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简”与“不简”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要“简”。这是我一向的主张。
  因为有人说:有本事的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没本事的人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
  因为有人概括:大道至简。
  因为实践证明:任何成功的事情最终都归结为简单。
  因为现实的课堂太过复杂——内容复杂、结构复杂、环节复杂……直接导致学生厌学。他们喜欢简单、简洁、简明的课。
  其实,我一直信奉语文课的“简”,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简”能让学生得到解脱,不必再死记那些无用的、机械的知识,转而去静心阅读,潜心体会文本的优劣;“简”也能让语文老师得到解脱,不在分析、讲解以及花里胡哨的形式上再费过多精力,只要多点拨学生思路和解答疑惑即可。
  这样两全其美,又体现了语文教学本质的事,何乐而不为?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语文课的“简”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简”。为避免有些语文老师真的一下子“解脱”,停下来感叹“语文课不过如此”,有必要就语文课的“简”与“不简”作一番陈述。
  语文课的目标要“简”,但达成目标的过程“不简”。
  语文课程目标很明确,落实到不同学段也就十几条,再分配到教材中只剩几条。因此每节语文课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设计过多目标。贪多求全,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一节课能切实地完成一个目标,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就是好课。关键是看学生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是否有独立思考,是否有情感体验,是否经历了自我建构。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要“简”,但学习这些内容的方式、方法“不简”。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一篇课文涉及诸多方面,但语文课必须坚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理念。哪是重点内容?哪是欲“饮”的那“一瓢”?完全由课堂学习目标决定。不同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围绕目标,敢于取舍、善于取舍课文内容,才是语文老师处理文本的真功夫。一旦内容确定下来,老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例子”的功能,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就语文能力。
  语文课多媒体教学手段要“简”,但所起的作用“不简”。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重在“语言”,而“语言”的学习重在揣摩品味。多媒体对语文课堂来说,仅是辅助,是补充,万不可不顾学习内容,不顾学生实际,什么都“往上端”。录音代替不了朗读,画面代替不了文字。但现代媒体拓宽语文领域的功能不能抹杀,既然选择就应照应到前后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
  语文课老师的活动要“简”,但学生的活动“不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职责在于组织、引导学生学习。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取而代之的做法是错误的;置主体于不顾,陶醉于自我“能力”的展示中,也是不合要求的。
  语文课学生的合作活动要“简”,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不简”。
  学习首先是自主活动,其次才是合作活动。可以说,缺少自主就不存在合作。自主就是独立学习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一堂课如果很少有甚至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环节,肯定称不上是成功的课。出示问题,接着合作交流,那不是真正的合作,只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要知道合作的目的在于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没经思考,哪来真正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课堂需要学生的“动”,但更为关键、更为珍贵的是学生的“静”。而这里的“静”仅是表面的,实质上学生的思維是处在积极、活跃的“动”之中。所以,对这个“静”,同学不能打扰,老师更不能打扰。
  总之,语文课要“简”,但要“简”得有道理、有内涵。关键是要处理好背后的“不简”。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和跨学科学习中,我们获取信息的文本,不仅仅是比较熟悉的连续性文本,如文学类、实用类、论说类等,还有图表、广告、目录、索引等多种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然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重视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忽视、漠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为例,其中只有一篇非连续性文本——《图片两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对图片阅读的策略知之不多,对如何读图、如何实现图文转换、如何让学生自
在开放图书室的时候,趁学生在查找图书的时间,我也随手拎出一本看看。拿到手的是云南与文化名人的丛书之一——《云烟渺渺——汪曾祺与云南》。我喜欢汪老的文章,喜欢教《端午的鸭蛋》一文,喜欢触摸他在云南的经历及他作品中浓浓的云南情、云南味。他很多文章都写云南的风物,如昆明的雨、昆明的花、昆明的小吃等等,让人倍感亲切。而众多的写云南的文章中,我对两篇特别感兴趣:一篇是《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发表于《人民文
新诗教育在我国语文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或者夹缝中,语文课本中新诗数量少,其中和当代生活贴近的新诗作品难成重点。诗人不再受到关注,师生日渐远离现代诗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推出的新课标教材在新诗选篇上做了一些尝试和突破,但一波三折,争议不断,教学效果评价难以取得一致,文本选择僵化与随意并存,标准和目标取向模糊不清。本文选择“流传最广的当代诗篇”[1]——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案例做一分析,以从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问题,一直以来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点。其难点既表现为现代文学作品话语属性之于日常生活同一性而形成的“平庸性”,也表现为审美意蕴存在方式和解读方式相比于古典或域外文学作品解读的差异性。显然,设置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陌生化”状态,是解决难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中国现代作家“同题作品”的并置解析,从而形成“陌生化”情景,并在此情景中呈现中国现代文学
编者按  教材建設是国家事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2019年9月之后,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覆盖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普通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也于2019年开始在全国陆续投入使用。  随着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教材的编写特色、使用策略等相关问题也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期专题我们特邀部分
按照教育部、国家语委部署,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有力推动和悉心指导下,语文出版社编写的《普通话1000句》已正式出版。这是语文出版社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承擔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效促进贫困地区普通话推广的具体行动。  “植根教育,服务语言文字事业”是语文出版社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大力推广使用
随着甄子丹、姜文主演的年度太片《关云长》的热映,对武圣关羽所中毒箭及其“刮骨疗毒”前因后果的讨论’一直也很热烈。《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那么,“乌头之药”指的是什么毒药呢?很多学者认为“乌头”就是。‘首乌”,即“何首乌”,关羽所中毒箭就是何首乌之汁炮制的,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子午书简》曾作过专题“揭秘”,《济南时报》
《斑纹》是一篇散文,但没有抒情叙事,如果以抒情叙事的眼光来看,就看不懂了。文章似乎是说理的,但更像是在说明,有点像说明文,可是以说明文的眼光来看也不恰当。因为这篇文章的说明并不是客观的,而是相当主观的;其主观又并非情感性的,因而它不属于审美的。但是,它却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感到它有些地方很深刻,为什么呢?是文章中的特殊的因果逻辑。  作者写的是蛇。辞书上是这样定义蛇的:  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力倡真实写作,但收效甚微。探其原因,可能与不知真实写作的实质有关,也与不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实现真实写作有关。  一、真实写作的实质是交际语境写作  受“修辞立其诚”的传统观念影响,我国真实写作一向强调写作态度要真诚,内容表达要有真情实感,要写真实生活。而写真实生活,又要求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符合特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由于学生社会阅历少,且日常生活也很难明显地体现出社
作文教学的问题不是出在梢上——教学上,而是出在根上——评判上。具体地说,是指中考、高考大规模的作文阅卷。  先看评卷时间。以一个七万份左右的中考试卷为例,一般要选四五十名精兵强将在七八天内评完。以七天计算,每人每天需评250份。以一天10个工作小时计,平均每人每小时需评25份,若60分钟里马不停蹄地干,每一份卷子也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这还不算评卷中的喝水、如厕等等。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评阅作文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