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训练语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朗读训练中,运用把握节奏,联系上下文,巧用画面,唤醒经验等策略,精心创设朗读情境,在朗读训练中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关键词】朗读情境;语感;内化;感悟;共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229-03
语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通常指学生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将语文课程教学分为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他认为,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1]。语感是语文本体性教学需达成的一个重要的技能目标,听记、朗读、笔练、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等语文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训练语感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然而语文课要承载的任务多而繁杂,上课环环相扣,步步相依,十分紧张。在常态教学中,重内容传授轻能力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朗读训练被弱化,甚至边缘化,“以讲代读”“以写代读”“以练代读”“格式化朗读”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分数压力下,部分语文老师认为,在课堂上专门设置语感训练时间,高耗低效。
笔者认为,语感训练应成为每堂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朗读训练,不应该作为观摩课、比赛课等非常态语文教学活动作秀的道具,应扎扎实实在常态语文课中落实,成为规定训练动作。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如何在朗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把握节奏,营造富有音韵之美的朗读情境
书声朗朗是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有语文味的指标之一。走进课堂,笔者发现,不少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只朗在“貌”,未“朗”在质。读缺少层次,缺少真情,缺少韵味,十遍一味,百人同腔,矫情做作。究其原因,是老师的引不够到位,学生悟得不够明白,启而无法,引而无序,练而无章。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此现象尤其突出。
在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这是导向,说明古诗文越来越被重视。古詩文具有含蓄、凝练、节奏强、韵律美等特点,《课程标准》(以下统称标准)对古诗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中的内容和情感。从《标准》看,古诗词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这个韵味便是学生对古诗文语言感受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即语感。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片段。
(一)标注小节线反复读
教学《伯牙绝弦》一文,学生在以往积累的学习小古文经验的基础上,能结合注释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但对难点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因为无法正确断句,出现理解偏差,或因机械识记导致无法扎实记忆,遗忘速度快。针对此,笔者在上课时单独提出这个句子,指名学生尝试断句,在多名学生尝试失败后,出示正确的节奏停顿: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依照节奏反复读,让学生根据断句情况理解句子,学生便能记忆准确,掌握牢固。一旦寻得规律,就不会出现文、意脱节现象,积累质量得以提升。
(二)师生合作趣味回环读
笔者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以引读的方式先读词上阕的前两个字“茅檐”,学生承接读后面的文字“低小”;读下阕时交换角色,生读“大儿”,师接读“锄豆溪东”。这样的师生承接读生动、有趣。教师的引导起到示范作用,用声音把学生带入词的语境当中,这样轮换回环,趣味盎然,学生乐于参与,在不断反复中强化语感训练。
古诗词朗读方式还有很多:如配合动作读出节奏、嵌入音乐读出美感,大声吟诵读出画面……在充满古意的朗读不断强化节奏、韵律,理解诗文,感受意境,培养语感,在读中悟法,总结经验,内化能力,为迁移学习作好铺垫。
二、联系上下文,营造富有整体感的朗读情境
选编到小学教材的课文,都具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构篇巧妙,符合逻辑的特点。《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作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要求。教师在备课、解读文本时,应关注上下文存在的表达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寻得逻辑规律形成的串联点,能从“点”切入,以“面”绽开,通读全文,较全面理解文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围绕“环保主题”编写,在单元导读中,“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是学习本组课文的一个主要学习目标。即在本单元组的学习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概括方法,更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文章表达秘妙,悟得主旨。“概括—思考—感悟”是教师教的基本逻辑,也是学生学的基本逻辑,语感训练应贯穿于这个教学逻辑中,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朗读仍是实现语感训练的主要路径。
以《青山不老》为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自学,结合文前导读问题“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让学生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并进行批注。完成后,以读代讲,带领学生联系上下文逐层升华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本环节朗读,学生关注重点在数字,并有意用重音表示。只停留在读的技术层面上,是受其以往“要注意关键句中重点字词”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谈不上真正的语感。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需启发学生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价值,让学生仔细读,用心品。为此,笔者设置如下导读环节。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奇迹?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生自读自悟。
生:因为老汉在这条沟生活了15年,有了感情。
师:对谁有了感情?
生1:对这条沟有感情,从开始黄沙肆虐到如今绿风荡漾,他见证着这条沟的变化。 生2:对同事有感情,和他一起来的5个人都离世了,如今只剩下他,他要为同事们守住这片付出辛劳的山,继续实现他们未完成的愿望。
师:再读读,请关注一个特写事件,从事件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3:对老伴有情感,他的老伴在山里静静地过世了。
师:与他风雨同舟的老伴长眠于此,那么,老人守护的只是青山吗?
生:除了青山外,还有那份对战友,对老伴深深的情。
师:对,是对战友浓浓的友情,还有对妻子纯洁的爱情,是爱让他有了坚守的力量,是爱让他创造了奇迹!我们再来读一读。
此时,学生不再是简单停留在对数字的关注上,转化为对老人由衷的敬佩,这是对文字自觉的内化,在情感的驱动下,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声音富有张力。当教师朗读第6自然段“……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学生已能自然走入情境,书面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深情朗读,与文共情。
三、巧用画面,创设具体形象的朗读情境
《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大多数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辅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如能巧妙利用插图,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笔者对《最后一头战象》第21自然段的导读环节,做如下创意设计:①出示插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②图片与课文结合思考,这位垂暮英雄,它做了哪些事?哪些描写触动你的心灵?③锁定关键句,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借助导语引导学生有层次朗读:a.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挖着。生:……b.师:嘎羧一边挖,一边回忆着它那精彩的过往,一边挖,一边“欧欧欧”地呼唤着战友的名字。生:……c.师:一切渐渐平静,嘎羧带着美好的回忆,带着对战场深深的眷恋,把自己深深地埋在这片它曾經浴血奋战过的土地上。生:……一次次引读,学生情感被一次次激发,一次次升华,文字、画面,通过创意朗读被精彩呈现出来,实现文字与画面相融,画面因此充满动感,文字有了生命。所谓“情动辞发”,朗读不再只是枯燥地对文字简单呈现,而成为促进学生语言积累、语感提升的过程。
四、唤醒经验,创设与文共情的朗读情境
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了“大语文”思想,主张语文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联结他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辟路径,激活其生活经验,将理性的、抽象的学习活动与感性的、具体的生活串联起来,促进深入理解,牢固经验积累。
《匆匆》是一篇散文,受学习经验限制,小学生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有难度。课文描写对象是抽象的时间,学生时时刻刻在时间流里,与时间为伴,却因没有刻意感受,认识不够,印象不深。对文字理解停留在浅表,对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传达的遗憾、无奈、焦急等情感无法真正体会。针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功课,激活学生生活经验,为深化理解作铺垫:通过具体事件(如:上学或放学路上,等公交车或红绿灯1分钟;回家看电视、玩手机1分钟等)专注感受“1分钟”,把感受写下来,备交流。
上课伊始,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真是五花八门:
“一分钟在等待时挺漫长的,但是玩耍时是那么短暂”“我有些害怕,一天当中,我们不知度过多少个毫无意义的一分钟”“时间很公平,对每个人都一样”……可见,学生对时间匆匆有了感性具体的认知。
交流后,进入《匆匆》一文的学习,学生便能较好地感受朱自清对时间的无奈,惋惜的情感“掩面叹息”“头涔涔泪潸潸”……对课题“匆匆”也能更深入理解,不用过多指导,朗读课文时,学生的情感对处理应情应景,恰到好处。最后对主旨的揭示“珍惜时间,有所作为”便是应情而发,语感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碰撞中得到提升。在得“意”的基础上,适时接入迁移笔练,学生得“言”也不费力,较好地实现了语训与语用的对接。朱永新教授把理想的课堂分为三重境界:一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二是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三是知识与社会生活共鸣。”[2]本设计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经验与文字达成共鸣,教学活动就能处在较理想状态。
著名的语文人、大学教授陈国安一直在尝试把语文教学回归到教育的基础上去。这个“基础”包含着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语感的培养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3]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文字的认知,提升对文字的感受力,促使其用声音、语言把对文字的理解较充分地表达出来,语感也就培养起来了。有了良好的语感,阅读的基础就能够更加扎实稳固。
【参考文献】
[1]薛法根.现在开始上语文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陈国安.语文的回归:一个大学老师的小学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李亮.小学生语文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关键词】朗读情境;语感;内化;感悟;共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229-03
语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通常指学生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将语文课程教学分为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他认为,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1]。语感是语文本体性教学需达成的一个重要的技能目标,听记、朗读、笔练、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等语文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训练语感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然而语文课要承载的任务多而繁杂,上课环环相扣,步步相依,十分紧张。在常态教学中,重内容传授轻能力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朗读训练被弱化,甚至边缘化,“以讲代读”“以写代读”“以练代读”“格式化朗读”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分数压力下,部分语文老师认为,在课堂上专门设置语感训练时间,高耗低效。
笔者认为,语感训练应成为每堂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朗读训练,不应该作为观摩课、比赛课等非常态语文教学活动作秀的道具,应扎扎实实在常态语文课中落实,成为规定训练动作。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如何在朗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把握节奏,营造富有音韵之美的朗读情境
书声朗朗是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有语文味的指标之一。走进课堂,笔者发现,不少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只朗在“貌”,未“朗”在质。读缺少层次,缺少真情,缺少韵味,十遍一味,百人同腔,矫情做作。究其原因,是老师的引不够到位,学生悟得不够明白,启而无法,引而无序,练而无章。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此现象尤其突出。
在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这是导向,说明古诗文越来越被重视。古詩文具有含蓄、凝练、节奏强、韵律美等特点,《课程标准》(以下统称标准)对古诗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中的内容和情感。从《标准》看,古诗词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这个韵味便是学生对古诗文语言感受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即语感。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片段。
(一)标注小节线反复读
教学《伯牙绝弦》一文,学生在以往积累的学习小古文经验的基础上,能结合注释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但对难点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因为无法正确断句,出现理解偏差,或因机械识记导致无法扎实记忆,遗忘速度快。针对此,笔者在上课时单独提出这个句子,指名学生尝试断句,在多名学生尝试失败后,出示正确的节奏停顿: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依照节奏反复读,让学生根据断句情况理解句子,学生便能记忆准确,掌握牢固。一旦寻得规律,就不会出现文、意脱节现象,积累质量得以提升。
(二)师生合作趣味回环读
笔者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以引读的方式先读词上阕的前两个字“茅檐”,学生承接读后面的文字“低小”;读下阕时交换角色,生读“大儿”,师接读“锄豆溪东”。这样的师生承接读生动、有趣。教师的引导起到示范作用,用声音把学生带入词的语境当中,这样轮换回环,趣味盎然,学生乐于参与,在不断反复中强化语感训练。
古诗词朗读方式还有很多:如配合动作读出节奏、嵌入音乐读出美感,大声吟诵读出画面……在充满古意的朗读不断强化节奏、韵律,理解诗文,感受意境,培养语感,在读中悟法,总结经验,内化能力,为迁移学习作好铺垫。
二、联系上下文,营造富有整体感的朗读情境
选编到小学教材的课文,都具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构篇巧妙,符合逻辑的特点。《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作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要求。教师在备课、解读文本时,应关注上下文存在的表达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寻得逻辑规律形成的串联点,能从“点”切入,以“面”绽开,通读全文,较全面理解文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围绕“环保主题”编写,在单元导读中,“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是学习本组课文的一个主要学习目标。即在本单元组的学习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概括方法,更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文章表达秘妙,悟得主旨。“概括—思考—感悟”是教师教的基本逻辑,也是学生学的基本逻辑,语感训练应贯穿于这个教学逻辑中,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朗读仍是实现语感训练的主要路径。
以《青山不老》为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自学,结合文前导读问题“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让学生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并进行批注。完成后,以读代讲,带领学生联系上下文逐层升华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本环节朗读,学生关注重点在数字,并有意用重音表示。只停留在读的技术层面上,是受其以往“要注意关键句中重点字词”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谈不上真正的语感。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需启发学生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价值,让学生仔细读,用心品。为此,笔者设置如下导读环节。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奇迹?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生自读自悟。
生:因为老汉在这条沟生活了15年,有了感情。
师:对谁有了感情?
生1:对这条沟有感情,从开始黄沙肆虐到如今绿风荡漾,他见证着这条沟的变化。 生2:对同事有感情,和他一起来的5个人都离世了,如今只剩下他,他要为同事们守住这片付出辛劳的山,继续实现他们未完成的愿望。
师:再读读,请关注一个特写事件,从事件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3:对老伴有情感,他的老伴在山里静静地过世了。
师:与他风雨同舟的老伴长眠于此,那么,老人守护的只是青山吗?
生:除了青山外,还有那份对战友,对老伴深深的情。
师:对,是对战友浓浓的友情,还有对妻子纯洁的爱情,是爱让他有了坚守的力量,是爱让他创造了奇迹!我们再来读一读。
此时,学生不再是简单停留在对数字的关注上,转化为对老人由衷的敬佩,这是对文字自觉的内化,在情感的驱动下,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声音富有张力。当教师朗读第6自然段“……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学生已能自然走入情境,书面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深情朗读,与文共情。
三、巧用画面,创设具体形象的朗读情境
《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大多数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辅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如能巧妙利用插图,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笔者对《最后一头战象》第21自然段的导读环节,做如下创意设计:①出示插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②图片与课文结合思考,这位垂暮英雄,它做了哪些事?哪些描写触动你的心灵?③锁定关键句,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借助导语引导学生有层次朗读:a.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挖着。生:……b.师:嘎羧一边挖,一边回忆着它那精彩的过往,一边挖,一边“欧欧欧”地呼唤着战友的名字。生:……c.师:一切渐渐平静,嘎羧带着美好的回忆,带着对战场深深的眷恋,把自己深深地埋在这片它曾經浴血奋战过的土地上。生:……一次次引读,学生情感被一次次激发,一次次升华,文字、画面,通过创意朗读被精彩呈现出来,实现文字与画面相融,画面因此充满动感,文字有了生命。所谓“情动辞发”,朗读不再只是枯燥地对文字简单呈现,而成为促进学生语言积累、语感提升的过程。
四、唤醒经验,创设与文共情的朗读情境
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了“大语文”思想,主张语文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联结他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辟路径,激活其生活经验,将理性的、抽象的学习活动与感性的、具体的生活串联起来,促进深入理解,牢固经验积累。
《匆匆》是一篇散文,受学习经验限制,小学生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有难度。课文描写对象是抽象的时间,学生时时刻刻在时间流里,与时间为伴,却因没有刻意感受,认识不够,印象不深。对文字理解停留在浅表,对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传达的遗憾、无奈、焦急等情感无法真正体会。针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功课,激活学生生活经验,为深化理解作铺垫:通过具体事件(如:上学或放学路上,等公交车或红绿灯1分钟;回家看电视、玩手机1分钟等)专注感受“1分钟”,把感受写下来,备交流。
上课伊始,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真是五花八门:
“一分钟在等待时挺漫长的,但是玩耍时是那么短暂”“我有些害怕,一天当中,我们不知度过多少个毫无意义的一分钟”“时间很公平,对每个人都一样”……可见,学生对时间匆匆有了感性具体的认知。
交流后,进入《匆匆》一文的学习,学生便能较好地感受朱自清对时间的无奈,惋惜的情感“掩面叹息”“头涔涔泪潸潸”……对课题“匆匆”也能更深入理解,不用过多指导,朗读课文时,学生的情感对处理应情应景,恰到好处。最后对主旨的揭示“珍惜时间,有所作为”便是应情而发,语感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碰撞中得到提升。在得“意”的基础上,适时接入迁移笔练,学生得“言”也不费力,较好地实现了语训与语用的对接。朱永新教授把理想的课堂分为三重境界:一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二是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三是知识与社会生活共鸣。”[2]本设计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经验与文字达成共鸣,教学活动就能处在较理想状态。
著名的语文人、大学教授陈国安一直在尝试把语文教学回归到教育的基础上去。这个“基础”包含着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语感的培养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3]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文字的认知,提升对文字的感受力,促使其用声音、语言把对文字的理解较充分地表达出来,语感也就培养起来了。有了良好的语感,阅读的基础就能够更加扎实稳固。
【参考文献】
[1]薛法根.现在开始上语文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陈国安.语文的回归:一个大学老师的小学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李亮.小学生语文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