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壹】序幕
麦田退出,围观不止
岁末年初,一场网络论战和即将发生的名誉权诉讼,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事件的一方是因叛逆和文笔而享誉文坛的青年作家和赛车手——韩寒,而另一方则是因学术打假而闻名于世的科普作家和学者——方舟子。为什么是韩寒,而不是其他人,能够引起如此规模的围观和论战?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事件起因于一位名叫麦田的IT界人士,通过比对韩寒博客文章的写作时间与赛车日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怀疑韩寒的文章有幕后团队代笔。面对质疑,韩寒立即在他的博客上做出了言辞激烈的回应。尽管那篇最初提出悬赏的博文不知所踪,然而在他后来的《小破文章一篇》中,人们仍可看到一个作家的愤怒。不过,最先引发争论的麦田却很快就退出了这场论战。
然而,麦田的闪电退出,似乎只是为另一个关键人物的出场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就在麦田的致歉信发出前后,方舟子通过微博连续发出其对韩寒作品的诸多质疑。在韩寒的一篇名为《人造方舟子》的回应文章之后,双方及其粉丝的网络交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此后,方舟子以微博、博客和转载的方式,不断针对韩寒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文史水平、写作能力以及有关是否代笔的其他疑点提出自己的质疑。
面对方舟子及其他人的质疑,韩寒及其父亲韩仁均向公众展示了小说《三重门》的部分手稿、父子二人的部分书信以及韩寒在某医院的一份急诊记录,以此证明韩寒独自写作相关文章和小说的真实性。
出乎意料的是,韩氏父子的回应和证明并没有使整个事件归于平静,反而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更大好奇。于是,一场涉及文学、医学、社会学乃至法学等诸多领域的网络论战,此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起有关某作家是否有人代笔的简单事件。
【贰】标靶
“天才”韩寒遭遇众人常识判断
对于现实问题的诸多思考和批判往往是基于直觉和常识的韩寒,在公共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和影响。对于许多人来说,神秘与崇拜固然可以激发起人们自身寻求超凡的渴望和力量。然而现在,很多人正在以相似的直觉和常识来审视韩寒及其所带来的神耱与案拜。
对韩寒的怀疑,其实并不算新鲜。早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选过程中,就已经有大赛组织者在怀疑他是否有人代笔捉刀。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何能够拥有钱钟书一般成熟老辣的文笔。但是,大赛组织者对于韩寒复赛表现的神奇描述,暂时打消了许多人的怀疑。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韩寒也许的确具有某种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文学上的天分。
更加令人们惊讶地是,在此后的岁月里,这个叛逆的文学少年和体育特长生,不仅在文学领域出版了十余部小说和杂文作品,而且在赛车领域也取得了旁人难以企及的骄人成绩。
此外,面对许多人们关心的公共话题,韩寒甚至超越了文学和体育的视野,凭借其敏锐的直觉和机警的博文,说出了许多普通人的心中块垒,在嬉笑怒骂之间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种运用常识去观察和思考公共生活的观点和视角。即便在引起很大争议的“韩三篇”发表之后,人们对于公民韩寒的期许也并没有就此停息,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韩寒的又一次质变。
然而,当韩寒的上述社会角色被叠加到一起的时候,人们也许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两个不同的韩寒:作为畅销书作家和赛车手的韩寒,以及作为意见领袖的韩寒。
作为一位成功的畅销书作家和赛车手的韩寒,有太多的人希望从他的身上看到某种天才与神奇,某种超乎常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当公众偶像的神秘光环投射到崇拜者的内心时,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种神秘与崇拜激发起人们自身寻求超凡的渴望和力量。
可是,还有另一个韩寒,一个作为意见领袖的韩寒,一个依赖于直觉和常识的韩寒。由于缺少学院式的专业教育,韩寒对于现实问题的诸多思考和批判往往是基于直觉和常识。而且实际上,正是这种基于常识而非专业的评判,使得韩寒在公共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和影响。然而,当韩寒——如同任何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一样——试图通过直觉和常识去审视公共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和问题时,他同样可能面对这样一种考验,即他本人以及其他任何人也可能会以相似的直觉和常识来审视其自身。
正是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方舟子以科普作家和打假斗士的直觉和常识,进一步引发了这场对于韩寒及其作品的知识考据和道德审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这次发生在微博和博客上的网络论战,不仅仅是方舟子与韩寒的交战,更是韩寒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交锋。
对于生活中的方舟子和韩寒而言,他们或许的确需要世俗的法庭判定彼此的权利及其界限。然而,对于韩寒及其拥护者来说,倘若其本人能够经受此番考验的历练,并最终和所有基于善意关注此事的人们一起寻找到某种有益的经验或教训。那么,可以想象,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韩寒都将会获得一种全新的意义和力量。
但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在于:面对科学和艺术,我们的常识出现了断裂。
【叁】枝蔓
方舟子出场艺术遭遇科学挑战
方舟子科学理性的批判,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打假似乎并不顺利。这种理性标准在寻求最大程度上的确定和可能的同时,却很容易忽略生活和艺术中的各种意外和偶然。我们需要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去体悟我们的情感,从而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偏执和纠葛。
此前,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方舟子凭借自身的学术和教育背景,在科学普及和学术打假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对于许多人来说,方舟子为他们呈现出另一种知识话语,一种近乎纯粹的科学理性。
然而,至少在人文社科领域,方舟子的学术打假似乎并不顺利。以不久前方舟子质疑某大学教授论文发表数量及任教资格事件为例,尽管方舟子与该教授的支持者在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可是由于一整套相对客观的学术评价标准的存在,虽然该教授本人并未过多理会这场论战,那些所谓的质疑却也不了了之、偃旗息鼓。其原因在于,作为一个通过各种类型的学校考试、论文答辩和职称晋级的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无论是质疑者还是被质疑者,似乎都可以获得其他人对于其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承认,并使之接近一种常识。
不幸的是,过早脱离学校教育的韩寒,也过早脱离了这种常识所划定的求知路线。也许可以这样说,少年叛逆的韩寒放弃接受学院式的正规教育,正是他不断“躺着中枪”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方舟子以及很多疑韩人士的怀疑和推定,基本上还是有其文本和逻辑上的依据,并不能完全说是“无中生有”的诽谤。例如,针对韩寒参加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的《书店》和《求医》两篇作品,方舟子从遣词用典、写作风格、情景描述及就诊记录等方面,推断“该文所写的,其实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或更早)一位肝炎患者在一家小医院的求医经历,而不是韩寒作为疥疮患者在1999年的大医院的求医经历”,并据此认为,“作者的身份,更像是1977年考上华东师大中文系,又因肝炎退学的韩仁均。”方舟子在他的微博中, 还大量转发了具有文学、医学及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疑韩人士的分析文章。
然而,无论对于韩寒的支持者来说,还是对于此次事件的观望者来说,上述质疑和推断也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缺陷:他们的逻辑往往是建立在某种学院式的知识评价标准之上,这种理性标准寻求最大程度上的确定和可能,却很容易忽略生活和艺术中的各种意外和偶然。
应当注意的是,从《三重门》的手稿到父子之间的书信,再到后来向公众展示的急诊记录,作为一个习惯以常识作为其判断标准的韩寒的父亲,韩仁均却也一直试图证明韩寒的存在并没有超出常识的范围,而忽略或忘记了文学天分与学术修养之间的某种重要区别,以及那些使韩寒之为韩寒的真正原因。
对于许多人来说,韩寒也许就是生活和艺术中的某种意外和偶然。
面对韩寒,人们也许应当寻找另一种常识,一种有关个人情感的常识。毕竟在各种各样的意外、偶然甚至自相矛盾之后,生活和艺术得以存在和延续。或许,这也正是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反感于方舟子此番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走向事物的另一面,完全否认理性的作用。因为,至少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人们也的确有机会通过文本的研读和比对,运用逻辑的力量,对文本的来源和作者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判。
于是,我们需要一种更新的常识,帮助我们以更加善意的态度和方式运用我们的理性,从而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猜疑和纷扰。我们同样也需要这样一种常识,帮助我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方式体悟我们的情感,从而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偏执和纠葛。
【肆】高潮
由辩论到诉讼我们需要怎样的批评与共识、自由与容忍
辩论或诉讼,应当开启理性表达和交流的可能与途径。当事人或旁观者,亦应当对彼此的观点和言行保持必要的容忍和克制。我们需要能够形成有益共识的舆论环境。
遗憾地是,在人们寻找到这样一种共识之前,韩寒及其父亲韩仁均最终选择了以法庭诉讼的方式结束这场纷争。尽管方舟子及其支持者的质疑仍在继续;尽管在许多人看来,韩寒起诉方舟子名誉侵权并非明智之举。
实际上,即便在法学界的人士看来,方舟子对韩寒的代笔质疑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也是存在很大争议的。这里至少涉及三个问题:首先,方舟子是否有权质疑韩寒有人代笔;其次,作为公众人物,韩寒的名誉权等相关权利是否应当受到必要限制,以保障言论自由;第三,方舟子针对韩寒的代笔质疑是否超出言论自由的范围而构成诽谤,是否对韩寒的名誉构成侵害。
对此,有学者担忧,对于韩寒这样的在世作家,通过类似文本比对和推理这样的间接证据而非直接证据,论证该作者是否有代笔,实际上侵犯了该作者的名誉权和署名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该作者的名誉权和署名权应当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从而不存在保护言论自由的问题。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由于此类证伪即使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是一种常见现象,而且现实中也的确存在通过间接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而发现作伪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在世作家还是已故作家,都应当平等地面对类似质疑。韩寒作为公众人物,理应向社会和公众让渡更多的权利。并且,无论方舟子及其支持者的质疑合理与否,只要其相关证据的文本来源真实可靠且不存在主观上的恶意,都应当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不应构成侵害名誉权。
诚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先生所言,“言论自由向来不是保护正确言论的自由,更不是保护好人言论的自由”。毕竟,在人们自由而平等的表达和讨论各自的观点之前,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言论是必然正确的,倘若人们仅仅因自己的观点及论证不尽合理而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并不利于某种良好的公共讨论心态和秩序的形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韩氏父子提起的民事诉讼,还是方舟子主张的公开辩论,都应当开启而非封闭这种理性表达和交流的可能和途径。甚至可以说,在法庭或者公众做出最终裁判之前,无论是当事人双方还是事件的旁观者,都应当对彼此的观点和言行保持必要的容忍和克制。
正如许多人所希望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此次事件,寻找到言论自由的必要边界,和讨论公众人物及话题的合理方式,并藉此形成一种新的常识,那么这场论战本身也将脱离对于阴谋和动机的庸俗猜测,转而成为人们形成有益共识的宝贵契机。
我们需要这样的契机。当然,我们也更需要这样的环境。
【伍】尾声
我们需要韩寒。我们需要那个作为畅销书作家和赛车手的韩寒,我们也需要那个作为意见领袖的韩寒。我们需要长久以来韩寒带给这个古老国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我们也需要韩寒继续以公众易于感知的直觉和常识,启发人们去独立思考自己所面对的人生和问题。
然而,我们也同样需要方舟子。无论方舟子本人是否招人喜欢,也无论方舟子的观点和论证是否确当,方舟子的推理文章都值得一读。人们甚至应该感谢方舟子为公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从而让人们有机会重新理解和审视韩寒以及我们自身。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新认识一个人的过程,也是在重新认识我们自身。
麦田退出,围观不止
岁末年初,一场网络论战和即将发生的名誉权诉讼,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事件的一方是因叛逆和文笔而享誉文坛的青年作家和赛车手——韩寒,而另一方则是因学术打假而闻名于世的科普作家和学者——方舟子。为什么是韩寒,而不是其他人,能够引起如此规模的围观和论战?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事件起因于一位名叫麦田的IT界人士,通过比对韩寒博客文章的写作时间与赛车日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怀疑韩寒的文章有幕后团队代笔。面对质疑,韩寒立即在他的博客上做出了言辞激烈的回应。尽管那篇最初提出悬赏的博文不知所踪,然而在他后来的《小破文章一篇》中,人们仍可看到一个作家的愤怒。不过,最先引发争论的麦田却很快就退出了这场论战。
然而,麦田的闪电退出,似乎只是为另一个关键人物的出场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就在麦田的致歉信发出前后,方舟子通过微博连续发出其对韩寒作品的诸多质疑。在韩寒的一篇名为《人造方舟子》的回应文章之后,双方及其粉丝的网络交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此后,方舟子以微博、博客和转载的方式,不断针对韩寒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文史水平、写作能力以及有关是否代笔的其他疑点提出自己的质疑。
面对方舟子及其他人的质疑,韩寒及其父亲韩仁均向公众展示了小说《三重门》的部分手稿、父子二人的部分书信以及韩寒在某医院的一份急诊记录,以此证明韩寒独自写作相关文章和小说的真实性。
出乎意料的是,韩氏父子的回应和证明并没有使整个事件归于平静,反而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更大好奇。于是,一场涉及文学、医学、社会学乃至法学等诸多领域的网络论战,此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起有关某作家是否有人代笔的简单事件。
【贰】标靶
“天才”韩寒遭遇众人常识判断
对于现实问题的诸多思考和批判往往是基于直觉和常识的韩寒,在公共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和影响。对于许多人来说,神秘与崇拜固然可以激发起人们自身寻求超凡的渴望和力量。然而现在,很多人正在以相似的直觉和常识来审视韩寒及其所带来的神耱与案拜。
对韩寒的怀疑,其实并不算新鲜。早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选过程中,就已经有大赛组织者在怀疑他是否有人代笔捉刀。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何能够拥有钱钟书一般成熟老辣的文笔。但是,大赛组织者对于韩寒复赛表现的神奇描述,暂时打消了许多人的怀疑。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韩寒也许的确具有某种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文学上的天分。
更加令人们惊讶地是,在此后的岁月里,这个叛逆的文学少年和体育特长生,不仅在文学领域出版了十余部小说和杂文作品,而且在赛车领域也取得了旁人难以企及的骄人成绩。
此外,面对许多人们关心的公共话题,韩寒甚至超越了文学和体育的视野,凭借其敏锐的直觉和机警的博文,说出了许多普通人的心中块垒,在嬉笑怒骂之间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种运用常识去观察和思考公共生活的观点和视角。即便在引起很大争议的“韩三篇”发表之后,人们对于公民韩寒的期许也并没有就此停息,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韩寒的又一次质变。
然而,当韩寒的上述社会角色被叠加到一起的时候,人们也许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两个不同的韩寒:作为畅销书作家和赛车手的韩寒,以及作为意见领袖的韩寒。
作为一位成功的畅销书作家和赛车手的韩寒,有太多的人希望从他的身上看到某种天才与神奇,某种超乎常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当公众偶像的神秘光环投射到崇拜者的内心时,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种神秘与崇拜激发起人们自身寻求超凡的渴望和力量。
可是,还有另一个韩寒,一个作为意见领袖的韩寒,一个依赖于直觉和常识的韩寒。由于缺少学院式的专业教育,韩寒对于现实问题的诸多思考和批判往往是基于直觉和常识。而且实际上,正是这种基于常识而非专业的评判,使得韩寒在公共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和影响。然而,当韩寒——如同任何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一样——试图通过直觉和常识去审视公共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和问题时,他同样可能面对这样一种考验,即他本人以及其他任何人也可能会以相似的直觉和常识来审视其自身。
正是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方舟子以科普作家和打假斗士的直觉和常识,进一步引发了这场对于韩寒及其作品的知识考据和道德审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这次发生在微博和博客上的网络论战,不仅仅是方舟子与韩寒的交战,更是韩寒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交锋。
对于生活中的方舟子和韩寒而言,他们或许的确需要世俗的法庭判定彼此的权利及其界限。然而,对于韩寒及其拥护者来说,倘若其本人能够经受此番考验的历练,并最终和所有基于善意关注此事的人们一起寻找到某种有益的经验或教训。那么,可以想象,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韩寒都将会获得一种全新的意义和力量。
但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在于:面对科学和艺术,我们的常识出现了断裂。
【叁】枝蔓
方舟子出场艺术遭遇科学挑战
方舟子科学理性的批判,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打假似乎并不顺利。这种理性标准在寻求最大程度上的确定和可能的同时,却很容易忽略生活和艺术中的各种意外和偶然。我们需要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去体悟我们的情感,从而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偏执和纠葛。
此前,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方舟子凭借自身的学术和教育背景,在科学普及和学术打假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对于许多人来说,方舟子为他们呈现出另一种知识话语,一种近乎纯粹的科学理性。
然而,至少在人文社科领域,方舟子的学术打假似乎并不顺利。以不久前方舟子质疑某大学教授论文发表数量及任教资格事件为例,尽管方舟子与该教授的支持者在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可是由于一整套相对客观的学术评价标准的存在,虽然该教授本人并未过多理会这场论战,那些所谓的质疑却也不了了之、偃旗息鼓。其原因在于,作为一个通过各种类型的学校考试、论文答辩和职称晋级的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无论是质疑者还是被质疑者,似乎都可以获得其他人对于其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承认,并使之接近一种常识。
不幸的是,过早脱离学校教育的韩寒,也过早脱离了这种常识所划定的求知路线。也许可以这样说,少年叛逆的韩寒放弃接受学院式的正规教育,正是他不断“躺着中枪”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方舟子以及很多疑韩人士的怀疑和推定,基本上还是有其文本和逻辑上的依据,并不能完全说是“无中生有”的诽谤。例如,针对韩寒参加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的《书店》和《求医》两篇作品,方舟子从遣词用典、写作风格、情景描述及就诊记录等方面,推断“该文所写的,其实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或更早)一位肝炎患者在一家小医院的求医经历,而不是韩寒作为疥疮患者在1999年的大医院的求医经历”,并据此认为,“作者的身份,更像是1977年考上华东师大中文系,又因肝炎退学的韩仁均。”方舟子在他的微博中, 还大量转发了具有文学、医学及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疑韩人士的分析文章。
然而,无论对于韩寒的支持者来说,还是对于此次事件的观望者来说,上述质疑和推断也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缺陷:他们的逻辑往往是建立在某种学院式的知识评价标准之上,这种理性标准寻求最大程度上的确定和可能,却很容易忽略生活和艺术中的各种意外和偶然。
应当注意的是,从《三重门》的手稿到父子之间的书信,再到后来向公众展示的急诊记录,作为一个习惯以常识作为其判断标准的韩寒的父亲,韩仁均却也一直试图证明韩寒的存在并没有超出常识的范围,而忽略或忘记了文学天分与学术修养之间的某种重要区别,以及那些使韩寒之为韩寒的真正原因。
对于许多人来说,韩寒也许就是生活和艺术中的某种意外和偶然。
面对韩寒,人们也许应当寻找另一种常识,一种有关个人情感的常识。毕竟在各种各样的意外、偶然甚至自相矛盾之后,生活和艺术得以存在和延续。或许,这也正是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反感于方舟子此番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走向事物的另一面,完全否认理性的作用。因为,至少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人们也的确有机会通过文本的研读和比对,运用逻辑的力量,对文本的来源和作者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判。
于是,我们需要一种更新的常识,帮助我们以更加善意的态度和方式运用我们的理性,从而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猜疑和纷扰。我们同样也需要这样一种常识,帮助我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方式体悟我们的情感,从而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偏执和纠葛。
【肆】高潮
由辩论到诉讼我们需要怎样的批评与共识、自由与容忍
辩论或诉讼,应当开启理性表达和交流的可能与途径。当事人或旁观者,亦应当对彼此的观点和言行保持必要的容忍和克制。我们需要能够形成有益共识的舆论环境。
遗憾地是,在人们寻找到这样一种共识之前,韩寒及其父亲韩仁均最终选择了以法庭诉讼的方式结束这场纷争。尽管方舟子及其支持者的质疑仍在继续;尽管在许多人看来,韩寒起诉方舟子名誉侵权并非明智之举。
实际上,即便在法学界的人士看来,方舟子对韩寒的代笔质疑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也是存在很大争议的。这里至少涉及三个问题:首先,方舟子是否有权质疑韩寒有人代笔;其次,作为公众人物,韩寒的名誉权等相关权利是否应当受到必要限制,以保障言论自由;第三,方舟子针对韩寒的代笔质疑是否超出言论自由的范围而构成诽谤,是否对韩寒的名誉构成侵害。
对此,有学者担忧,对于韩寒这样的在世作家,通过类似文本比对和推理这样的间接证据而非直接证据,论证该作者是否有代笔,实际上侵犯了该作者的名誉权和署名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该作者的名誉权和署名权应当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从而不存在保护言论自由的问题。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由于此类证伪即使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是一种常见现象,而且现实中也的确存在通过间接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而发现作伪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在世作家还是已故作家,都应当平等地面对类似质疑。韩寒作为公众人物,理应向社会和公众让渡更多的权利。并且,无论方舟子及其支持者的质疑合理与否,只要其相关证据的文本来源真实可靠且不存在主观上的恶意,都应当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不应构成侵害名誉权。
诚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先生所言,“言论自由向来不是保护正确言论的自由,更不是保护好人言论的自由”。毕竟,在人们自由而平等的表达和讨论各自的观点之前,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言论是必然正确的,倘若人们仅仅因自己的观点及论证不尽合理而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并不利于某种良好的公共讨论心态和秩序的形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韩氏父子提起的民事诉讼,还是方舟子主张的公开辩论,都应当开启而非封闭这种理性表达和交流的可能和途径。甚至可以说,在法庭或者公众做出最终裁判之前,无论是当事人双方还是事件的旁观者,都应当对彼此的观点和言行保持必要的容忍和克制。
正如许多人所希望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此次事件,寻找到言论自由的必要边界,和讨论公众人物及话题的合理方式,并藉此形成一种新的常识,那么这场论战本身也将脱离对于阴谋和动机的庸俗猜测,转而成为人们形成有益共识的宝贵契机。
我们需要这样的契机。当然,我们也更需要这样的环境。
【伍】尾声
我们需要韩寒。我们需要那个作为畅销书作家和赛车手的韩寒,我们也需要那个作为意见领袖的韩寒。我们需要长久以来韩寒带给这个古老国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我们也需要韩寒继续以公众易于感知的直觉和常识,启发人们去独立思考自己所面对的人生和问题。
然而,我们也同样需要方舟子。无论方舟子本人是否招人喜欢,也无论方舟子的观点和论证是否确当,方舟子的推理文章都值得一读。人们甚至应该感谢方舟子为公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从而让人们有机会重新理解和审视韩寒以及我们自身。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新认识一个人的过程,也是在重新认识我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