合用药,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单一药品大剂量服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并且产生协同作用,抵消恶性影响,从而实现对靶器官的保护。本次研究在针对病患的血糖超标程度差异合理施药的基础上,协同使用了第二代ACEI类药物中的依那普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血糖指数得到有效调剂,降压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并发挥了保护肾小球小动脉的作用,对于后期治疗也有一定益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较为复杂,应高度重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多重危险因素,提升降压质量,控制血压下降的速度。另外,在进行综合、科学的药物干预的同时,对于合并症患者也应注意非药物干预。
总之,对于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症,新发病患、一级患者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尽早诊断,及时干预,以实现逆转疾病转归的作用。对于重症糖尿病患者或者病程较长的合并症病人,则要联合用药,血压、血糖控制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1]刘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60例的临床治疗体會[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9:66.
[2]刘卫华,信思远.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及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2,23:118-119.
[3]范晓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2,15:3269-3270.
[4]郑艳玲,曲新立,王炳芹.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3,26:55.
[5]周齐娜,付青梅,李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12,03:114-118.
摘要: 目的 本文选取某院门诊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样本,针对患者血糖超标程度差异合理施药的基础上,协同使用了第二代ACEI类药物中的依那普利,通过分析药物的效力,提升对于该症的认识,从而提出联合用药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以期对患者用药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也有利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方法 选取某院2013年6月到2013年12月就诊并随访的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5例,了解其收缩压、舒张压及服药的状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对结果比对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前后,患者高血压的状况有很大改善,血糖与血压控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血糖水平的下降有益于血压的降低。结论 在治疗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在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应适当施用降压药物,建议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此外还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血压测量,帮助患者调节生活方式,以改善其健康状况。
关键词:II型糖尿病;高血压;血压控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在糖尿病合并症患者中,有百分之二十到四十的人均患有高血压,其中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也有较大差异,I型通常在合并肾部疾病后发生高血压病症,而II型则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因现代人饮食及作息的方式的不健康以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II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产生极大的破坏,内皮细胞受损严重,对其生活质量造成极坏的影响,具体包括冠心病、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等。
1.1.2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在当今世界上,针对心血管疾病、降压方面的药物中,ACEI是其中发展最快,证实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类。其中依那普利是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物的代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即用到了该药物。它通过遏制血管紧张素的转化来间接影响醛固酮的分泌,降低血管阻力,这样就实现了血压的降低。施用依那普利可以有效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率,防止高血压患者常患的心脏肥大的出现。
1.2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2013年6月至12月七月间某院糖尿病门诊就诊并随访的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75例,进行跟踪治疗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106例,年龄分布在31岁到84岁之间,平均(52.7±9.5)岁,糖尿病病程一到九年。研究对象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内分泌疾病导致的高血压,排除了具有胰腺疾病的患者,并将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排除,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1.3治疗方法
研究中的所有病患,在充分进行非药物治疗(合理饮食、戒烟、节制饮酒、适度锻炼)的基础上,科学使用降糖药物,并口服降压药物依那普利(少数1级患者可不服用)。规律用药,两周、四周后分别观察患者血糖、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
1.4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ISH在2009年提出的指标,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应当控制在130/80 mmHg 以下的标准。若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130mmol/L以下、舒张压80mmol/L以下,或者有所下降,就证明药物控制发挥了作用;相反,如果血压基本上没有变化或未下降到规定的标准,则表明没有控制好。
1.5统计学方法
对于测量取得的结果,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应用t′函数对测定的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小于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
2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血压与血糖指标都产生了较大变化,记录如下。
2.1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研究结束后,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均达到了ISH的标准,占94.9%(166/175),而无效的比例为5.1%,且符合软件设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2.2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统计数据表明,血压的降低与血糖的调节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以空腹血糖量为标准,对于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其血压的降低也较为明显,反之,血糖超标者,血压下降较为缓慢,这也给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一定启示,血糖、血压数据见下表2所示。
2.3不良反应
在为期七个月的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头晕现象4例,心悸1例,恶心5例,并无恶性不良反应现象出现,对观察数据没有负面影响。
2.4大血管事件发生率
研究期间,共出现7例大血管事件,其中脑梗死5例,脑出血1例,心悸缺血1例,发生率占总人数的4.0%。
3讨论
3.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诱因分析
具体说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率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作用水平远低于普通人群;第二,共同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三,糖尿病合并肾病后出现的高血压症状;第四,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问题。据WHO/ISH的规定,该合并症属于药物治疗强制性适应症,较之于单一的糖尿病患者,II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对肾脏的损害也更大。
3.2 研究结果探讨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得出,针对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以对病患的血脂及并发症影响较小的药物为好。此外,还鼓励联合用药,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单一药品大剂量服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并且产生协同作用,抵消恶性影响,从而实现对靶器官的保护。本次研究在针对病患的血糖超标程度差异合理施药的基础上,协同使用了第二代ACEI类药物中的依那普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血糖指数得到有效调剂,降压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并发挥了保护肾小球小动脉的作用,对于后期治疗也有一定益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较为复杂,应高度重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多重危险因素,提升降压质量,控制血压下降的速度。另外,在进行综合、科学的药物干预的同时,对于合并症患者也应注意非药物干预。
总之,对于I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症,新发病患、一级患者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尽早诊断,及时干预,以实现逆转疾病转归的作用。对于重症糖尿病患者或者病程较长的合并症病人,则要联合用药,血压、血糖控制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1]刘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60例的临床治疗体會[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9:66.
[2]刘卫华,信思远.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及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2,23:118-119.
[3]范晓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2,15:3269-3270.
[4]郑艳玲,曲新立,王炳芹.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3,26:55.
[5]周齐娜,付青梅,李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12,03: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