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人本课堂的构建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n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关注学生学习现状,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关注学生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构建全新的人本课堂,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人格完善。
  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全新定位。这些论述要求教师必须摒弃教师中心主义,彻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法,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优势,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超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把那种严肃僵硬的“军营式”课堂变为轻松活泼的“茶馆式”课堂,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潜能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才能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二、倡导灵活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用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来衡量学生,这种同一化、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历练、主动探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想用读的方法的就让他反复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想抓关键词句分析的就让他边读边揣摩;想合作探究的就进行小组自由讨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优秀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学困生,制定弹性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比如,为学困生设定的学习目标既要具体详实,又要简单浅易,为优秀生设定的学习目标可相对提高。在作业设计上要坚持层次性原则。一是切实抓好基本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二是加强综合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三是指导好思考题,让优秀生探索与研究,使其能得到充分发展。像这种上不封顶、下保底的练习设计,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如教完《捞月亮》后,我分层次设计了三道练习题,(1)造句:____________也跟___________。(2)编课本剧小组进行表演。(3)几十年后,当年参加捞月亮的小猴子在回忆往事时会怎么对它的子孙说呢?请描述其场面。其中,第三题是选做题,优秀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发挥,进行说话练习。
  四、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更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理就在此。如学完《将相和》一文后,我问学生:“你最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蔺相如和廉颇,因为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廉颇勇猛善战,知错能改。但有一位学生却说喜欢赵王。我惊讶地问:“为什么?”他说:“蔺相如原本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人物,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蔺相如完璧归赵,维护了赵国的利益,赵王就封他做大夫;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王就封他做上卿。每次斗争胜利以后,赵王总是对蔺相如厚爱有加,破格提升,所以我喜欢赵王,他敢于大胆使用人才,任人唯贤。”这位学生抓住了赵王这一点来评论,观点新颖,论述有理有据,敢抒己见,令人折服。我当场给予肯定说:“你分析得很好,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赵王身上的优点,真了不起!老师相信你长大后如果当上了领导;—定是位出色的领导。”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正是要发现、要培养这种有创意、有个性的思维吗?
  五、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为大千世界是一本语文百科全书,缤纷的社会,多彩的世界,奥妙无穷的大自然,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广阔空间;优美的广告词,引人入胜的电视剧,扣人心弦的动画片都有儿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社区里的娱乐活动,少年宫里的演讲比赛,家庭里的成语接龙,都是学生语言实践的好场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在教科书这方狭小的天地里,而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社会生活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桂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慧林
其他文献
一、概念    学生回避的策略被研究者称为“自我妨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开始考察学校和课堂中学生的自我妨碍行为,他们认为,在学校和课堂这种典型的能力评价情景中,学生为避免可能会出现的消极情感结果就会预先设置障碍,以便为潜在的失败预先准备合理的借口,这种行为就是学业自我妨碍。    二、表现特点    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我妨碍的使用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种族等。男
期刊
地方高等院校指的是由省及省级以下政府管理的高等院校。地方高等院校数量大,分布面广,肩负着普及高等教育的重任。    一、困难    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着较多的生存困难,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危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资金困难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高等院校。资料显示,中国普通高校生均经常性成本已从1991年的4012元快速提升到2000年的12875元,地方高等院校收取的学费
期刊
一、高校要建立以“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强调尊重人、培养人、满足人的需求,着力培养敬业精神,形成开拓进取的共同价值观。高校应从强调学校利益转变为强调学校、辅导员共同体利益,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能不仅仅是对工作或岗位管理,还必须致力于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满足辅导员自我职业发展需求,提高个人成就感,从而提高辅导员在工作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学校管理
期刊
困难家庭就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关系中处于劣势的家庭。来自这些家庭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矛盾复杂性,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走出心理樊篱,健康成长。    一、困难家庭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1.较强的上进心和经济困难压力大的矛盾。这类大学生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每门课都能拔尖,致使自己压力非常大,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他们热衷于考研,但是往往担心增加家庭的负担而犹豫不决,想学习又需要打
期刊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本名著”,并在每学期课本上附有推荐的名著简介和精彩章节。可时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轻视这些课外阅读的现象。随着新课标的施行,中考试卷等学习评价手段的改革,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正确评价阅读效果,越来越值得大家重视和研究。    一、以考导看,扎实开展阅读    中考命题者,应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注重试题的灵活多变,减少甚至消除教师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观的具体形态,为指导教学过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笔者以为要达到上面提出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倾听学生心声,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一环。老一辈著名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都曾在青年时代得益于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英语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摆在每位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尝试:    一、强化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英语教师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文化修养如何,直接影响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关系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期刊
在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现代教育中,人们普遍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非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这种教育理念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的模式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的变化对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否适应新要
期刊
一年级的小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势,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发挥教材优势,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自编儿歌,培养想象思维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中,拼音和识字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比较乏味,而汉字是音、形、义的统
期刊
阅读可以积累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可以发展我们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小看“读”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不仅要以读为本,还应注意读与“听、说、写”之间的有机结合。    一、读和感悟相结合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充分说明了多读对感悟的重要性。多读,有助于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内化和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