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

来源 :高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5845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采用谐波分析、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冬季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SH)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代际尺度上SH在20世纪60年代末后减弱、收缩、东界西撤、南界北退,21世纪以来SH面积扩张.年际尺度上SH面积的年际方差最大.(2)SH强度、面积和东界经度的年际变率在21世纪以来都增大,SH特征量的年代际变率均在1975年前后由大转小.(3)中国冬季偏冷年的SH较为强大且东扩南伸,同期500hPa高度类似遥相关欧亚型(EU)正位相的异常分布和增强的欧亚脊对SH发展起主要作用,反之亦然.年际尺度上当SH加强扩张并东扩南伸时,强度的影响最大,中国大部为冷冬,尤其是南方.年代际尺度上面积的影响最强,SH加强扩张(减弱收缩)并东伸(西撤)时,黄河以北气温偏低(高).(4)年际尺度上当SH强度和面积的变率偏大(小),东界和南界的变率偏小(大)时,中国大部冬季气温的年际波动剧烈(平缓).年代际尺度上当SH特征量的变率均偏大(小)时,华北和东北冬季气温的年代际波动加大(减小),而南方冬季气温的年代际波动减弱(增大).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7日,湖北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柳望春围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部署和要求,联系单位实际,联系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为省民宗委机关及所属事业单
如何在课堂中将知识技能与学生的情感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知识技能与情感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呢?文章就一堂英语课的实
摘要:现阶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尤为重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小学生提高个人的朗读能力,对于学好语文也是非常关键的。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暴露的问题,系统阐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对策  新课改趋势下,小学语文有意识地培养朗读能力势在必行,学生们朗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学方法的深入改善。本文首先论述小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因此,要求职业教师具有“双师型”的教师素质,教师再也不能仅是传统意义上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要随着新形势变化要求,努力转变自身的角色。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笔者从事的是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对自身应扮演的角色进行了一些思考,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一
期刊
一、锚杆支护 1.锚杆支护的历史 于1947年由于使用锚杆支护围岩,而减少了冒顶事故,曾受到美国矿山局的奖励,经过两年后美国的矿山也广泛使用。在1949年有200个以上的矿山采
石灰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很广,可应用于建材制品、冶金、化工、轻工、食品、交通、建筑、环保和农业等领域。随着石灰生产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当前国际市场
近些年,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笔者所任教的单位也是一所高职院校,在本院的护理学专业和中医药学专业均开设生物课程。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很差,尤其是学生大多来自于文科生,理科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许多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很多知识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往往难以完成。针对这样的现状,结合高职生物课程的学习特点,笔者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
期刊
中国奇迹的奥秘  王湘穗 著  党建读物出版社  978-7-5099-0564-7  2014-11 22.00  本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什么是中国奇迹”“中国奇迹是如何实现的”和“中国奇迹的奥秘所在”。全书回望了百余年中国从濒临亡国到历史性崛起的进程,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间阶段的国情,描绘了一个大国正在崛起的生动形象,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改革开放、政府与市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文
为更好地牢记历史、珍视和平,红旗文稿杂志社、求是网、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共青团中央宣传
李瑞环同志1989年8月在山西省西山矿务局视察工作时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下井,深深感到煤矿工人很辛苦,很困难,全国人民理所当然应该尊重他们,提高他们的地位。要从政策上