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学决策中的五大陷阱

来源 :领导之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p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策,在整个领导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领导干部位高权重,掌握着决策资源和决策主动权,一旦决策失误,就意味着领导工作将以失败告终。因此,决策职能是领导工作的第一职能,决策科学是领导工作的第一追求,决策能力是领导能力的第一要素。决策能力高的一个标志,就是权衡利弊、决策科学、符合实际。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曾有过精辟论述:“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这个道理亦适合决策活动。要达到决策目的,就必须极力避开以下五大陷阱:
  陷阱一:“射箭”陷阱。射箭一定要找准靶心,有的放矢,这是常识。但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没有目标乱射箭,从而跌入“射箭”陷阱。科学决策,目标和目的至关重要。目标就是预期中的结果和目的,决定着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向,关系着领导工作的成败。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近代军事战略学的奠基人、享有“西方兵圣”之誉的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想清楚要以战争达成什么,以及准备如何完成,没有人可以轻易发动战争,最好连想也别想。”战争是这样,领导工作也是这样。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把决策目标搞清楚,就不可能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更谈不上决策能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三个建筑工人回答同一个问题——“你在干什么”,一人说“垒墙”,一人说“建楼”,第三个人则说“建设一座城市”。若干年后,“垒墙”的还在“垒墙”,“建楼”的成了工地管理者,“建设一座城市”的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心中目标不一样,干同样的工作,结果就不一样。在决策目标清晰、明确的前提下,还要坚持“超越目标,目的优先”的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就是一个战略目标,目的是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明确了这个目标之后,地方政府就可以因人因地施策:能就地脱贫的就通过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现就地脱贫;不能实现就地脱贫的就实施扶贫搬迁,找一个“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的地方实现易地脱贫。而且,实施易地脱贫较之就地脱贫的决策思路更开阔,更富有远见和创造性。
  陷阱二:“布里丹选择”陷阱。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毛驴,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它。一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敬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样一来,毛驴站在两堆草料之间犹豫了,左瞅瞅,右看看,不知道選择哪一堆好,最后活活地饿死了。有人把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选择”陷阱。“布里丹选择”陷阱的本质,是“面对多种选择,我们无从选择”。
  决策就是责任,失误就要担责。不愿担责,不敢担当,就不配当领导、作决策。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当断则断的勇气担当。担当源于对责任和使命的坚守,担当精神决定着成就空间,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真正的领导者,就是责任与使命、困难与风险的担当者,是大智与大勇、见识与胆识、魅力与魄力的集大成者。敢于担当,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是决策的第一步。决策本身就意味着变革现状、调整格局,意味着利益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决策和决策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各种矛盾,甚至会得罪一些人,受到阻挠和责难。特别是一些久拖不决、积重难返的问题,决策起来往往难度很大。这就要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担当的勇气,有迅速反应、下定决心、形成方案的决断力。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出现矛盾和问题后,由于当地领导议而不决,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酿成震惊社会的群体事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顾虑、拖延是决策的大敌。有些决策,特别是一些非常规性的决策,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风险,何况有些问题来得急,更需要当机立断。作为决策者,必须敢于担当、敢于拍板、敢于决断,切不可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要努力避开“布里丹选择”陷阱。
  陷阱三:“霍布森选择”陷阱。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承诺:凡是买或租他的马的人,只要给出一个价格,就可以在马圈里任意挑选,但必须是能牵出圈门的马,而他的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根本牵不出去,能牵出去的都是瘦马、癞马、小马。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在没有选择的余地中选择,说到底就是“面对一种选择,我们别无选择”。这与决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颇为类似。如果决策主导者过于专断,在决策过程中不让参与者充分发表意见,就很容易陷入“霍布森选择”陷阱。
  古人云:“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皆因好自用。”民主是决策的生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民主的作风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领导干部作为决策的主体,既要有耳听八方的“功夫”,又要有包容天下的气度;既要能够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情况,又要能够容得下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要广纳民言、广聚民意、广集民智、广借民力,善于在不同意见、不同声音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善于运用民主的观念指导决策,运用民主的作风保障决策,运用民主的方法作出决策,使决策活动更加透明化、决策选项更加多样化、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化,从而远离“霍布森选择”陷阱,最终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进行科学决策,必须健全决策调研制度,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前提条件和必经程序,决策前先调研,不调研不决策。要坚持“一来一去”的决策模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也是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中心环节。决策前,要到群众中求计问策,使决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决策时,要把权力交给群众,调动群众广泛参与,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决策后,要回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不理解的耐心解释,对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进行改进,对群众反对的坚决予以纠正。坚持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认真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建议。坚持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陷阱四:“框架”陷阱。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事物最初的框架,而不愿意冒险突破框架,尝试新的可能性。比如,车轮一定是圆的、乌鸦一定是黑的,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框架思维”模式。用这种思维模式去决策,很容易走进“框架”陷阱。创新是决策的灵魂。科学决策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敢于突破陈规,敢于突破既有“框架”的束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决策本身就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唯改革创新者胜,胜就胜在改革创新上,胜在决策创新上。
  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创新能力。一个干事业、有作为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干部;一个干事业、有作为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要求决策者必须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敢于另辟蹊径,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敢于另谋新策,用别人没用过的方法。要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胆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探索,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寻求答案,在创新中寻求出路,在改革中求得实效。
  陷阱五:“井底之蛙”陷阱。井底之蛙源于《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常用来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隘的人。短视难有作为,远见赢得未来。决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预测性和风险性,要求决策者必须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察古知今、鉴往知来,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开阔的思路,具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和超前把握事态发展趋势的预见力,切不可鼠目寸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远见源于卓识,思路决定出路。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增强掌控全局的能力和洞察未來的远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努力使自己主导的决策成为正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决策,成为有科学根据的而不是想当然的决策。要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弄清楚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怎样、应该如何引导使之趋利避害,在不断总结和探索中提高思想水平和决策能力。
  (责编 / 傅建芬)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梳理了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类型上看,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不正常现象主要分三类,有十种表现形式最为常见:  一、思想作风方面  《准则》指出,“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紀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
当前,“大数据战略”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领导干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能否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主动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客观要求,关系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一、大数据时代给领导干部带来的契机  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关键少数”,更有优势掌握和利用大数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政府治理能力,塑造良好的作风形象。  (一)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构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战略、大逻辑,作为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总纲,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  从“四个伟大”高度,综合分析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精准判定全面从严治党
2015年9月,抚顺市委原副书记、市政府原市长栾庆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12月,栾庆伟受到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收缴违纪所得。2016年7月,栾庆伟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经查,栾庆伟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搞权色交易。栾庆伟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担任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大连
[摘 要] 创新驱动是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根本所在。雄安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关键是营建创新生态系统。本文从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补齐科教和人才资源短板、建立服务创新的金融体系、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培育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等几个方面提出营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雄安新区;创新驱动;生态;创新生态;战略思考  [基金项目] 河北省软科学重大委托项
简政放权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重要改革之一。近年来,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承诺削减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推动非行政许可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大大简化了商事登记制度,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从现实情况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简政放权向经济转型升级更直接、“含金量”更高、社会受益面更广的方向发展。
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是带领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发展的先锋队。因此,应该做到“三个在前”,即想在前、说在前、干在前。  想在前,即谋划在前面。无论是科学合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短期计划,还是一般性工作安排,都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之功和内在职责。要谋划好,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同时,还要善于联系群众,搞好调查研究,听取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意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领导干部是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手握权力的特殊群体。然而在荣耀的背后,领导干部也有其脆弱的一面,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繁重的改革任务,他们的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心理压力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个人身心健康和党的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领导干部要减轻心理压力,排解负面情绪,就必须学会运用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掌握心理调适的策略和技巧,进行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根据党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是我们党的一个惯例,也是党章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九大审议并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对党章作出了新修改、新完善,把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
[摘 要] 红色文化教育与媒体融合既有兼容性又有不兼容性,正确把握二者关系,对推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紧跟主流意识形态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媒体融合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播效率,增强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力。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应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媒体融合平台建设、注重新型红色文化教育的专业团队建设和不断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