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历史的方向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时一年半时间制作的四集纪录片《北上——长征在哈达铺》已登陆央视,回顾这一年半的制作之路,有很多感悟想要分享。
  之前,我其实没有执导过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很多青年导演会对这类题材产生本能的抗拒,一听“长征”这个词就会觉得这是四五十岁的人做的题材,我也看了很多资料,经历了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逐渐找到一些方法让一段宏大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让我了解到了一个与以往认识不同的长征史,其中故事化的叙述方式,紧紧跟随人物命运,让代入感和画面感都很强烈,所以我才建议用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拍摄一部“现代化表达”的历史纪录片。
  当我们说到长征,都会想到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大渡河、雪山草地……可是《北上》所选择的时间段恰好是在这一切都经过之后,从两河口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和分裂开始,直到会师陕北完成长征这段历史。论惊险刺激的程度,是不及长征前半段的,论故事性也差了很多。但是这段历史一样有着非常丰富且耐人寻味的情节发展。首先我们提到长征,很少有人了解长征中的党内分歧,在我们了解到的史料中,当时的分歧意见还是很严重的,甚至出现过“第二中央”。这让这段看似已经走过千难万险的“坦途”增添了很多内在的矛盾冲突,主要的困难不再是来自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和自然天险,而更多的是来自面对茫然未知的前方和党内分歧和矛盾,每个人内心的斗争和选择。
  我们尽量客观的呈现历史,所以在构思人物的时候进行了很多换位思考。的确,在当时的环境下,没人可以准确的预知“北上”或“南下”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所以才会出现党内矛盾和分歧。毛泽东凭借冷静的分析建议北上,这样可以借助有利地形发展根据地,稳扎稳打,张国焘则主张南下,面向成都等大城市打进攻战,我们的故事就从这样的一场争论中拉开了序幕。
  有了创作的动机,我们请来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的原研究室主任陈伙成老师形成文学剧本,在长征史方面他是绝对的权威。陈老师非常敬业,70多岁的高龄还坚持要前往那个曾经带给红军补给的小镇“哈达铺”实地采风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也感到很兴奋,感到这个地方的确从地理位置到物资供应都符合“长征路上的加油站”这一定位,是一个在长征史上常常被忽视又不容忽视的重要节点。回到北京后,陈老师一气呵成,写就了“北上”的第一稿文学剧本。
  在进行前期筹备的时候有两个实际的难点,一个是如何去寻找一条传说中的“分布23家各式店铺”的哈达铺老街,另外就是片中涉及到很多伟人和关键人物,特型演员的问题如何解决。当我们到达哈达铺采风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年红军经过时的那条老街保存得非常完好,赭红色的墙面上留下的宣传标语还依稀可见。当年,哈达铺是这一代远近闻名的旱码头,集市贸易非常发达,也正因如此,红军才得以在此休养生息,继续北上。如今,这条老街依然焕发着当年的光彩。
  关于特型演员的问题曾经困扰了我们很久,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朱德、贺龙、任弼时……每一位观众们都耳熟能详,如果演员完全与历史人物不相似,整个情景再现就很难让人信服。我们很早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扮演这些领导人的特型演员,在寻找中我们发现,其实中国特型演员的资源非常丰富,单就毛泽东一个角色我们就接到了20多份不同的照片或简历,但大多都适合扮演建国前后时期的毛主席,而在长征时期,毛泽东刚过四十岁。我们翻阅了为数不多的长征时期的照片,长期的艰难跋涉、缺衣少粮,让每一位领导者和红军战士一样,面黄肌瘦,看上去极其疲惫,这为我们的寻找增添了许多难度。最后,我们在网上发现了井冈山革命老区有一位开办私立学校的校长舒斯一非常贴近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形象,马上联络了舒校长试镜。舒校长经常在当地组织的演出活动中扮演毛泽东,也参加过一些影视剧的拍摄,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当即就确定了由舒校长来扮演长征中的毛泽东一角。
  舒校长的出现好像打开了一个选角的绿色通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相继找到了周恩来、张闻天、贺龙、任弼时、蒋介石、张国焘等重要角色的特型演员,选角筹备终于告一段落。
  在马不停蹄寻找演员的同时,我们也对美术精益求精,因为涉及的这一历史时期,有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红军战士,也有蒋介石的中央军和地方军,各个军种的服装、装备、武器弹药各不相同。我们请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美术和道具班子,在北京几个主要的道具库里开始寻找相对应且符合历史事实的道具,每一样道具都拍下照片请军事科学院的专家过目检查,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剧中使用的两台发报机都是真实道具,其中一台至今仍然可用。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我们发现了当年留下的一把真实的小铜勺,这把小勺和它背后的故事十分感人,我们当即决定在剧本中加入这一情节,而且也使用了真实的道具来拍摄这一场景。
  在场景方面,红军当年经过哈达铺的部分都以哈达铺当地的实景加以改造,但剧中耗资最大的场景就是蒋介石国民党方面的相关场景。我们在北京香河国华影视城的摄影棚内,以一比一的比例搭建了蒋介石重庆行营的会议室和办公室,找到了当年的历史照片,完全按照原样复原了这些场景,所有的地图、文件、道具都力求完全还原,甚至办公桌的位置也和当年一模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扮演蒋介石的演员赵怀良老师并不是职业演员,他是一位收藏家,我们从鉴宝节目中看到他,发现与那一时期的蒋介石非常接近,于是此片便成为了他的银屏首秀。他也由此喜欢上了表演,希望以后可以更多的出演一些角色。
  在指导演员表演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非专业演员表演上的困难,比如一场蒋介石因为手下围堵红军不利而在会议室大发雷霆的戏,演员的表演始终放不开,情绪上无法达到表演的要求。我们通过不断的激发来调动演员情绪,最后我佯装气愤的夺下演员手中的地图杆摔在地上,这一举动也许让赵老师有些意外,但同样也让他的情绪达到了良好的状态,开机便水到渠成。   在摄影方面,我们请到了擅长拍摄主旋律题材的摄影师冯宣来担纲摄影指导。在那个异常艰苦的时期,几乎是没有电力和灯具存在的,所以在内景布光方面我们决定采用非常平实的布光方式,因为所有的光源几乎都来自于室外的自然光和室内的油灯等火光,所以光线在人物面部形成的反差会非常大。有人曾怀疑过这样大反差的布光方法是否会让领导人的形象变得诡异和阴郁,但我们还是坚持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光线营造的情绪和角度很有关系,虽然反差很大,但是光源方向可以略高于演员的视平高度,这样鼻子等产生的侧影就会向下,不会让人感觉诡异和不适。
  没有任何的影视作品拍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在实际拍摄中我们也遇到了意外,比如红军过草地的一个再现场景,我们选择了哈达铺附近的一片高原草场,沼泽遍布,地势起伏,选景当日正好赶上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100米,整个草原弥漫着一股萧杀的死亡气息,非常符合我心中关于那片“吃人”草地的设想,我们还为寻找到这样合适的场景兴奋不已。但到了拍摄当日,我们赶到草原时晴空万里,风景如画,所有演员都兴奋不已的合影留念,只有我和摄影在一旁愁眉不展。拍不拍?万事俱备只欠大雾,如果收工等待则面临拖期产生的巨额浪费。我们调整思路,不如换一种拍摄方法,顺势拍摄光天化日之下的残酷草地。
  我们重新设计了镜头,让每一个镜头都相对仰视拍摄,既能突出红军士兵的形象,又能带到明亮的天空作为背景。所有的镜头都按照天空来曝光,这样前景行走的士兵、马匹和演员,都处在曝光不足的阴影之中,整个镜头的形式感就出现了:万里晴空下,白云飘过,一群饥寒交迫、骨瘦如柴的黑影正在草地上艰难跋涉,不断有人倒下,破旧的草鞋、死去的战士身上盖着的麻袋等等意向都加重了这个场景的残酷性。最终出来的效果我们认为比大雾中的行军更具有冲击力,这种美景和艰苦造成的反差让戏剧冲突更为强烈,也加重了整场戏的气氛营造。
  半个月的拍摄完成后,我们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中,在剪辑方面我们进行了新的尝试——剪辑人员的轮换制,先由两名剪辑师分别剪辑一二集和三四集,然后两人互换,进行精剪,最终由我统一调整一遍终剪。这样做其实是效仿香港和美国的制作模式,在车轮战的剪辑过程中不断加入一些新的思想,让整部影片融合每位剪辑师不同的风格,最终出来的效果非常好,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在地图制作方面我们遵循了几个重要的原则,一是:不做旋转,正北正南,便于观众明确方位。二是:遵照军事地图的标记方式,红军行军路线用红色,国民党的防线和部署用蓝色,便于区分。三是:不做干扰视觉的炫目效果,以观众清楚了解战场变化和行军路线为主要准则。这样观众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关于这段时期敌我力量分布、行军走向、战斗战役等诸多有效信息。当我们做完所有的后期工作,经历了几次吸取意见和修改,最终出片问世的时候,已经一年有余。
  《北上——长征在哈达铺》已于2014年4月21日——24日在央视十频道《探索发现》首播。我们也与观众一起,再一次回顾长征历史上那段充满艰辛的峥嵘岁月。
  责任编辑 陈晰
其他文献
幼年时期,他天资聪颖,5岁就走进课堂,被老师称赞为“孺子可教”。16岁读大学,可竟然在大学本科念了5年。毕业后南下淘金,在阿里巴巴的第二个月,就做了全国销售冠军。但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选择了回乡创业。自己的公司刚成立不久,就遭遇“非典”,业务惨不忍睹。他又做了“生死抉择”,劫后逢生,携手百度,短短10年间,他带领手下从3个人的“小作坊”做到如今1000多人的山东省互联网的龙头老大。  面对如此跌
期刊
从北京市市区一路向南,公交957路驶进了大兴区西红门镇北路寿宝庄村,下了车,对面就是蒲公英中学,整个行程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一个半钟头。倘若每天三个小时花在这样的路上,着实让人有些头疼。  很难想象,年逾花甲的蒲公英中学校长郑洪每天都是如此,这条路,她一走就走了近十年,风雨无阻,因为在这个地方,有期盼她身影的500多个孩子和20多位老师。  郑洪说:“我们学生的家长们多半是在建筑业或服务业的
期刊
《高山下的花环》、《英雄儿女》、《保卫延安》、《红旗谱》……建国以来,这些军旅题材文学作品伴随了几代人成长。那些扣人心弦的战斗场景、我军官兵英勇杀敌的闪光形象、军民联合抗敌的鱼水深情,早已牢牢扎根在人们心中。不论何时提起,总能激起大家的满怀豪情。  长期以来,我国军事题材文艺作品走的是一条弘扬主旋律、表现我军将士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创作道路,在不同历史时期,这种品格为军事题材文艺作品赢得了
期刊
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这么一段话:“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这是第三任所长夏武平生前的至理名言,也是西北高原所秉承的“牦牛精神”。  2014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5周年。这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经济政策和人才政策,但摆在眼前的现实依旧,西部地
期刊
凌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一架刚刚降落的空客A-320客机在航空机电员彭亮的引导下,顺利滑行到435号停机坪。在客机停稳后,航空机电员白浜良上前挡好飞机轮挡,通过耳机通知客机机组松刹车,并询问飞机飞行过程中的技术状况。经过这一系列的程序,机长被允许打开舱门,让旅客下机。  白浜良和彭亮是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AMECO)重庆基地的两名机务人员。GAMECO重庆基地承担着南方航空、重庆航
期刊
军事文艺的创作生拉硬扯肯定不行,如何让最广泛的观众接理解、接受、喜爱乃至服膺你的创作理念,在智商和情感上与愿意与编剧交流,产生交集与共鸣,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软实力。 ——谭晓明  说起眼下前仆后继的各种抗战“雷剧”,谭晓明有点心疼,“影视是门昂贵的艺术,几千万的投入就博人一笑,太浪费了。”对于军事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军艺)文学系副教授、影视教研室主任的谭晓明有自己独
期刊
赵登平将军热爱大海。  每次到部队出差他都不会放过随舰出海的机会,即使闲暇之余,也经常去海边漫步思考。  “大海不仅仅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辽阔、永恒,更是为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给予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四十余载从戎生涯,伴随着浓得化不开的“海洋情结”,他从海军最基层的科研人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共和国海军装备部副部长。这位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大海,他的军人生涯也
期刊
前些时笔者到加拿大访问,导游是位来自中国的移民。他调侃:用不了多久,中国人将把加拿大人都赶到山里去。他讲的现象,在中国移民聚集的国家中带有普遍性。中国人喜欢热闹,因而多居住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西方人喜欢安静,且亲近自然,因而往山里跑。因此反向流动的结果,就是一些城市逐渐成为中国人的天下。  这让我想起中国正处在爆发期的城市病。交通拥挤、房价高企、空气质量下降……城市病在中国的城市中蔓延,特别是
期刊
在军艺上的每一堂课都能带来很多创作灵感。就是在军艺学习期间,他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军事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爱在八月》  我们不能让好莱坞式的英雄成为他们的精神标杆。英雄并非没有国界,英雄首先是民族的、国家的。和平时代,首要的也应该是弘扬民族品格的英雄情怀。 ——周志方  三月里的春天,鲁迅文学院内,玉兰花含苞待放,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开学,50名学员以文学的名义相会在此,他们中间有一个
期刊
吕彤光是二炮装备研究院某室主任兼高工,全军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全军武器装备技术评审组委员、二炮信息专家组成员。  他先后完成武器装备发展论证、研制、试验和改造任务50余项,主持编写了三项复杂电磁环境系列国军标和两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五项,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首次评审发言被批“打横炮”  2002年6月,吕彤光刚来二炮某研究所不久,就被派去参加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