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对建筑空间组织的启示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hg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设计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传统建筑设计思维和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包含的建筑理念、逻辑被越来越多地重新整合到新时代建筑设计中。结合快速发展的材料行业,我们能够用更加节能和经济的材料来实现比以往更加复杂而坚固的结构构件,这使得更多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计逻辑得以在当下低碳建筑的大时代趋势下在建筑设计与建造上呈现。我们尝试从传统造园逻辑中攫取出“堆山叠石”造园手法的内在逻辑点,运用于建筑设计中。
  关键词:堆山叠石;传统文化;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空间设计;CAD;Setchup。
  一:课题背景
  根据项目组在知网,万方等文献平台上的查阅,发现各类文献对于园林中堆山叠石艺术手法的研究非常详尽具体,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也颇有成果。但有关于堆山叠石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却刚刚开始,能够搜寻到的文献大多有关于景观设计和地域性符号的剖析,但很少有人去探索和研究叠石瘦透漏皱的形态对于建筑空间设计的启发。本项目组旨在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
  项目组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攫取园林叠石堆山的传统技法和堆叠方式等部分,对于新中式建筑空间组织逻辑和建筑文化理念进行探索和研究,從而初步探究传统文化逻辑和新时代绿色建筑建造上的平衡。从浅层上讲,是对于如何把小体量中国传统叠石艺术的美感和逻辑依据合理建筑尺度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上的一种初步尝试。从深层次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从而使现代建筑表达出一种对于传统堆山叠石艺术理念的认知。
  三:研究内容
  查阅研究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的文献资料,结合年代背景,深入学习各个地方堆山叠石的运用,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在现代的普及与运用。
  (3)赏析融入了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的现代建筑,探究如何将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实现更大化的继承,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
  四:研究创新点(难点)
  研究创新点:在推动建造绿色低碳建筑的全球大背景下将建筑空间组织引入中国传统堆山叠石逻辑,从尺度、平面逻辑、体块组织逻辑,细部构造上实现堆山叠石手法的演进。而非简单将地域文化符号拼凑。
  难点:现城市内的融入了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的现代建筑较少,能做参考的建筑较少。现城市的可用空间较少,如何实际的运用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或运用于何种建筑。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汇总与整理,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课题进行剖析,提出研究思路并确定研究方法与内容。
  2、实地考察。项目成员实地探究融入了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的现代建筑。
  3、案例分析。项目成员将实地考察的成果和线上查阅资料的案例进行整合分析,完善堆山叠石空间组织逻辑的架构。
  4、统计分析。将所在组成员调查的资料及数据统一整理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5、软件模拟分析法。使用软件Sketchup、Rhino、Revit等进行建模,实践中国传统堆山叠石手法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六:现状调查及数据分析
  堆山叠石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十分重要的手法之一。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网络上有关大量堆山叠石手法在造园上的运用,但是很少有将此手法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例子。但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有关古典园林方面的相关资料,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经验手法从而将小体量中国传统叠石艺术的美感和逻辑依据合理建筑尺度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上。
  在园林相关资料中有提到“园林叠山理水,不能分割言之,亦不可以定式论之,山与水相辅相成,变化万方。” 基于这样的理念,园林之中往往“开池浚壑,理石挑山”。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虽无法处处做到山水兼具,但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到虚实结合、动静相宜、刚柔相济之特点,将其灵活运用。
  苏州博物馆新馆虽没有江南古典园林堆山叠石手法下层叠复杂的空间,但现代简洁的空间设计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纵深感。同时,堆山叠石的特色,也都始终贯穿在博物馆的设计之中,使各个空间相互串联、相互对话。
  中国传统堆山叠石传统手法介绍:
  堆山叠石的艺术手法
  (1)堆山以土石山为宜,有石有土。有石可成形,有土可草木。
  (2)宾主分明,要突出群山的主山与主峰,要主次分明,且不仅仅表现在一个视线方向上,而且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移步换景的姿态去感受堆叠的技法。
  (3)层次深远,将逻辑方式与处理手法由片面到深层次,由虚到实得到升华。
  (4)呼应顾盼,园林设景前呼后应,互相关联,气脉相通,将传统园林逻辑运用在其中。
  (5)起伏曲折,山麓到山顶形成波浪似的起伏,峰回路转之势蕴藏在山峦迭起彩云间。
  (6)疏密虚实,为整个艺术手法披上一层薄薄的蒙纱,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同时又能全盘托出不留悬念。
  提取体块关系:
  赏石四字诀:瘦、透、漏、皱。
  1.“瘦”是指石态纤瘦,形状怪异,石体挺拔,线条清晰,但也要求瘦中见奇,奇现筋骨,骨有坚贞,坚贞出神,神中凝气,“瘦”不单单只是石头体态的嶙峋,更是体现出的凛然气质。
  2.“透”是指石体玲珑剔透,纹理纵横,但又透中见深,透中见光。建筑的体态要具备一定的深度,给人一种纵深感,各个空间的有机串联体现出流动感。
  3.“漏”是指体态玲珑,连环透空,虽然通透却也变化多势,灵气十足。在建筑中,体态的变化尤为重要,但也不能为变而变,一定要具备“灵气”,灵气即是建筑之魂。空间组织层层相连,既连为一体又依据功能而分成各个部分,正如卡斯特的“流动空间”,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4.“皱”是指观赏石体态起伏,凹凸有致,线条若明若暗,要求皱中有变,变中有态。在现代建筑中虚实结合可以体现出这一手法。
  与现代逻辑的相似联系之处:
  1.因山势的不同,则构成不同的特征,如太行山雄奇秀丽,悬崖峭壁,泰山稳重,华山险峻,黄山以云海,怪石,奇峰温泉著称,有国画始祖之称。
  2.不同的山石材料,质地与表达的意境不同,如,太湖山,质地细腻,运用普遍;黄石,棱角分明,呈现出苍劲古拙,质朴雄浑,材料的变化带来了叠石风格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思·弗兰姆普顿.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M].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米切尔·席沃扎,建筑学的建构哲学,建筑文化研究(1),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8.
  [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张静,卢涛.中国古典园林的山石造景艺术手法研究[J],2006.
  [5]邵国才.中国园林中的假山石[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歌剧音乐的创作史上,莫扎特的作品不论在质量上和数目上都很少有人能比拟。莫扎特歌剧的咏叹调、宣叙调都是世界艺术瑰宝,这些经典的唱段在声乐比赛或者音乐会上都很常见,掌握这些唱段的演唱风格及技巧对演唱者是极其重要的,不仅使声音和发声技巧上得到很规范的训练,并且在演绎作品时尽量去意会歌曲中的人物情感和歌曲内涵,在演绎时候把真实的情感在歌声中准确无误的表现出来。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以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非常全面,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使用。然而,我国工程管理档案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满足人们需求的问题。特别是与信息相关的内容没有整合,因此,本文从项目管理和项目档案管理的概述入手,全面探讨了基于项目管理的项目档案管理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1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档案管理概述  1.1工程项目管理  所谓柔性系统
期刊
【摘要】黄海怀先生是我国优秀的二胡演奏家。他不仅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在创作中,演奏技法创新进取,如右手拨弦,左手不揉弦等技巧。他创作的作品推动了我国二胡事业的发展,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67年,黄海怀先生生前创作并演奏的《赛马》、《江河水》,奏响海内外,深受听众喜爱。在1967年,黄海怀先生不幸因病去世,享年32岁。  【关键词】二胡;赛马;江河水  黄海怀先生,出生于江西省萍乡。自小喜欢音乐。1
期刊
【摘要】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创造必要的条件和前提。它包含了对音乐节拍的强弱和音乐音符快慢的感知两个基本能力要素。良好的节拍感、准确把握音值均分和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型是训练和提升音乐节奏感所必需的、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音乐节奏感;内涵;训练  事物的发展无不呈现出起伏、高低、强弱、快慢、急缓、曲直等节奏现象,它亦存在于一切艺术的结构、形象、情节、语言之中。顾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创作作品屡见不鲜。许多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在对西方科学理论借鉴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京剧戏曲艺术进行了继承。这种探索性的尝试与实践,对于民族声乐演唱者来说,是一个极高的演唱挑战。同时也是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京剧风格;京剧韵味;民族声乐;音乐内涵  一、了解京剧相关知识,提高演唱的文学修养  中国传统的京剧艺
期刊
【摘要】吉剧在东北这片土地上产生到发展已有五十余年,作为地方剧种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必然要有新的突破才能继续得以发展。本文就吉剧的简要发展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吉剧未来的发展路线加以阐述。  【关键词】吉剧;发展路线  吉剧是吉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它是在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
期刊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对于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要求也随之严谨。尤其是科技进步的今天,矿山的开采工作也增进了大型设备的投入,不仅提高了有色金属的开采效率,也减少了大量人工力量。同时也需在大型机器使用过程中关注机械设备的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维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山、机械设备、使用维修  引用  机械设备的出现改善了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多种民间曲艺活动的发展繁荣,为传统曲艺艺术的传播和继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平顶山市马街书会作为大型的民间曲艺盛会,在规模以及影响范围上对传统曲艺在民间下层社会的传播的作用是巨大的。  【关键词】马街书会;传统曲艺;民间曲艺  民间传统曲艺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是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弥足珍贵,近百年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近年来,不同地区
期刊
【摘要】学前教育虽未纳入相关教育部门的职能管理重点,但经济与教育的新常态下,学前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引起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的逐渐关注,本文以《生活美如霞》为例,探讨学前教育中常见的壮族歌圩活动的三声部合唱原创作品,具有特色的男声合唱魅力、婉转抒情的民歌旋律韵味、热情欢快、色彩变化丰富的和声伴奏特色;通过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将历史文化以创新演绎形式展示,对提升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  【
期刊
【摘要】在《音乐课目标解读》中谈到:“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那么在合唱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渗透呢?笔者以《满江红》合唱教学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满江红》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传世不朽词作,经过后人谱曲后,曲调淳厚有力,节奏稳健,抒发了激愤、昂扬和壮烈的情绪。为了更好在孩子们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