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为ICU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 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明显降低ICU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缩短其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ICU患者;感染;停留时间;影响
重症监护室( ICU) 是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的病房。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患者常会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近年来,护理部门成为各医院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患者的护理任务,研究表明优质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及愈后具有促进作用[1-2]。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病情危急,所以在抢救过程中离不开优质的护理服务。由此可见,对ICU患者的护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 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 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龄范围20-79岁,平均年龄为40.4±2.9岁。90例患者中,脑出血40例,脑梗死29例,颅脑损伤10例,血气胸6例,心肌梗死5例。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患者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患者无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意识障碍;患者无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之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预防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
根据科室及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将其分组,每组指定护士长一名,责任组长一名,护士三名。护士长对各名组员进行分工,实行个人负责制。护士长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实行轮班制,每名护理人员在岗8小时,保证24小时均有人在岗。全部护士参与本组患者的交接班,责任组长带领护士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復指导工作,安排本组的护理工作,并向护士长汇报护理完成情况。护士长负责收集患者的检查治疗及护理完成情况,交班信息等。
1.2.2 ICU专科护理
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作好消毒隔离工作降低感染风险,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发生;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若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并进行抢救;护理人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保证做到无缝隙护理,在交接班前护理人员仔细核对信息,避免错误。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的病情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详细地解答,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疏导。
1.2.3 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风险意识
科室每两周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科室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并实责任制,使护理人员提高责任意识,科室建立护理操作标准规程和核查制度及重大危险事故报告制度以提高护士识别风险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在ICU的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45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45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由表2可见,对照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为(7.2±2.9)d,住院时间为(26.4±6.4)d;规程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为(3.0±1.6)d,住院时间为(16.9±4.4)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现代急救医学较为完善的科室,是现代尖端护理技术的体现,其作为治疗、监护、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岛。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大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如心肌梗死患者、脑出血患者、心脏病患者等。护理服务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而言是必不可缺的,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患者的抢救结果及愈后情况密切相关[3]。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及人们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背景下,关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探讨无缝隙护理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 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及无缝隙护理,结果发现:无缝隙护理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降低(p<0.05);无缝隙护理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组明显缩短(p<0.05)。本研究说明无缝隙护理能降低ICU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能缩短其I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粉莲.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15.
[2]何美琴.护理风险管理在ICU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106-107.
[3]陈瀚熙,赵瑜,蓝惠兰.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61-63.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ICU患者;感染;停留时间;影响
重症监护室( ICU) 是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的病房。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患者常会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近年来,护理部门成为各医院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患者的护理任务,研究表明优质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及愈后具有促进作用[1-2]。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病情危急,所以在抢救过程中离不开优质的护理服务。由此可见,对ICU患者的护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 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 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龄范围20-79岁,平均年龄为40.4±2.9岁。90例患者中,脑出血40例,脑梗死29例,颅脑损伤10例,血气胸6例,心肌梗死5例。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患者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患者无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意识障碍;患者无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之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预防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
根据科室及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将其分组,每组指定护士长一名,责任组长一名,护士三名。护士长对各名组员进行分工,实行个人负责制。护士长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实行轮班制,每名护理人员在岗8小时,保证24小时均有人在岗。全部护士参与本组患者的交接班,责任组长带领护士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復指导工作,安排本组的护理工作,并向护士长汇报护理完成情况。护士长负责收集患者的检查治疗及护理完成情况,交班信息等。
1.2.2 ICU专科护理
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作好消毒隔离工作降低感染风险,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发生;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若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并进行抢救;护理人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保证做到无缝隙护理,在交接班前护理人员仔细核对信息,避免错误。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的病情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详细地解答,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疏导。
1.2.3 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风险意识
科室每两周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科室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并实责任制,使护理人员提高责任意识,科室建立护理操作标准规程和核查制度及重大危险事故报告制度以提高护士识别风险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在ICU的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45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45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由表2可见,对照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为(7.2±2.9)d,住院时间为(26.4±6.4)d;规程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为(3.0±1.6)d,住院时间为(16.9±4.4)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现代急救医学较为完善的科室,是现代尖端护理技术的体现,其作为治疗、监护、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岛。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大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如心肌梗死患者、脑出血患者、心脏病患者等。护理服务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而言是必不可缺的,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患者的抢救结果及愈后情况密切相关[3]。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及人们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背景下,关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探讨无缝隙护理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 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及无缝隙护理,结果发现:无缝隙护理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降低(p<0.05);无缝隙护理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组明显缩短(p<0.05)。本研究说明无缝隙护理能降低ICU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能缩短其I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粉莲.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15.
[2]何美琴.护理风险管理在ICU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106-107.
[3]陈瀚熙,赵瑜,蓝惠兰.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