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根源探索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t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记叙的是名妓杜十娘的悲情故事,杜十娘不幸沦落风尘,饱经沧桑,私下积攒百宝箱,后遇到忠厚的李甲,便有意委身于他。被赎身从良后,二人双双离京在瓜州渡口,盐商孙富垂涎十娘美色,以一千金价与李甲达成协议买走十娘。绝望的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自己纵身投入滚滚江河中。杜十娘香消玉殒的悲剧命运是历史的必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找到解释。
   一、中国女子的复仇情结注定杜十娘会选择极端的人生命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当众自尽,实际上是她选择的最好的复仇方式。她已经看透了李甲是个伪君子,所以她不仅要沉掉财富让只认钱的李甲心疼,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死亡唤起周围的人,特别是用舆论压迫官府对李甲进行审判,追究他逼死人命的罪责。中国古代法律讲究“冤有头债有主”,众多人都看见是杜十娘自己跳下船淹死的,但中国官府正因为众多人都看见了才要追究李甲的逼死人命罪。中国古代法律是建立在宗族宗法的社会基础上的,这一法律在特定的情况下能治李甲的罪,在治李甲的罪之前,其名声已坏。杜十娘就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得了法律的帮助,这也是中国女子自古就有的一种独特的复仇情结,那就是在自己死后用社会舆论来威迫官府治仇人的罪——最好是死罪,以此来向仇人索命复仇。
   二、人类千年文明的本质演绎杜十娘的悲剧
   翻开古代的文学作品,“青楼”二字比比皆是,完全可以试想,如果没有青楼,那么中国文学就少了“十年一觉扬州梦”,少了“两重心字罗衣”,更会少了一曲千古绝唱《琵琶行》;而反之如果没有了这些诗人的倾情之作,青楼又会是那个“驰道扬花满御沟”的青楼吗?“文学在诗化青楼的同时也借青楼诗化着自己”。青楼的美是存在于精神中的,而这种精神不仅存在于青楼女子中,更存在于那些与青楼有着密切关系的文人之中。
   古代青楼女子个个身怀绝技,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文人们重视的也正是她们的技艺、情感、命运,青楼还有一道最为绝美的风景——爱。那些深受压迫的青楼女子则渴望能够被赋予做一回人的价值,希望有人能够欣赏她、尊重她,但现实毕竟是男权社会,青楼女子的这种愿望注定是不能实现的,因为像柳永、白居易这样真正爱青楼女子的人实在太少。有人说过,在男权社会里,女人代表的只是性,很多人与青楼女子一时恩爱之后,便抛弃了山盟海誓,留给她们的只有一曲曲演不完的悲剧。杜十娘身为青楼女子可以原谅一个男人有多个女人,却不能忽略一个女人有多个男人。当她要再次做人的价值遭到毁灭时,十娘终于明白男女间的不平等:“妇人之随夫,如花之附于枝,枝若无花,逢春再发;花若离枝,不可复合。”大家闺秀,良家妇女尚没有尊严,没有爱情,何况青楼女子呢?从良后的杜十娘不过从一个小笼子里被放到大笼子而已,世俗偏见是一把软刀子,即使不遇到孙富也会有其他厄运在等着她。十娘清醒了,投身激流,有人评价它为“青楼女子悲剧意识的一次大觉醒”。青楼中有太多的悲剧,而青楼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悲剧”。它说明了人类所谓千年文明的本质:男女的不平等毁坏了太多太多人的价值。
   杜十娘走向极端的人生命运,表面上的原因是李甲懦弱无能,为了金钱不惜出卖感情、背信弃义;孙富卑鄙奸诈、玩弄伎俩、断人恩爱、拆人姻缘。本质的原因是妇女地位低下,没有尊严,没有爱情。十娘的妓女出身更是被人歧视。两人的爱情为传统宗法、封建礼教所不容,如李甲之父李布政便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男女的不平等,弱者选择寻求救助的方式融构的传统文化若痼疾侵蚀着社会大众的心理,将杜十娘推向死亡的深谷。
   其实,大地上应该有公平的社会,有容纳弱势族群和懦弱个性的温暖空间,有更多的怜悯、宽容,有更多的可供普通生命选择的可能,希望剔除传统文化糟粕,还世间一份清明,还人间一份和谐。
其他文献
一  管仲年轻时就与鲍叔交往密切,鲍叔知道管仲非常贤能。后来,鲍叔事奉公子小白,管仲事奉公子纠,竭忠尽智,各为其主。纠与小白这对异母弟兄为君位血拼,你死我活,白胜纠亡,管仲受牵连被囚,一般来说,个人仕途画上了句号。管仲怎会料到,此时鲍叔不避君嫌,不顾己位,力挺他为齐相,自己甘屈其下。管仲果然才气过人,谋略超群,施政于齐,终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达而念旧,贵不忘
期刊
常见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多,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得从两方面下工夫。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所谓推断,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分析、鉴别和比较,甚至可以把猜测也包括进去。学会了判断,在阅读时,即使遇到难词难句,也能解决。学会推断文言词义的技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语境分析法  
期刊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教育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以热爱、信任、鼓励为基础的教育。教师的爱心教育,可以抚平学生心灵的创伤,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谊。教师好比爱的甘露,学生好比阳光下绽放的花儿。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
期刊
“关键词”这个概念自2005年首次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便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并呈较强的生命力之趋势,在近年各地的高考卷中不断出现,如2006年广东卷19题,2008年福建卷第14题、江苏卷第4题,2009年天津卷第22题、四川卷第19题等,而考生在面对这一考题时,往往心中无底,困惑较多,不少考生感觉靠碰运气,得分往往也很不理想,部分同学甚至因此失去了关键的分数。考生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面对文段无从下手、
期刊
“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的话直白明了,然而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老师实在少之又少。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满足于要求学生掌握好知识点这一结果,而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中去。教师有意识地设疑、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一门艺术,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掀起课堂高潮、架设师生情感桥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是一种利用汉文字把课文中生动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或是影响深远的道理,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了解汉文字的魅力,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教学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原本很生动有趣的课文,但由于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死板,学生昏昏欲睡,根本达不到预期
期刊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所谓“看人生因
期刊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不同,它是一个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教学反思可能意味着教训的汲取,也可能意味着经验的积累,不设前提、悉心检验、辩证处理是反思的基本要求。  而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教学反思被落实到了课堂反
期刊
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面临天数考试,而考前复习效果如何,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老师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老师在复习时不加指导,放任自流,这些学生就会无所适从,白白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那么,复习应从哪些方面指导呢?  一、指导学生列好计划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什么事情离开了目标、计划,就会陷入到盲目混乱状态,因此,在复习之前必须制定好计划。定计划时不能一刀切,因为学
期刊
高中新课标对高中生语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阅读能力覆盖面广了。新课标阅读体现了全新的阅读价值观。作为现代文明人,对信息的接受、筛选、判断、储存极为重要,同时,现代社会的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应放在首位。笔者认为新课标下高中生应该掌握以下几种阅读策略。  一、浏览和扫描  浏览是快速翻阅读物,获得对读物大概内容的初步印象的一种阅读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