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茶王村”——祥地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所有外出开荼庄的祥地茶农茶商,都将那幅带有图腾意味的家乡全景图高高悬挂在自己的店堂里、心坎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祥地几乎成为了祥华甚至整个安溪铁观音的象征……
  原福建省省长、商业部部长胡平在视察福建省安溪县祥华乡时曾这样评价:“祥华观音,茶中极品。”
  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祥华乡祥地村的铁观音几乎成为了祥华甚至整个安溪铁观音的象征。
  探询祥地出好茶的根由,这里的茶农如数家珍——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是祥地村出产好茶的原因之一。
  茶农们谎天时、地利、人和等优越条件下。才能生产出形、色、香、味、韵俱佳的好茶。
  


  祥地村地处安溪西北部,位扼中国铁观音三大主产地之一——祥华乡的东大门。境内数座高峰(同发山)生态环境保护完好。葱茏林木达上千亩。依半山腰开垦的祥地万亩茶园,平均海拔均在800—1200米之间,土壤深厚。以红、黄凝土为主,山间长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乌龙茶尤其是铁观音的栽培。
  
  悠久的产茶历史和精湛的制茶工艺。是祥地村出产好茶的原因之二。
  祥地村种植铁观音历史可追溯到150年前,据考证。至清末该村年产铁观音春茶已达上百担。历经祖祖辈辈的流转传承。祥地村始终拥有一大批勤劳朴实、经验丰富的茶农与制茶能手。
  “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样地全村现有6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种茶。他们以精细的采摘方法和精湛的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铁观音品质可谓独树一帜。
  祥地铁观音外形圆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乌油润。砂绿显。红镶边,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高长。带独特的兰花香(甜果味),滋味醇厚,入口回甘强,音韵显,叶底肥厚软亮,具绸面光泽,耐冲泡,耐储藏,经过加工烤火后,茶汤入口的韵味尤为明显。
  祥地茶的优越品质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消费者的认同。该村茶师精心制作的铁观音自1982年始,连续5年荣获中国铁观音重镇——祥华乡的“茶王”桂冠该村被祥华乡定为铁观音“专业制茶示范点”。1987年以来,该村更有多人次在政府举办的各级茶王赛上获得金奖、一等奖、优质奖、茶王等荣誉。
  因此。如果说安溪是中国铁观音的一顶皇冠,那么,祥地茶就是这顶皇冠上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
其他文献
广州有不少茶楼,但依湖而建的流花湖茶艺城却是一道独特而恬美的风景。  十年前,香港即将回归,广州的旅游业空前高涨,在流花湖公园的西苑,广阔优美的湖天一色,诞生了流花湖茶艺城。    茶艺城有专门喝茶的“迴波榭”。既是“榭”,自然依水而建,与湖水相伴,装修得古色古香。室内存放着多种难得的好茶与茶具,室外数张茶榻临着栏杆,波光荡漾中。茶香缭绕。  茶船则与“迴波榭”隔水相望,踩过木板小桥,才能进入窗明
期刊
黄金茶,一直以为茶是清雅之物,怎么起这么个“俗气”的名字呢?第一次喝到湖南保靖黄金茶的时候,印象还算不错,可却因为这个俗气的名字而遭到我的排斥……    邂逅    去年4月上旬,应朋友之邀参加了一个新茶品赏会。茶艺员递给我的是一玻璃杯用滚开水冲泡的绿茶。茶叶看起来并没什么特别,像常见的毛尖茶。倒是香气不错,纯正的板栗香,浓而不重,还透着几分清雅。啜一口。微苦但不涩,而且苦感很快化开回甘,瞬间一种
期刊
拓,即把碑刻、铜器等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  我国种茶、制茶和饮茶古已有之,一些重要的茶事难免有一些刻石为记,而这些碑碣被后人拓下,就成为宝贵的拓片茶文化或拓本茶文化。    拓片一:碑拓片  福建泉州南安莲花峰石上,有一处刻有“莲花荼襟”四个大字。偶见有人介绍此石刻时常把“莲花荼襟”误为“莲花茶襟”。虽然“茶”、“荼”古时相通,但在“太元丙子”(公元376年)时主要用“荼”字,石刻亦为
期刊
这是一次春茶的嘉年华,这是一场所有好茶之人的狂欢节。  6月23日,福州五四路置地广场彩旗飘扬,由本刊主办、九峰名茶协办的“2006春茶品茗品牌推介会”在众多爱茶之人的期待中精彩亮相。  此次受邀出席推介会开幕式的茶界专家有中国茶叶界泰斗97岁高龄张天福老先生、中国陶艺界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吴鸣等众多嘉宾。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为本次推介会发来了贺信。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
期刊
第六问 如何客观评价中国茶道?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由此可知,早在唐代就已经饮茶有“道”了。  古往今来,谈茶论道的人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茶道一直未能“大行其道”。茶文化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一个小小的板块,而且一直流行于历代僧道缁流、文人雅士和部分帝王贵胄间,并不完全符合社会及大众的审美趣味。饮茶仅仅是民众的一种
期刊
于文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顾问。1940年出生于陕西老茶区紫阳县,生在茶区,长在茶区,他一生的志愿是教书育人并当个好作家。1994年,丁文推出《中国茶道》一书,界定“茶道”概念,创建“茶道学”,此书先后4次再版并传播到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后10年间,他先后出版了《茶乘》、《大唐茶文化》、《陆羽大观》、《茶魂》等书,共计176万宇。  人们一提“茶马古道”,就以为是在云南。实际上,在陕西宁强县
期刊
现旅居新西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影视传媒硕士,曾在福州从事媒体工作多年,有小专栏见诸《钱江晚报》、《福州晚报》等,小说、随笔见于《上海文学》、《上海文坛》等杂志,自认是一只除茶文化之外还爱好许多的三脚猫。  关于下午茶的文章有过不少了,关于“高茶”和“低茶”的疑问却始终不绝于耳:倘有人请赴一个“High Tea”的派对,是不是就是通常说的下午茶会呢?为什么有High与Low之分呢?  通常所知下午茶
期刊
喜欢茶,没有来由的喜欢一片。就像一片雪遇见了一朵梅启然而然地跟着染上了梅的清香。  正如人与人。本来天南地北各不相干,却在某日相遇了,进而一见如故。  “这是海南的特色茶,送给你。”朋友微笑着把一个碧绿的茶盒放在我面前,我感到了无限的温暖。尽管是冬天,窗外的寒冷似乎亦与我无关了。“香草兰!”仅是这茶的名字就已让我喜爱不已了,我仿佛闻见了兰香。茶的本质当然是优美的,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朋友竟有如此的雅意
期刊
俞昌雄,青年作家,福建70后诗人代表,在《诗歌月刊》、《散文》、《当代小说》、《诗刊》、《人民文学》、《新大陆》等海内外20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在《成都晚报》、《民营经济报》等十来家报纸开设过专栏,作品曾入选《70后诗人诗选》、《人民文学新诗人诗选》、《朦胧诗二十五年》、《大陆青年作家作品选》等30多种选本,多次在省内外获奖,现居福州。  爱泡茶的男人很多,爱泡妞的男人亦很多。“泡茶”与“
期刊
徐晓村 1954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副教授,他主编出版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以优美的图文洋洋洒洒展示了中国茶的过去与现在,是中国茶文化的大观园。 武阳。今天的双江镇,是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茶叶交易市场。2000年前的王褒《僮约》,为我们留下了“武阳买茶”的记录。  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褒到成都看望亡友的遗孀杨惠。仆人便了对女主人热情款待王褒表示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